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No one is sacred (3)
幾個關於發論文的故事:
Lucas的第一篇關於Rational Expectation(理性預期理論)的論文是1972年發表在JET(Th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上的「Expectation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但其實Lucas一開始投的是AE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頂刊),但是因為「過於數學化」而被拒了。於是Lucas很憤怒地指責AER的編輯:「你們辦的是《新聞周刊》(Newsweek)嗎?」那個倒霉的編輯(不知道是誰)後來跟Barro說了這件事,然後問Barro會怎麼做。Barro的回答是:這還用問,我當然馬上發表咯!
1977年諾獎得主Ohlin在1923年讀博期間給Economic Journal投過一篇國際貿易方面的論文,結果被拒了,而且在退稿時意外地發現稿件中夾著一張寫有Keynes審稿意見的便條,上面寫著:「文章毫無意義,理應退回」。1929年Ohlin和Keynes展開了關於德國是否能夠承擔一戰賠款的論戰,後來Ohlin回憶說,這場論戰「本可以避免,只要Keynes能夠認真地閱讀並理解他拒了的那篇論文」。
一開始做計量的時候大家都假設隨機偏差是同方差的,後來White在1980年Econometrica(也是頂刊)發了篇論文提出隨機偏差很多時候都是異方差的,並且介紹了異方差的時候該怎麼搞。其實White本來是做勞動經濟學的,這篇論文本來也是篇勞動經濟學論文,結果審稿人看了之後發現勞動經濟學的部分沒啥意思,但是這個異方差計量模型很牛逼啊,於是建議把勞動經濟學部分全部刪掉再發表,White也因此發現勞動經濟學不適合自己轉而搞計量去了。
(還有幾個……)
來源:(1)Barro,「Nothing is sacred」; (2)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軼事;Thomas Cate, "An Encyclopedia of Keynesian Economics";(3)我系Moon教授口述,也參見北大國發院《朗潤之聲》鄭昕學長的文章
上一篇點這裡:連載:No one is sacred (2)推薦閱讀:
※【解毒】因為一天疲憊,老漢三拳把一個小姑娘打的尿血,但這個鍋經濟學家不背
※有沒有這樣的案例:先產生公認重要的經濟學理論,然後遵循此理論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成就?
※如果讓經濟學家們投票選擇他們最喜歡的經濟學家,結果會是怎樣?
※經濟學家們最常說的「謊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