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利劍》——認識人類的愚蠢與智力

已經給大家推薦了許多別人寫的好書,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寫的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的《思維的利劍》。

書就像是作者的孩子,懷胎十月,養育十年。等它長大了,到了該見人的時候,父母時刻期待著其他人也能像自己一樣,欣賞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的孩子。

父母也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我知道當初在寫每一句話時面臨著怎樣的取捨,我知道它還有哪些因為時間的原因而無法繼續改進的地方。作為這本書的作者,也是這本書的第一個讀者,我可能比任何其他讀者都了解這本書,了解它的好,也了解它的不好。我已經發現207頁最下面對謂詞邏輯的翻譯規則有個解釋錯誤,其餘還沒有發現錯誤。只是書已經印好,許多優化方案,已經不可能實現。

不過,當別人說你的孩子不好時,你總是不愛聽的。而且,在我看來,它真的太美了。那些知識的美,我不忍獨享。雖然寫作這些非虛構類的作品在我看來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至於一夜白頭,可至少是少睡了很多覺。不過,哪怕過程再辛苦,我也願意將這些思想凝固成文字,與大家共賞。

這本書一共十四個章節,20萬字左右,算不得有多長。我本想著寫得凝練一點,怕太長了大家不愛讀。不過現在看來,更大的問題是案例太少,很多人讀不懂。如果讓我現在再來寫第二版,我可能會擴充到30萬字左右。時間實在是有限,我沒能為這本批判性思維教材準備插圖,也沒有準備練習題。如此看來,它不是一本合格的教材, 最多算是通俗讀物吧

然而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很優秀的。雖然還有「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存在,但那也只是為了激勵自己的孩子,讓它變得更加優秀。

它優秀在哪裡呢?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等會把書中已有的導讀全文複製粘貼過來,讀者耐心看看就知道了。

再說些書里沒有的話吧。懷胎只要不到十個月,可一個嬰兒長到性成熟的年紀卻要十多年。同樣,我寫這本書,把寫作初稿和修訂完善的時間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年時間。而我要成長為能寫出這本書的人,卻花了不止十年。當然,我這裡說的不是文筆,這本書也不是虛構的故事小說。我是指信息和信息處理能力。

我花了不止十年的時間,慢慢搜尋積累到這些信息。我不記得自己讀過多少本書,看過多少篇文章,上過多少門課,參加過多少次討論關於。我相信信息的積累量在人群中應該是正偏態分布,而我自己應該在極為靠右的位置。

不只是靜態的信息,動態的信息處理能力也在慢慢增長著。小時候的我,不知道統計學和概率論,不知道一階邏輯和模態邏輯,不懂心理學和哲學,不知道該怎麼設計實驗,該怎麼進行科學研究和調查,不知道該怎麼給概念下定義,怎麼對概念展開不同維度的分析。小時候的我,解不出數學題,看不懂英文,一個哲學家的思想都不了解,對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模型也都完全無知。今天的我,信息處理能力和絕大多數人相比,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在我自己的眼中,自然還有許多不足。

在書里我提到,人類之所以能成為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就是因為剛出生的人類幼體極為愚蠢,必須依賴成體的照料才能生存,如此才能換來極大的神經可塑性。幼小的我們越無知越愚蠢,我們擁有的進步空間也就越大。

我本來沒想過要給書定一個副標題,後來編輯說要有,那就準備定《思維的利劍:認識人類的愚蠢》。編輯並不同意,我也就沒有強求,於是這本書的書名成了《思維的利劍:批判性思維讓我們看清自己看清世界》。

編輯為什麼不同意呢?可能是擔心讀者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愚蠢吧。雖然我反覆強調過,我不是說你蠢,我是說在座各位都蠢。然而大多數人恐怕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分有了人類這個物種的愚蠢。

大多數人不知道人類的神經網路並不是為了解決複雜抽象問題而設計的。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實際的推理過程完全達不到邏輯學和統計學以及概率論的要求。大多數人的腦海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錯誤的信念。大多數人只想著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學習更多的新知識。

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更大的世界,因為那裡的風光可能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原來這麼愚蠢。

通常,一個反覆強調人類的愚蠢的人,一個自認為比絕大多數都要優秀的人,多半是一個自信到傲慢的精英主義者。

通常,一個自認為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人類的愚蠢,來使得絕大多數人都能有所進步的人,多半是一個天真到愚蠢的理想主義者。

我不知道自己是前者還是後者,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讓大家自行判斷,獨立思考吧。

導讀

在第一章「你就老實告訴我,學這東西有什麼用」中,我簡要介紹了批判性思維是什麼,學會批判性思維有什麼用。我提到,人類是一種由信息驅動的複雜機器,批判性思維雖然不能改變基因信息,但是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獲取文化信息。我也強調了,光有批判性思維是不夠的,還需要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在具備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之後,讀者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來提升人類思想庫中的優質思想的濃度。讀完這章,讀者應該能意識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開始刻意地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習慣和能力。

