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盧浮宮金字塔建造大師百年的藝術人生/貝聿銘

今天(4月26日)是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百年壽辰,貝聿銘不僅是傑出的建築科學家,用「筆和尺」建造了許多華麗的宮殿,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盧浮宮金字塔;他更是極其理想化的建築藝術家,善於把古代傳統的建築藝術和現代最新技術熔於一爐,叢而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貝聿銘自己說:」建築和藝術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標是尋求二者的和諧統一。」事實證明對於建築藝術的執著追求是他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

丨多元文化下的成長之路丨

1917年,貝聿銘出生於廣州,其家族是蘇滬一帶名門。童年時跟隨著父親貝祖怡——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經歷過香港與上海的摩登生活,後來在上海讀中學期間,貝聿銘在祖籍蘇州的宅子里度過了三個夏天,與兄弟們在湖山奇石之中捉迷嬉戲,這座宅子就是現在遊客熙攘的著名景點獅子林。這三個美好靜謐的夏天,成為了貝聿銘最深刻的園林記憶。

▲ 貝氏家族蘇州故居——獅子林

17歲時他遠離故鄉前往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求學建築。事實上,貝聿銘剛剛到達美國的時候,就讀的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攻讀建築系,但是那裡以圖畫講解古典建築理論的教學方式使貝聿銘大失所望,於是轉學去麻省理工。因為當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之下,建築師們開始拒絕古典建築繁複的理念,傾向於清新簡明的線條和成本低廉的材料。貝聿銘在哈佛大學的老師格羅皮烏斯是德國包豪斯建築派系的創始人,他鼓勵並倡導年輕建築師設計一種具有社會意識的建築,相信這種低成本的住宅將改變19世紀以來人們擁擠的生活,並將隨著工業化迅速普及全球。這種建築理念是貝聿銘事業的起點。上世紀80年代,他想盡一切努力說服巴黎,將一個現代主義風格的玻璃和金屬結構的金字塔帶到了文藝復興風格的巴黎盧浮宮,也將光線引入原本昏暗陳舊的宮殿,讓當代的陽光重新照在了千百年前的藏品上。

不過,貝聿銘並不屬於任何建築流派,也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建築運動。他說,建築應該是真正的生活。建築風格的國際化是有限制的。世界各地的氣候、歷史、人文和生活各不相同,而這些因素應該是建築表現得很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人原本就很不一樣。

這大概是於他遊走各地的成長經歷有關。在美國的40年里,他喝紅酒、吃西餐,也讀《論語》《老子》《孫子兵法》。1940年在麻省理工學院他的本科畢業設計是為戰時中國建一批簡易的書報販售亭,上面寫著「國魂」。1974年終於回到中國時,他又因為衣著、語言、生活方式......再一次在自己的故土上成為了異鄉人。這種疏離感讓他在建築界顯得特立獨行。他在東西方兩股文明力量之間遊走,事務所合伙人亨利·考伯稱他為「文化意義上的男扮女裝者」。

▲ 貝聿銘

這樣的遊走經歷讓他學會用眼睛去看,不斷去世界各地旅行,了解、學習不同的歷史文化,不斷在這個高風險、高成本、競爭嚴峻而激烈的行業中,尋找到與特定時間、地點問題最想適宜的設計創意。由此貝聿銘先生的設計作品貫穿了整個現代建築史,並將一直存活到未來。

丨為藝術界的貢獻丨

貝聿銘擅長設計公共建築,早期他尤為被人稱道的,就是關心平民利益的各種公寓,也因此被授予多枚獎項。後來他的設計主力逐漸從都市改建和重建計劃轉移到巨型公共建築物的設計,而這之中他尤其偏愛博物館與美術館的項目,認為這些場所是一切事物的總結。他曾說:「博物館一直都是我的主題,不停地提醒著我,藝術、歷史和建築確實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回顧他過往知名的博物館設計作品,我們或許能夠體會到貝聿銘建築作品中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 盧浮宮擴建工程

