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天下無道的原因及對策

【魯國之陪臣執國命】

陪臣執國命,也是天下無道、邦無道的原因之一。在魯國,陪臣執國命的典型便是季氏家臣陽虎為亂。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三桓無道,專國政,逐昭公,他們的家臣同樣也好不哪兒去。

昭公卒,魯人立其弟宋為君,是為定公。定公五年,季平子卒,季桓子嗣立。季氏的兩個家臣,陽虎和仲梁懷,在為季平子舉辦喪事時,就一些具體問題發生了爭執。陽虎就想要把仲梁懷逐出魯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當時的費宰公山不狃,即《論語》中的公山弗擾。公山不狃認為仲梁懷的做法沒有錯,不同意陽虎這麼做。後來,喪事結束後,季桓子到費邑,公山不狃到郊外迎接季桓子,為其接風洗塵,季桓子對公山不狃態度很好,很敬重他,而仲梁懷對公山不狃卻態度很差。公山不狃一怒之下便對陽虎說:你干吧,我支持你把仲梁懷逐出魯國。

過了兩個月,陽虎便採取行動,不但逐走了仲梁懷,還囚禁了季桓子,殺了公何藐,逐走了公父文伯和秦遄(讀作船),季氏族中反對陽虎的人,不是被殺就是出逃,都被陽虎擺平。最後,陽虎和桓子盟誓之後,才將他放走。盟誓的具體內容史書不載,大概也就是桓子答應了陽虎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這些要求無非是陽虎要奪季氏的權柄。《孔子世家》上說:「陽虎由此益輕季氏。」大概陽虎搞定季氏之後,看到三桓也不難對付,平日里囂張跋扈,其實也不過如此。所以在一擊得逞之後,步步緊逼,不斷奪取三桓的權勢,甚至脅迫魯君。

定公六年,陽虎與魯定公及三桓盟於周社,周社即是魯國之社,祭祀土神的地方。當然了,魯定公與三桓肯定是被陽虎脅迫才不得已而為之。槍杆子裡面出政權,陽虎如此囂張,必定是手握重兵。其次,他又有費邑邑宰公山不狃的支持,所以三桓對他也無可奈何,魯定公就更不用說了,他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由此可見,三桓對自家軍隊的控制力還很有限。費邑雖然是季氏的私邑,但是邑宰執政久了,根基深固,季氏也奈何他不得。

定公七年,齊國人將鄆(音運)和陽關兩邑歸還魯國,陽虎居之以為政。其實這兩個地方本屬魯國,後來叛亂投靠了齊國。這次齊國人也不是真的歸還,只是把它們送給陽虎,作為他的根據地。可見,一國內亂,必有他國干涉。或是內鬼主動勾結敵國勢力,或是敵國主動尋找內鬼,總之,一個巴掌拍不響,陽虎和齊國便是一個例子。

定公八年,陽虎有了根據地和外國的支持,便開始大膽地實施叛亂行動。所謂物以類聚,之前,季桓子的弟弟季寤,族人公鉏(音遲)極,還有費宰公山不狃,三人「皆不得志於季氏」,都對季桓子不滿,生有二心。叔孫輒無寵於叔孫氏,叔仲志不得志於魯,因此五個人便與陽虎勾結在一起。陽虎打算自己取代孟懿子,以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孫輒取代叔孫武孫。由此可見,前面陽虎怒仲梁懷而欲逐之,不過是一個幌子,其實他早已和公山不狃等人勾結在一起,圖謀不軌了。

陽虎等人的計劃是「將享季氏於蒲圃而殺之」,享是一種儀式,給王侯大夫進獻各種禮物。而孟氏對於陽虎的陰謀早已知曉,並做好了防範。季桓子也有所察覺,在當天,他說服了為自己駕車的林楚臨陣倒戈,說你林家世代都是我們季氏的忠臣什麼的,林楚冒死駕車,把季桓子送到了孟氏家中。陽虎的人追趕不及,便劫持了魯定公和叔孫武孫,又去攻打孟氏,兵敗之後逃入陽關,此時便公然叛魯。

定公九年,魯人伐陽關。陽虎奔齊,又奔宋,最後投奔了晉國的趙氏。陽虎之亂魯,經歷了四五年才得以平息。

【天下無道與槍杆子】

對於春秋之時的天下無道,太史公曾指出其原因:

厲、幽之後,王室缺,侯伯強國興焉。天子微,不能正(通征)。非德不純,形勢弱也。

周厲王時國人暴動,天子被逐出國都。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入鎬京,西周滅亡。自此「王室缺」,所缺的並非是周王的宮室,而是天子的權威。諸侯爭強,而天子微弱,無力征討。太史公指出了原因——非德不純,形勢弱也。

「禮樂征代自諸侯出」的原因其實在於王室微弱,王室為什麼微弱?用今天的話來說,天下無道皆是因為當時全國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以號令諸侯。這便涉及到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問題,我國《憲法》規定: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中央的統一領導,這是前提。這裡的中央即是中央政府,也可以說是黨中央。

如何才能保證中央對地方強有力的領導呢?那便是軍隊。所以毛主席說:「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因此我們才要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只要中國仍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只要槍杆子還握在黨的手裡,就會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不會出現地方坐大,中央微弱的局面。如此,中國就不會亂,就不會天下無道。古人云:「寧為太平雞犬,不做亂世人民。」古人又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天下陷入混亂,陷入無休止的戰爭,從上至下,沒有人能獨善其。這個苦果,所有人都會嘗到。安居才能樂業,所以,天下太平,這才是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黨中央,便沒有人民的政權,便沒有人民的安居樂業。

就魯國來說,之所以邦無道,是因為政在大夫,是因為陪臣執國命。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又是地方政府與基層之間的關係問題。政在大夫而不在國君,是因為國君手中無兵權,陪臣能執國命,是因為基層擁有私人武裝,而不聽命於地方政府。說到底,還是槍杆子的問題。孔子在墮三都時說:

臣無藏甲,大夫無百雉之城。

無,副詞,不能也。

甲,鎧甲,代指武器裝備。

雉,古代計算城牆面積的單位。

臣指是三桓的家臣及邑宰,如陽虎和費宰公山弗擾等,臣無藏甲就是他們不能有私人武裝。大夫無百雉之城,即是指三桓的私邑,其城牆不能超過一定的規模,否定一旦據邑作亂,城高壕深,不易平叛。

孔子以「臣無藏甲,大夫無百雉之城」作為墮三都行動的指導,其本質就解決槍杆子的問題。他的計劃是:先消滅陪臣及邑宰的私人武裝,接著進一步削弱三桓的兵權,最終使槍杆子重新握在魯君的手裡。如此,魯國重歸有道,指日可待。


推薦閱讀:

44、無道之魯國:三桓將昭公逐出魯國
《論語》論人——按德行、地位、稱謂等歸類
42、孔子的最高教學目標:成為一個合格的士
《論語解構》崇德、修慝、辨惑

TAG:孔子 | 论语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