在第二章「我不是說你蠢,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蠢」中,我談到從負熵的角度來看待生命體,並提及生命體的自我複製和隨機變異,然後快進到智人(也就是我們這個物種)的誕生與發展壯大。其中格外強調了語言這一特殊的能力給智人帶來的優勢與局限。我討論了現代社會的理性化和科學化趨向與人類與生俱來的非理性心理機制的衝突。但同時也提到人類較之其他物種更強的學習能力,從而讓各位讀者不要對人類本質的愚蠢太過悲觀。讀完這章,讀者對人類的漫長演化史有了粗淺的認識,在知道現代社會對人類的要求之後,也應該更清晰地明白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在第三章「人類生活在三個世界之中,所以才這麼厲害」中,我給大家提供了我修改過後的波普爾的三個世界理論。人類同時生存在客觀的物理世界、主觀的心理世界以及客觀的知識世界之中。我詳細討論了三個世界的區別與聯繫,談到了它對人類的意義。最後還提到了哲學家們為了理解究竟何為真理而提出的多種真理理論。本章的理解難度較大,但是卻很重要。那些世界觀本不清晰的讀者,可以暫時借用這個三個世界理論作為自己的世界觀。而一個成熟的世界觀對於讀者的價值,不言自明。

在第四章「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思考」中,我簡要談論了人類大腦的結構與功能,著重強調了人類信息加工的認知雙過程理論,分別是無意識的直覺認知系統1和有意識的理性認知系統2。我還提到了包括證實偏誤、框架效應、基本歸因謬誤在內的許多認知偏誤,也就是人類認知系統中自帶的系統性犯錯傾向。最後還提到了智商這個概念。人們大多高估了智商的作用,低估了理性思維方式的作用。讀完這章,讀者應該對人類的認知系統和認知機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能知道理性思考是一件很難但是又很重要的事情,而且要學著刻意避免那些認知偏誤。

在第五章「做人要講道理,那該怎麼講道理」中,我討論了什麼叫講道理,又提到人類雖然能講道理,但有時卻會刻意不講道理。我的重點是在闡釋演繹推理、歸納推理、統計推理、類比推理這四種推理形式的特徵,也談到了我們在使用這些推理形式時,容易犯的錯誤。我簡要提到了人類認知的可得性啟發法,這意味著人類天生就不擅長做統計推理和計算概率。我也提到了認知語言學對隱喻的研究,這意味著人類的推理嚴重依賴於類比推理這一可靠度不太高的推理形式。讀者在讀這章之前,肯定也會做推理,但在讀完這章之後,對推理有了更系統的認識。讀者講道理、做論證的能力應該會更強。

在第六章「把概念搞明白,才能把道理講清楚」中,我提到了要想思維清晰、邏輯性強,就必須對概念這一思維的原子單位有清晰的認識。我討論了概念本質的模糊性,這意味著定義一個概念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提到了概念的外延和內涵,這便是定義概念的兩大方向:外延定義法和內涵定義法。內涵定義法是重點,細分為屬加種差定義法和操作性定義法。我強調了在定義概念時要遵守的四個原則。最後還以哲學這一學科為例,分析了「原因」與「理由」,「偏好」與「偏見」這兩組概念。讀者讀完本章之後,應該能掌握定義概念的方法。隨著讀者自己的不斷練習,為概念下定義的能力會越來越高。

在第七章「你這都是謬誤,別想誤導我」中,我將邏輯謬誤歸為四類,分別是前提和結論無關的不相干謬誤,前提無法充分支持結論的不充分謬誤,暗含錯誤前提的不當預設謬誤,利用語言的模糊性所產生的語義模糊謬誤。常見的不相干謬誤有人身攻擊謬誤、訴諸偽權威謬誤、訴諸公眾謬誤、稻草人謬誤。常見的不充分謬誤有滑坡謬誤、因噎廢食謬誤、以偏概全謬誤,弱類比謬誤。常見的不當預設謬誤有帶有錯誤預設的問題,帶有錯誤預設的選項,非黑即白式思維謬誤。語義模糊謬誤主要概念的不精確導致。讀者讀完之後,應該能熟練掌握各種類型的謬誤,不再受其誤導。而且讀者自己也要有邏輯操守,不要使用這種邏輯謬誤來進行推理。

在第八章「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解釋』」中,我簡單提到了人類對解釋的特異性追求。然後詳細闡釋了目的論解釋和機械論解釋的差異。前者適用範圍小但是用起來簡單,後者解釋力度更強但是更難掌握。接下來我重點討論了統計學這一數據收集、處理並解釋的學科,並強烈建議大家繼續找統計學的資料來學習。最後我提到了實驗法的重要性,並介紹了雙盲實驗這一經典實驗設計範式,讀者應該能知道它所具備的強大解釋力。在讀完這一章之後,讀者能明白樸素解釋與專業解釋之間的差異,並有意識地尋求更專業的解釋,無論是求助於專家,還是自己成為專家。

