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遊戲」可以突破你的社交障礙?
事實上是這樣么?
這是所有新中產階級集體引發的身份焦慮?
我看未必。
上上個周我跟前輩去五道口一家小酒館喝酒,我們身邊坐著的,不是北航就是農大清北同學排排坐,眾人談笑風生。我原以為他們還在上學,問了幾個,發現很多不繼續讀書的同學已經開始進入半實習狀態,大家並沒有對未來是否定居北京產生惶恐感。
原因很簡單,沒錢,沒必要操那份閑心;
有錢也買不上,5年社保不交齊,房子只能想想。
他們中很多人已經稱得上月入2w門檻的新中產階級,但同樣花銷巨大。日常開支除了房租、吃喝、穿衣、交通等基本支出外,剩下的薪酬實際上剩不了多少,只能投在生活娛樂上。也就是說,沒有5年社保考驗的新中產階級,理財基本是扯淡。
而「娛樂」選項上,可供選擇的其實並不多——除看電影、看展、遊樂場、旅行等外出型娛樂外,就是在家呆著打遊戲、看書、看電影。
而這一切都在「社交」前提下進行。
人類社交具有流動屬性,向高階躍進or向低階流通都是行為選擇表現,不管你是否承認,人的本能選擇是傾向前者。
那麼問題來了,向高階躍進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嗎?
我們不說用專業知識技驚四座,就拿娛樂選項里看書看電影來說——
看書有閱讀門檻、認知門檻,與別人聊不到點子上容易尬聊;
看電影也有門檻,高級冷門理解因人而異,R級暴力爆米花又顯得b格不高,需要你看大量書籍擁有豐富閱片量才能與別人談笑風生。
那麼遊戲呢?
很抱歉告訴你,對遊戲的理解也需要時間積累。
但「遊戲」可以模糊你對時間的感知。
我們經常會說的幾句話是,「啊感覺才打了一會遊戲怎麼一下午過去了?」、「離睡覺還有這麼長時間,我先打把遊戲吧」。
在打遊戲的過程中,你投入的是真實情感+沉浸式體驗,所以你獲得的快感會延長,直接體現在現實生活中,當聊起自己喜歡的遊戲時,無論是周杰倫還是民工小王,都會第一時間興奮,因為你在遊戲中獲得的快感與他人一致時,會獲得「快感共情」。
先講個身邊發生的事。我前老闆的公司,某女性情感大號百萬迷妹那種。去年拿到真格基金,16年夏到現在,公司越做越大,各種奢侈品大牌找他們做線上social media、線下活動完美與自身品牌調性結合,外界看起來逼格極高且顏值極高,但我這位可愛迷人的老闆最愛玩的遊戲就是……王者農藥。
今年年初就看到他們一整個公司晚上下了班就開黑,黑話聽不懂,看截圖也覺得刺激不到自身G點,到後來我自己入坑後,走單魯班or打野荊軻,亦或是大肉比東皇太一,分分鐘熟記在心。
照常理來說,除非是工作合作,我會與前老闆有太多交集嗎?
不會。
但打一局遊戲就可以喚起舊誼,想起過去一起工作的快樂時光,要知道20min的一局遊戲時間之昂貴,可是太多上班狗無法支付的高昂成本。
說人話就是,想想看一個工作那麼忙的人休息時間陪你打遊戲,說明認可你的能力,時間久了做朋友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這也是我為什麼說,「遊戲」是迅速突破階層固化的快刀。
當然,想得到別人的認可,除非是你把遊戲當做職業,成為職業選手or進入遊戲公司(進遊戲公司尤其有用),否則單靠遊戲是不夠的。
但毫無疑問,遊戲是社交極其重要的一發腎上腺素,突破階層封鎖的利器。
這也是遊戲的偉大之處——能連接全世界、各個階層的人,玩同一款遊戲,獲取共情快感。
聊起你不熟悉的話題容易尬聊,聊起危險話題容易被扣帽子,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先從簡單輕鬆的遊戲聊起。
狼人殺、農藥、yys、LOL、爐石、山口山、dota2、屁股、主機單機頁游手游頁游,隨便聊,敞開聊,總有一樣能打破你的社交障礙。
少年,大膽嘗試吧。
:)
——
微信公號:遊戲霸霸(chengguizz)
關注獲得更多遊戲乾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