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知乎後,打算記錄一些中國女權的實踐道路。
查看自己的動態,似乎離開知乎,大概也一年多了。停用賬號之後,私信還是不斷地湧進來,包括公號的、個人的、知乎官方邀請我去鹽club的……
離開知乎之前,我已經為城與邦寫了一些文章,之後斷斷續續也有那麼幾篇,會在微信推送後轉發到知乎的平台。
停用賬號後不久,一些朋友陸續拉了知乎的女權群,我估計是潛水最深的群員之一了。
其實像我這樣關注者小千的,也沒什麼大的傳播影響力,如果去年持續水著知乎,恐怕要在之後立馬被裹挾到知乎全面轉挺川、反女權的浪潮中去。我這麼玻璃心,肯定受不了。
生出想回來的主意,始發點是一位朋友私信向我求助一件非常嚴重的事,她的忙我沒幫上,一直覺得很愧疚,但同時又覺得,自己答了這麼些題,最終能夠成為一個人在生命基站中的回饋點,似乎也不是白忙活。我是很看重人與人之間,點對點的聯結:
According to Melanie Klein, we develop moral responses in reaction to questions of survivability ... if my survivability depends on a relation to others, to a "you" or a set of "yous" without whom I cannot exist, then my existence is not mine alone, but is to be found outside myself, in this set of relations that precede and exceed the boundaries of who I am ... If I survive, it is only because my life is nothing without the life that exceeds me, that refers to some indexical you, without whom I cannot be.
-- Judith Butler, Frames of War: When is Life Grievable?
另外,我想來想去,類似「知乎全面反女權了,呆不下去了」並不能構成我停用賬號的借口。
回來第一件事,我在搜索欄里打入女權兩個字,從話題看去,冒出了「偽女權」、「反女權主義」、「中華田園女權主義」、「中國式偽女權」、「女權癌」等等新的埠。比起我10月前關注的那唯數不多的話題,豐富了許多,雖然以我的悲觀似乎仍低估了知乎在這方面的水平。
我沒點進去細看,只是盯著屏幕最下方的「中國式偽女權」,琢磨著,如今的信息鴻溝已經寬到這個地步了?
再一細想,似乎自己能做的,也只能是以鍵盤迴擊。但和一幫連中國女權皮毛都不懂的人懟來懟去,想想就心累。實在不再想做中國女權abc了……
所以我不打算再回答概念類的問題,而是寫一系列政治歷史與關乎當下的女權實踐類文章,作科普也好、夾私貨也好,提供給大家一些「中國女權們在做什麼」的信息。
時間線從建國後開始,著重90年代以降的中國女權故事。部分是公開可得的資料、有一些是摘自停版的研究書刊、有一些是我一手的經歷。這些一手信息,大多來源於全球範圍曾為中國女權事業做過工作的朋友和前輩。此處大部分人的信息和與其牽連的機構與人事,我會進行匿名以代號處理,但我保證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你恰好是內行人,一看就能知道我寫的都是真事兒。
籠統來說,你之後會在這個專欄看到:
- 偏主流的性別公益行業在做什麼? —— 婦聯是不是真的「雞肋」組織?她們的女權、性別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婦兒基金會在中國做了哪些事?婦聯和青年女權行動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 青年女權行動者在幹什麼?——— 除了輿論爆點的「行為藝術」,青年女權行動者的公益專業性體現在哪裡?她們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如何加入她們?
- 中國性別政策倡導 —— 反家暴法是如何經過20年「民間+官方」協作而進入立法進程的?廢除嫖宿幼女法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紅黃藍事件之後,女權機構下一步的政策倡導朝向哪個目標?
- 性別研究學界如何參與實際的平權行動?—— 中國哪些女權機構已經延伸到了國外?倫敦的中國女權小組是如何被組織起來的?美國為何集聚了許多中國青年女權力量?
總之:我會寫95世婦會。寫陳永玲、馬延君二位前輩老師對會議籌備過程的回憶;寫葛友俐老師的「東西方小組」如何為日後性別公益領域的培訓機製做鋪墊;寫陳明俠和反家暴聯盟;寫王行娟與北京的女權長輩們的NGO歷史;寫河南的女權NGO,e.g.梁軍前輩的河南社區教育研究中心、西雙版納的女權NGO、雲南的女權NGO(和上海為什麼沒有女權NGO——這是一個很鬼屎的現實)……
我會寫年輕一輩的女權行動者。寫2003年陰道獨白的引進歷史;寫2012年中大再版——《將陰道獨白到底》的籌備與被迫叫停的歷史;從10年代為什麼廣州孕育出很多青年的性別公益人員,到如今她們每天在幹什麼;寫西安為何在新世紀後是中國女權的一個大搖籃;寫2002年,艾曉明老師如何在一次某國大使館牽線的交流活動中,撒下第一批中國青年女權的種子;寫北京那一座滿是性別公益NGO的大廈的故事;寫現如今100多位留學海外進修性別研究的年輕人的故事……
故事線這麼下來,我其實有很多顧慮。尤其是新世紀之後,隨著一些人進了牢子,一些組織被取締,我這個故事可能寫不出來;即便能寫出來,會不會反而為我的朋友們造成麻煩,會不會因為敘述不當而造成記錄的錯誤……總之,我會盡量模糊政治敏感的部分,盡量保留歷史的真跡。
如果你沒聽說過我上述的任何人名或事件,但自詡對女權已經有了堅定的站位,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我都希望你能關注並主動催更我的進度(目前的計劃是半月更)。
老朋友們(如果還有的話),也拜託點贊轉發。
就先說這麼多。
推薦閱讀:
※如何從遊戲中獲得快樂(3)----女孩如何選擇遊戲?
※伊斯蘭政黨上位對女性的影響,我們了解多少?
※細細老師:讓更多朋友看到間性人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