貝聿銘六十多歲正值事業巔峰期的時候,收到了法國政府的邀請,對法國的地標之一——盧浮宮進行擴建。但是,首次公開的設計方案備受非議,幾乎所有的法國主流媒體都在諷刺這個中國人為盧浮宮帶來了「一個毀滅性的巨大裝置」。當地人完全不能接受一個美籍華人來動他們的心肝寶貝;批評家將其視為美國現代主義對法國文藝復興建築的侵襲;「歷史文物古迹最高委員會」甚至直接羞辱,「它像一顆很便宜的鑽石」。

在這樣的情況下,貝聿銘當時的巴黎市長保證,它會使它與巴黎成為和諧的統一體,甚至製作了與實際建築等比例的模型讓公眾感受。幸運的是,法國總統密特朗對他表示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

▲ 巴黎盧浮宮金字塔

建成後的金字塔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於過去的輝煌截然分開,在與周圍環境完美相融的同時,把原本鬆散的宮殿各部整合了起來,將它改造成一個真正的現代博物館,成為了改造古老宮殿的創造性案例。1988年3月,為表彰貝聿銘在盧浮宮擴建工程中的卓越表現,密特朗總統在竣工的金字塔內,向貝聿銘授予了法國最為尊貴的榮譽騎士勳章。貝聿銘的傑作不僅成了法國的榮耀和驕傲、法國總統政治復甦的象徵,也成為了貝聿銘設計史上最享譽全球的作品。

▲ 巴黎盧浮宮金字塔

· 蘇州博物館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貝聿銘決定不再接受大規模的建築工程,而是改為慎重地選擇小規模的建築,他所設計的建築高度也越來越低、越來越接近於地幹線,向自然回歸。盧浮宮金字塔、日本美秀美術館都有這樣的意味。

而近年來最為引人關注的,莫過於蘇州博物館館。貝聿銘這次設計探索了中國傳統的園林思想在現代審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他曾把蘇州博物館比作自己最親愛的小女兒。這番對它的喜愛,也許來自於童年的姑蘇記憶:童年時閑暇玩耍的祖宅——獅子林,就在它附近。

任何空間,色彩總是首先進入人們的視線,它比形式更能表現空間的情趣。在中國的傳統空間美學中,色彩在其中當然也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蘇州博物館的整體配色十分素雅、高貴,採用了一種與貝聿銘以往作品不同的、特別低調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美。為了與周圍環境協調,博物館外牆與內牆都以純凈的白色作為主基調,僅僅在空間轉折處用灰色的線條來勾勒外形,同時,深灰色石材的屋面與白牆相配,為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符號增加了新的詮釋。雨後,灰色的線條則變成深邃的黑色,如同中國畫中濃重的筆墨,描繪著朦朧的江南煙雨。「我當時心裡頭一個想法就是要做成灰白牆,灰和白是蘇州的本色。蘇州還一定要有瓦片,屋頂要立體而有變化,用瓦片變戲法。」貝聿銘說起自己的想法滔滔不絕。

▲ 蘇州博物館

情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情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輔相生,這才是中國傳統的空間本質。蘇州博物館之所以能讓人感受到傳統美學的魅力,就是因為貝聿銘創造出了豐富多樣的空間氣質,而光影就是讓這些景與人們產生互動與共鳴的直接因素,「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其中的主庭院是貝聿銘最煞費苦心的設計:這是一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於蘇州傳統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它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彷彿由拙政園西引水而出;北牆之下為獨創的片石假山。貝聿銘曾說過,傳統假山藝術已無法超過。他不願步前人的後塵。所以創造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來彷彿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了一體。

▲ 蘇州博物館

博物館裡的線條、顏色和選材借鑒了蘇州古典園林風格,在現代幾何造型中體現了錯落有致、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特色,與周邊古建築和諧融合,相映成趣,成為展示傳統蘇州和現代蘇州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但更值得人們去思考的,大概貝聿銘想在蘇州尋覓的:怎樣在如今中國林立的摩天大廈和真正的文化根基之間架設橋樑,對中國傳統進行升華。

業界不少建築師驚訝並不解他為何能將建築與藝術如此完美地結合,對此,貝老先生倒是一點也不謙虛,這大概也是因為他身上西方文化的體現,「我想建築的藝術方面對我來說是天生的,我母親是藝術家、詩人。商業方面則是後天的,出了學校後,我在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工作,我在那裡學到了建築的商務方面。如今這兩種工作我都能輕鬆應對。」的確,父母一位是滿懷藝術情操,一位是極具商業頭腦,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耳濡目染,自然是能在理性的建築與感性的藝術之間找到平衡。

