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無為|重解道德經 第二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古本合校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亞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懙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註:這裡的「懙」字在楚簡《老子》中寫作上與下心,即「懙」的異體字。此字在帛書《老子》中為「始」,在通行本《道德經》中為「辭」,應該都是抄錄時無法辨識而附會出來的。
古本注釋
亞:本意為丑。
已:停止。
浧:古同「澄」,澄清。讀chéng。
居1:擔任。
居2居3:通「倨」,傲慢。
懙:恭敬。讀yú。
志:記載。
古本釋義
天下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丑就停止了;都知道善,這些不善也停止了。
有無相互產生,難易相互成就,長短相互分型,高下相互澄清,音聲相互應和,先後相互跟隨。
所以聖人擔任不刻意而為的事,進行無言的教化。
萬物運作而不謙恭,作為而不記載,成功而不倨傲。
天因為不倨傲,所以不失去。
真經解讀
老子在上一章講了「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一章接著講並非永恆的名稱對人們的言行所產生的影響。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亞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
美與丑、善與惡,這些都是名稱,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價值觀。人們從小就開始接受關於美醜、善惡這些價值觀的灌輸。然而,老子卻看到,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就沒有人再願意接受丑了;當人們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就沒有人能接受惡了。而那些所謂的美,真的都是美嗎?那些所謂的善,真的都是善嗎?其實未必。
美與丑實際上只是人們自己設定下來的觀念。眾所周知,唐朝以胖為美,越豐滿越誘人。前些年以瘦為美,女人們爭著減肥,恨不得減成排骨精。現代開始以勻稱性感為美,女孩們又開始想辦法塑造自己的豐胸翹臀了。不同的時代,審美觀差異很大,過去認為是美的,現在反而覺得丑了。
再比如,中國人以白為美,認為越白越水靈,女人們最怕曬太陽,還不惜重金購買美白化妝品。而歐美國家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掀起了曬膚風潮,人們以小麥色或古銅色作為膚色健康美麗的標準,爭著去曬日光浴,甚至有些人還把膚色給漂深了。不同的地域,審美觀可能完全不同,外國人認為是美的,中國人卻認為丑,外國人認為是丑的,中國人卻認為美,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可見,美與丑並沒有永恆、絕對的標準。但人們為了追求所謂的美,往往就會嫌棄、鄙視所謂的丑。那些符合大眾審美的,人們就趨之若鶩;不符合人們審美眼光的,就避之唯恐不及。於是我們就看到無數人在狂熱的追星,而那些相貌醜陋、身體殘疾的人,則很少有人願意多看一眼。人們對所謂的丑的歧視,難道不是一種病態心理嗎?
同樣的,善與惡也是人們自己約定的觀念。人們認為放生是善,於是都去買魚買鳥放生,結果卻破壞了生態平衡,這是善是惡呢?人們認為殺生是惡,於是對於食肉的豺狼猛獸非常厭惡,可是沒有這些豺狼猛獸,如何保持大自然生物鏈的平衡?
如此看來,善與惡也並不是永恆、絕對的。但人們為了遵從所謂的善,往往就會仇視、消滅所謂的惡。那些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人們就讚賞有加;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就嗤之以鼻。於是我們又看到很多人醉心於燒香拜佛、執迷於禮教戒律,生活在善惡有報的畏懼之中,而那些帶有正常的攻擊性的言語和行動都被視為惡行,對其深惡痛絕。如此一來,人們只好把各種負面情緒都憋在心裡,反而更加重了心理的扭曲和身體的疾病,真是自討苦吃。
既然美與丑、善與惡只是相對的概念,何必非要讓天下人都認同同一種審美觀、價值觀呢?何必非要讓人們都去追求所謂的美和善而排斥所謂的丑和惡呢?老子把這個問題拋了出來,讓人們去思考。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型也,高下之相浧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
美與丑、善與惡都是相對而言的,是對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立場和角度的看法。老子了悟了這個道理,於是用了六個排比來闡明萬事萬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有與無是相互產生的,有生於無,無又從有轉變而來,這是典型的對立統一關係。
難與易是相互成就的,有難才知易,有易才知難。同一件事與更難的事相比就是易,與更易的相比就是難。難與易既相對立又相統一。
長與短是在比較中分別出類型的,長相對於短則稱為長,短相對於長則稱為短。同一個東西與更長的比就是短,與更短的比就是長。長與短既相對立又相統一。
高與下是在比較中相互澄清的,高相對於下則稱為高,下相對於高則稱為下。同一件事物與更高的比就是下,與更下的比就是高。高與下既相對立又相統一。
音與聲是相互應和的,音、聲是指不同種類的聲音,音聲相和就好比唱歌需要與伴奏相配和。因此音與聲既有差別又互相依賴,既相對立又相統一。
先與後是相互跟隨的,先、後是時空順序,先相對於後為先,後相對於先為後。同一件事物或同一個人與更先的比就是後,與更後的比就是先。先與後同樣是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關係。
