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艾滋病,一個可能被忽略的高危人群

提起艾滋病,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年輕人得的病,難以和老年人聯繫在一起。年輕人血氣方剛,生活豐富多彩,這不難理解。可老年人都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怎麼可能會得艾滋病?可事實是艾滋病的老齡化趨勢正在悄無聲息地到來,也許已經影響到了你我的生活。

截止到2016年,全球約有近3700萬艾滋病毒(HIV)感染者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艾滋病(AIDS)患者,其中約有420萬50歲以上的HIV感染者。這是自艾滋病流行以來老年感染者的比例首次超過10%,其中超過半數生活在發展中國家。而在歐美髮達國家,2012年50歲以上感染者就已達總感染人數的33%,目前在美國這一比例已超過50%,預計到2020年甚至將超過70%。

我國艾滋病人群老齡化趨勢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是感染者的年齡構成在向老年人群傾斜,另一方面新發感染的老年人在不斷增加。例如雲南省在2004至2014這10年間,HIV/AIDS患者中50歲以上人群佔比從4.4%升至24.9%,而20-29歲人群佔比卻從43.8%降至19.9%。2013年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中60歲以上人群比例為12.20%,近三年的平均增長率為21.81%,已經高於青少年感染者12.35%的增長率。2015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6.1%,目前我國HIV感染者的老齡化水平很可能已經超過人口正常老齡化水平。可見,由於多年來政府和醫療衛生機構對艾滋病防治不遺餘力的宣傳,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好的年輕人對艾滋病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

那為什麼艾滋病會出現這種老齡化趨勢呢?從好的方面講,現在廣泛應用的雞尾酒療法延長了患者的壽命,艾滋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堅持接受治療的患者,其壽命甚至可以延長20多年。另外也要意識到新發感染的老年人也在不斷增多,其中的原因讓人深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老年男性性活躍期延長,中老年人性需求強烈,但往往不被家庭和社會所正視,易引發不安全性行為。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在乎」的心理,極易發生無保護性行為,這是50歲及以上人群艾滋病傳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我們現在開始重視艾滋病老齡化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老年HIV/AIDS患者有其特殊性。現在的一線抗HIV藥物雖然大大改善了藥效和毒性,但仍有其局限性,HIV/AIDS患者接受長期治療後的預期壽命仍大幅少於未感染的同齡人,還有更高風險罹患多種衰老相關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現在的HIV感染者往往死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不是艾滋病。這種現象在老年感染者中更為嚴重,過早發生老年病使他們相對於年輕患者遭受更多疾病與藥物反應的壓力,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此外老年HIV感染者的治療效果仍然不容樂觀,不僅其免疫重建速率要慢於年輕感染者,治療4年內的死亡率也要比年輕感染者高出30%。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持續的HIV感染造成患者的免疫系統總是被激活或「開啟」,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出現過早衰老的跡象。激活的免疫系統產生炎症,引發多種器官的併發症。科學家們正在探索老年HIV感染者是否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加速老化」影響。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鄭永唐的研究團隊發現我國土生土長的中國獼猴是一種很好的研究衰老和艾滋病的實驗動物,首次建立了老年艾滋病獼猴模型,發現感染後的老年猴疾病進展更快、發展為艾滋病的風險更高,引發了高強度的免疫反應。這種補償效應雖能一定程度上緩解CD4細胞減少,實際上卻加重了宿主的免疫活化和炎症,從而加速了疾病進展,其中免疫衰老是中心因素。這項研究證實了之前的假說,為老年艾滋病患者和長期感染者的治療途徑提供了方向。

考慮到我國人口迅速老齡化和中老年人群HIV感染率迅速上升的嚴重性,開展老年HIV感染者的發病特徵與機制研究,探索更為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不僅可以促進艾滋病患者的治癒,也有益於衰老相關研究。隨著全社會對老年艾滋病的重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老年艾滋病人也能夠身心健康地安度晚年。

作者鄭宏毅,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後


推薦閱讀:

今天,9月21日,一個值得每個人關注的日子
家裡老人像小朋友一樣「不聽話」、「不懂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怎麼看待現在老年人無聊,故意製造些事端,讓大家緊張,其實是想讓人關心他?
如何評價劉洪濱成為虛假藥品代言人?虛假藥品廣告為何能在大平台播出?出現事故不擔負責任嗎?
七十多歲的老年人得了膀胱癌會怎樣?

TAG:艾滋病 | 老年人健康 | 中国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