在第九章「這世界很複雜,我究竟該相信誰說的話」中,我首先向大家展示了笛卡爾的懷疑論方法,然後指出科學應該作為我們今天的第一信任原則。接下來介紹了三個更實用的信任原則,分別是休謨原則、專業可信原則、利益相關不可信原則。然後我強調,可信度低並不意味著錯誤。我強調了知道與相信的差異,人們現在更多地是選擇相信他人知道,而不是自己去知道。我建議大家應該對未經懷疑的所有信念體系都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包括親友給出的信息和自己腦海中已有的信念。讀者在讀完這一章之後,應該養成懷疑的習慣,並掌握判斷陌生信息可信度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在第十章「走進科學,從科學哲學出發」中,我首先介紹了牛頓的經典物理學體系對人類世界觀的改變。然後討論了波普爾的證偽主義科學哲學觀,認為科學理論應該具備可證偽性。接下來又介紹了庫恩對科學的歷史學研究,庫恩認為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範式演進的過程,這意味著科學並不像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以為得那麼理性和權威。最後提到了科學的發展導致了無知的減少,提到了這對人類的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讀者在讀完這一章之後,不會再盲目地信任科學,而是理性地信任科學。同時對科學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無論是宏觀的社會歷史文化層面,還是微觀的個人信念行為層面。

在第十一章「如何判斷善惡是非?應用倫理學」中,我首先強調了倫理規範是比法律規範更基礎的一類應然性規範,並指出具備倫理學知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出道德評價。 接下來,我提到了倫理學的基礎知識,也就是道義邏輯詞「應該」、「允許」和「禁止」之間的關係。然後重點放在三大規範倫理學體系上,分別是注重行為本身之正確性的義務論,關注行為是否能造成最佳結果的功利主義,注重培養人類自身美德的美德倫理學。最後我給大家分享了四個我個人的道德原則,分別是講道理原則,公平原則,與人為善原則,不多管閑事原則。我還一般化地分析了「打孩子」這一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讀者讀完這一章節,應該能意識到道德判斷的複雜性,同時也能具備更高的道德判斷水平。

在第十二章「修辭學是一門說服的藝術,大家不要亂用」中,我先向大家介紹了修辭學的四大原則,這四大原則告訴我們,分歧和爭議永遠都存在,而且也理應永遠存在。接下來我將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放在現代語境下解讀。展現了三大修辭方式,分別是示之以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其中示之以威最能有效地說服他人。動之以情是利用人類的各種情緒來改變其態度和信念。我介紹了憤怒、快樂、悲傷、恐懼、驚訝、嫉妒等情緒。在我個人最偏愛但同時也是效果最差的是曉之以理中,我著重強調了哲學論爭中的寬容原則。這種說理論爭的方式必然能說服理性和真誠的人。讀者讀完這一章節,加上持久的實踐練習,一定會更擅長說服他人。

在第十三章「謂詞邏輯是一種優秀但不完美的思維語言」中,我先向大家介紹了邏輯學作為研究推理與論證的學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謂詞邏輯則是邏輯學最近一次的重要變革。我討論了邏輯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這三大基本定律。然後提到了謂詞邏輯的基本符號,並繼續展開討論如何將帶有一元謂詞的自然語言翻譯成謂詞邏輯語言。接下來學習如何翻譯帶有關係謂詞的自然語言,最後學習如何利用帶有等號的謂詞邏輯系統來表達自然語言語句。我還提到了模態邏輯與可能世界語義學。讀者學完這一章之後,最好能掌握如何將自然語言翻譯成謂詞邏輯語言,以實現更加嚴謹和精確的推理與論證。但如果實在沒有學懂,那就算了。

在第十四章「最後再說幾句心裡話」中,我首先提到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再分享了幾個我個人的學習經驗,分別是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系統的結構,與他人分享知識,建立學習激勵機制,加入學習型社區,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擁有學習的方法論。我也提到了模因理論,這是以觀念而不是以人的視角來看待信念的傳播。最後,我強調了真正的知識與表面的知識的差異,而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讓我們具備更多的真知。讀者讀完這一章之後,除了更了解寫作本書的我之外,在學無止境的道路上也能更進幾步。

購買方式:在天貓、亞馬遜、京東、噹噹網等電商平台上搜索書名即可。也可以在線下的新華書店找到。


推薦閱讀:

日本戰國史原版書籍資訊——2017年6月
中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日本、歐美國家的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何不同?
書籍太多管理不過來?你一定需要這款書籍管理神器
言幾又,城市文藝地圖的新風向
他讀過的書,讓他成為現在的樣子——來自知友們的書單

TAG:思维 | 心理学 | 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