通過這一系列的佐證,老子說明了類似美醜、善惡這樣的概念其實就像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等等概念一樣,都是既相對立又相統一的。如此看來,執著於對人、事、物進行類似美醜、善惡這樣的分別,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更沒有必要把美醜、善惡、正邪、好壞、對錯等等問題搞得黑白分明、上綱上線,進而黨同伐異、鬥爭到底。因為那些都只不過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稱而已。
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通過前面的一番推導,老子得出了一個結論——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為聖人明白了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的道理,不再執著於那些令人混亂的名稱和概念,於是就不會去做刻意而為的事,只會做順其自然的事,也就會很自然的去進行無言的教化了。
「無為」的真實意思是不刻意而為,只有不刻意而為,才能不勉強自己和他人去接受某些觀念,也就不會強求自己和他人偏執於某一種價值觀,於是就不能強迫自己和他人去做不想做的事了。
同理,聖人之所以行不言之教,也是因為「不言」就不會去特彆強調某些名稱、某些觀念,也就不至於以片面的言辭來誤導眾生,除非他能把話說得很圓滿。所以老子一生都沒有留下其它著作,只是在函谷關守關令尹喜的請求下,才勉為其難地寫下了這部《道德經》。而且我們看到老子的文字是那麼的嚴謹周到、辯證統一,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可惜老子所不希望的事還是發生了,《道德經》隨著歲月的流逝被篡改得面目全非,以致於被後世誤解了兩千多年,直到今天仍在繼續。
聖人做事但不刻意、教化但不言語,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長此以往,便可使民眾得以放飛心靈、暢所欲言、各行其是;不分貴賤、百花齊放、和諧共生。沒有針鋒相對的爭鬥,只有和而不同的君子。老子在兩千五百年前所倡導的,不正是當今世界所共同追求的自由、平等的終極社會形態嗎?
萬物作而弗懙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也。
接下來老子又以萬物為證,來闡明大自然是如何的不刻意、不執著、不拘泥的。
萬物運作而不謙恭——比如花草樹木靜靜地生長,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它們並不需要對誰卑躬屈膝,只是坦然地做好自己就行了。
萬物作為而不記載——花草樹木努力地吸收著陽光雨露,供給人類和動物們食物,維持著大自然的平衡,但它們並沒有把這些作為記載下來,只是默默地做著自己分內的事情。
萬物成功而不倨傲——植物開花結果了,它們愉快地展現著自己的成熟之美,舒展著碩果累累的枝頭,把自己的果實分享給需要它的一切生物。但它們並沒有任何的驕傲自滿,而是繼續年復一年地奉獻著自己的成果。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天因為不倨傲,所以不失去。這句話是對「聖人居無為之事」的總結。宇宙不執著於這一切,也沒有任何好惡,更不會驕傲自滿,因此既不會顧此失彼又不會停滯不前,於是就不會失去任何東西以及進化的可能。
本章評述
老子在本章中第一次提到「無為」,點明了《道德經》的主旨之一:不刻意而為——不執著。聖人無為,即聖人不執著,因為執著是世界上各種偏見和紛爭的根源。世人總是各執一端、固執己見,視對立方的觀念為洪水猛獸。即便是作為所謂正義的一方,去刻意強求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也是狹隘的行為,並非聖人所為。
所以老子雖然在周朝為官,對周禮了如指掌,但對於孔子恢復周禮的執著追求並不認同。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孔子曾問禮於老子,老子對他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意思就是去掉先生的傲氣與過多的慾念,得意的神色與奢望,這些都無益於先生的身體。可見,老子一眼便看出了孔子的倨傲與執著,才如此直言不諱地勸告孔子,但不知這其中的深意,孔子聽明白了沒有。
倨傲則有失,執著則偏激。如此看來,孔子並不能算作老子所說的聖人。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可以稱之為偉人,但不能稱之為聖人,大多是這個原因。比如毛澤東、斯大林、拿破崙、成吉思汗,或者也包括希特勒。
這樣看來,歷史上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功過得失,應該就能一目了然了。但凡是刻意而為、執著偏激的事,就是不自然的事,就不是聖人所為,支持那樣的事,也就意味著自己有可能走偏了,該迷途知返了。
《道德經》此章告訴人們:放下執念,不要有分別心。解除二元對立的思維定式,了悟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的道理。要全面的看待問題,不要片面偏激。
說到這,可能有人會很困惑——做人連最基本的價值觀都不要了,不分善惡、美醜,為所欲為,那社會不就亂套了嗎?對於這個疑問,老子沒有給出解答,我暫且先把它補上。
請大家注意:「不分別」並不代表「不分辨」。「不分別」指的是不執著於事物的差別,對所謂的美醜、善惡等等都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但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裡其實也包含了「平等心」。而「不分辨」可就根本分不清事物的差別了,是純粹的糊塗蛋。這樣的話,倒是對一切都一視同仁了,但哪些層次高、哪些層次低完全傻傻分不清,只能幹等著被騙、任人宰割,或者沉迷於低級趣味之中。「不分別」與「不分辨」的差別,實際上就是智商、情商的差別,是覺悟的差別。很多隻知道放下「分別心」而忽視了「分辨力」的人,被人忽悠了,那隻能說明此人的分辨力低下啦。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