丨貝聿銘的建築藝術理念丨

貝聿銘長達六十載的職業生涯與二十世紀中到晚期的建築史的多個關鍵時期緊密相連,也與社會、文化、地緣政治等現象互為關係。除了最為著名的建築設計作品莫——巴黎盧浮宮金字塔以外,事實上,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從法國到卡達,途經中國和美國。

▲ 貝聿銘作品——卡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任何參觀過貝聿銘建築作品的人,哪怕僅僅是欣賞拜讀過他的作品圖集,也許都會對他在建築中用光的設計意匠和嫻熟技術嘆為觀止。貝聿銘以建材為紙、以光影為筆,在現代主義建築史中折射出非凡的光輝。現代建築大師勒·柯布西埃也曾這樣讚歎過光對建築設計和造型的重要作用:「建築是對陽光下的各種體量的精確的、正確的和卓越的處理」。光是世間萬物表現自身和反映相互關係的先決條件,建築與光歷來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

同時,貝聿銘在設計中經常採用適宜的幾何平面來取代平庸的方塊造型,不僅表現線條造型,更將建築造型與所處環境進行自然地融合。加上材料和裝飾的精心考量,使建築作品具有雕塑感。並且,美感與實用性無一疏忽。

▲ 貝聿銘作品——美國搖滾音樂名人堂與博物館

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審美底蘊的貝聿銘老先生認為,建築式一種社會藝術的形式。一件優秀的建築作品不是光憑建築師個人的文化修養、思想意識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合作、利用自然科學和地方特色才能做好。因此,他在建築設計中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原則:建築與環境結合、體型和空間的處理、應為人所用。擁有這樣理念的貝老先生,也難怪早期因為設計公寓樓而大獲好評,被費城萊斯大學在一九六三年授予「人民建築師」的光榮稱號,被美國建築學會頒發了紐約榮譽獎,還被《華盛頓郵報》稱「他的建築設計是真正為人民服務的都市計劃」。

不同國家、民族因為文化的不同,導致建築哲學理念有所不同,但貝聿銘在他的建築設計中卻總能將區域文化和藝術形態完美結合,這是因為他十分注重設計對象在文化中的「歸根」。一方面是精神文化上的歸根:比如,對於中國式的建築,他認為院落與室內空間無法迴避的相互滲透,觀賞路線從幽暗僻靜到豁然開朗的布置,包括「移步換景」、「道法自然」、「內圓外方」等等,都是應該繼承的精髓。另一方面是自然環境上的歸根,做到環境第一:比如,華盛頓美術館東館,雖然地形尷尬,但貝聿銘卻巧妙地將它分割成兩塊三角形的建築;日本的美秀美術館由於處於自然保護區,80%的部分都埋藏在地下......這都是「歸根」的表現。並且隨著年紀增長,隨著對於世界越發深刻地認識,這種無論精神上、物質上的「歸根」,在貝聿銘的設計作品中越發強烈被體現出來。

▲ 貝聿銘作品——日本美秀美術館

貝聿銘所涉及的建築作品優美與氣勢兼具,能很好地將傳統與現代的設計理念融合,時機把握恰當。在他的建築藝術中,無處不流露出一種自然而真切的美感。

附:貝聿銘先生部分代表作品

· 肯尼迪總統圖書館

· 盧浮宮金字塔

· 舊金山公共圖書館

· 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 埃佛森美術館

· 日本美秀博物館

·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 香山飯店

· 梅爾森音樂廳

·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 蘇州博物館新館

·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 搖滾音樂殿堂

· 賈維茲中心

結語

現實的建築領域中,不是所有人都能將建築與藝術結合起來的,而能稱作大師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實無論是建築美、藝術美、形式美......世間大千之美都有相同之處。可是一昧的跟風與模仿並不能領略建築藝術的真諦,真正的奧義在於不斷地學習、觀察、思考和累積,提升藝術修養、文化底蘊和知識儲備,才能夠創造出精彩的建築作品。

推薦閱讀:

TAG:艺术 | 贝聿铭 | 卢浮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