訂到了世界排名第十的餐廳 我們立馬就飛去維也納吃啦!

今年玩得太狠了,休假所剩不多,五一小長假去奧地利呆了三天,此行主要有兩個目的,一來是為了吃Steirereck,今年的世界50佳榜單上排名第十的餐廳,二來是買了多年的徠卡ME一直沒用,這次帶出來練練手。

剛弄明白怎麼調光圈和ISO,旁軸對焦還不熟、35定取景也不習慣、還很怕搞丟鏡頭蓋……這是我在酒店餐廳試拍,多瑙河谷和阿爾卑斯山湖區的遊記,回頭整理好再發。

Steirereck可以說是奧地利餐飲的巔峰了,我們提前兩個多月在官網上預定,搶到了工作日午餐的位子,回上海的航班就在當天下午,時間相當趕,吃飯像打仗,又一場經典戰役!

餐廳坐落於維也納城市公園,金屬外牆倒映著美麗的樹影。

我們踩著點兒趕到,Steirereck中午11點半準時開門,迎賓姑娘看到我們急沖沖的就笑了:你們就是下午要趕飛機的客人對吧?幾點的航班啊?

三點……

哦,那讓我們在一點鐘結束用餐!

輕鬆簡單的交流背後站立著一個高效且強大的廚房,後來的出菜果然行雲流水、快速推進……

Amuse bouche被服務員說成了「Hello from the kitchen」,廚師安排了一趟「奧地利之旅」,起點是脆片上的根莖類植物,南部的代表是大白菜撻搭配酸奶油藏紅花——相比在尋常西餐廳吃到的,這裡的藏紅花的味道非常犀利,最後回到維也納,菠菜小牛肉配土豆餅。

一同上桌的是一張精緻的小卡片,簡要介紹奧地利的飲食文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維也納菜是世界上唯一以城市命名的菜系(嗯?上海菜呢?),其歷史可以從1814年拿破崙戰敗後、重建歐洲政治版圖的維也納會議算起。

麵包車就像一輛巨大的戰車,浩浩蕩蕩地駛來,麵包各個巨大結實,感覺這車有一噸重。侍者像將軍一樣,抑揚頓挫地報出每個士兵的名字,見這陣仗,客人大多先是一愣,然後笑著拍照。

我好想每個都嘗一塊,不過最終節制地選了芫荽味、胡蘿蔔、巴馬臣芝士和烘烤兩次的酸麵包——類似精彩的麵包車,上次在芝加哥特朗普酒店的Sixteen遇到。

第一道菜就是餐廳的保留節目:鱒魚,裝在一個木盒子里上來,還是生的,服務生現場澆蜂蠟——用蠟來做慢煮,好聰明!

我們能看到,熱蠟慢慢凝固,魚被蠟封起來,90到60度左右,過了八分鐘的樣子,服務員把魚端回廚房裝盤。

蠟封慢煮好,比油封酷炫,比乾冰高級,希望國內的廚師可以跟進研發一下!

最終的呈現,鱒魚帶著高山湖泊冷水魚的淡粉紅色,嫩度棒極了!

黃胡蘿蔔和蘋果啫喱做成了蜂巢的樣子,搭配高鹹度的魚子醬和紅椒青檸酸奶油。

豬頭肉,不是普通的大白豬,是野豬頭,腌漬在丁香肉桂胡椒肉凍里,肉質鬆軟酥嫩。

紫色葉脈的蔬菜叫Tardivo Radicchio,一種義大利菊苣,烤出來香味醇厚。

黃色小顆粒是燉菠蘿和芥末籽油腌漬的芹菜,啫喱狀的是香醋和高良姜,還有幾粒脆蕎麥增加口感。

這裡面最特別的一種食材是餐廳自製的Purple Haze Carrots,我姑且翻譯成紫霧蘿蔔吧,蘿蔔在鹽和乳酸中無氧發酵14天,直到香氣撲鼻……哦,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豬頭肉!

而且你可以看到,這裡的擺盤不僅僅是為了好看,而真的是為了好味道的需要,吃起來無一處多餘筆墨。

珍珠魚煎得香脆,蔬菜撻咸鮮味道突出,搭得剛剛好,裡面是大頭菜、荷蘭豆、榛子和脫水醋栗,墨西哥辣椒葉是一款香氣複雜的香草,來自餐廳自家的苗圃。

Beuschel,牛肺和牛心,燉得酥爛,帶著淳樸的香氣,再加一坨奧地利傳統麵包香蔥餃子,這是為數不多的沒有受到奧匈帝國影響的菜式,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維也納土菜了。

主菜啊其實應該試試小山羊肩肉的,但是這道菜耗時55分鐘,我們實在等不起,菜單上英語還混合著德語,就委曲求全,點了兩道魚,一道清新,一道濃重。

鯰魚的肉質有點鬆散,不盡完美,廚師就在醬汁上動腦筋,青檸腌漬過的椰子水,加了綠油油的檸檬油,格外清新討喜,配菜是西葫蘆環繞打發奶油和生蚝菌。

鱘魚,帶著釉面般的光澤,內涵物質的芥末籽油並非壓榨,而是蒸餾,帶著辛辣氣息,春天要抓住朝鮮薊的尾巴,還有秋天保存下來的菌菇。

這幾道菜式里的酸咸搭配頗有德意志風格,讓我想到了德國大廚掌勺的上海泰安門……

此時,我們即將搭乘的航班已經開始check in了,而我們還在維也納市中心吃飯,剛剛吃完主菜,等甜品,我已經做好了空油箱還車賠錢的準備。

甜品是維也納麥芽,搭配溫柏,沙棘和薰衣草;

爪窪咖啡,配甜棗,李子和肉桂的花。

唔,簡單,直接,好吃!

時針指向一點鐘,我們叫埋單了,還有petit fours嗎?一起上了吧!

斷命他們家的小四還特別複雜!

先是個木頭架子,上面是各種柑橘類風乾水果片配巧克力:佛手柑、香檸檬、苦橙、酸柑、香櫞……服務生著重介紹,這些都是來自美泉宮的桔園,美泉宮你們去玩過嗎?

(我就沒有費工夫解釋說我們前兩天自駕去玩,遇到勞動節假期小高峰,排隊進停車場就用掉半個多鐘頭,排隊買票入場還需一個多小時就放棄該景點的悲慘經歷。)

跟著服務生命推來一個木頭盒子,設計上來講應該是打開一個魔幻般的抽屜,但是當時好像卡住了,服務員只好從頂上打開,勉強把戲演下去,一板一眼地問:你們是喜歡aroma(香氣)還是refresh(清新)?

我們都快急死了,那就refresh吧,聽上去快一點。

其實服務生像變魔術似的加了五層料,一點兒都不快。

出餐廳的時候已經一點一刻,我們飛奔向停車場……欲知後事,請關注我的微博:吃心一片兒。

這是難忘的一餐,不僅在於一間優秀的廚房的功勞,也在於食客戲劇化的行程表。

下個禮拜我要飛去西班牙,吃聖塞巴斯蒂安的世界50佳餐廳,也歡關注微信公眾號:一片吃心。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美食家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