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 上周看了啥 | 4.3-4.10

這篇在公眾號上大前天就發了,但知乎專欄一直忘記更新,不好意思(順便無恥的求關注一下同名公眾號,搜迷影至下就行啦)。

不知不覺也寫了4期了,可以說非常的了不起了。這周看片不多,大多數都是周六日北影節開幕之後看的,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下周開始數量會在20左右,電影節的節奏都是這樣的。

本周看片12部

《校塔槍擊案》

7.5/10

去年在西南偏南首映的一部紀錄片,最近剛出的資源,出於對紀錄片的偏愛和題材的興趣下載看了。整體來講算是不功不過種略有驚喜,看片之前就知道它在影像上有卡通渲染的風格,但沒有想到的是作為一部紀錄片,《校塔槍擊案》在影片的幾乎前一多半時間都是再用劇情片的方式,重新構建發生在1966年的德州的第一起無差別槍擊案。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對身臨其境的加深和事件還原都是有提升的。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脫紀實」的擺拍感,喜歡與否只能說見仁見智,我個人來講並不是完全支持這種拍法。

另一個我比較討厭的點,也可能是其他人喜歡的點就是它的視角,通過幾個受害者帶入,這是沒問題的,比較聰明的視角,但完全「去施暴者」化,最後甚至將施暴者的形象做了一個升華。當那個因為這個案件失去了自己的男朋友,失去了自己在肚子里的孩子甚至生育能力的母親說出「我原諒他了,為什麼不呢?」的時候,還真是有一點想翻白眼。我是覺得,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原諒的。當事人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作為導演將影片中帶入這樣的視角,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紀錄片,前面的慘烈只是為了引出這樣一個徹徹底底的白左聖母觀點嗎?不敢苟同。

《博格曼》

6.5/10

早就聽說過亞歷斯·馮·麥華丹的大名,肅清和詭異的風格讓他也大眾不起來,但卻十分受各大電影節的青睞。

決定去看《博格曼》還是因為朋友推薦我,說會和《趣味遊戲》有點像,視哈內科早期作品為瑰寶的我立馬就找來看了。看完之後覺得,說像是有一些的,但可能也只是一些情節上,這部影片的野心是要比《趣味遊戲》大的,但執行的結果還是差得比較遠。主要是集中在敘事角度的混亂,人物之間的群戲調度經常不知所云,比較可惜。

但好在風格和氣氛立的非常好,值得一看,也會把麥華丹其他的作品找來看看。

《憂鬱症》

9.5/10

這部電影太可怕了,拉斯馮提爾作為曾經的抑鬱症患者,對於抑鬱症的癥狀以及患者的心理拿捏簡直可怕。這也就造成了這部電影的一些兩極評價,不熟悉這個疾病的觀眾可能會覺得片中角色都是一幫傻逼作逼,再加上並不討喜的拍攝手法,差評也是意料之中。

過想提一句的是這部電影的攝影,是一個向小白解釋何為手持攝影的最高境界的極好例子。手持攝影不是拎個攝像機瞎幾把拍就行了,手持攝影也是分大師級和婚慶錄像級的(這部電影大部分時間都在拍婚禮哈哈)。

《曼哈頓謀殺疑案》

10.0/10

又一部伍迪·艾倫的片子,也忘了看的哪位友鄰的推薦,立馬下下來看了,這部片子的豆瓣評價人數只有1000出頭,在伍迪·艾倫的片子里應該是倒數的冷門之作。

但是,看完之後,這部與另一部作品《曼哈頓》名字相似的片子,已經是我心中伍迪·艾倫的五佳作品了(另4個應該是《子彈橫飛百老匯》、《安妮·霍爾》《曼哈頓》、《西力傳》)。驚人的劇作,懸疑題材嵌套脫險喜劇的台詞,加上對《驚魂記》、《上海小姐》、《後窗》、《第三人》等電影的戲仿和致敬,而且這種致敬不是膚淺表面化的模仿,而是紮根進劇作本身的致敬,無與倫比的偉大。

老頭的片子真的是取之不盡的金礦啊,總覺得自己已經看了不少他的作品了,那天一翻竟然還有17部沒看過,一口氣全部下載下來了,準備沒事兒就看一部。

《戰慄黑洞》

9.0/10

哈,約翰·卡朋特,80年代恐怖片的唯一代表人物,也是受時代限制最大的導演之一,現在已經基本銷聲匿跡的他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與史蒂芬·金一同帶給觀眾無數的經典。

沒有系統補過卡朋特,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他的全部建樹基本都在影片美術設計(主要集中在特效化妝)與配樂的運用上,但這部《戰慄黑洞》徹底的打消了我對他的Stereotype。這部誕生於1994年的作品幾乎是現在眾多所謂「燒腦」、「反轉」、「高智商」電影的雛形 (再往前的我不清楚有沒有,沒仔細查,但這部我覺得最接近,影響也最大),《穆赫蘭道》、《致命ID》等片子一定肯定也受到過這部電影的啟發。

看來要找時間系統的補一下卡老師啊。

《不道德的故事》

7.5/10

(買的就是這個封面,在FOPP幾乎是一眼相中了)

接下來兩部都是在英國時候買的箭影(ARROW FILM)家出的碟,買的時候沒做太多功課,單純是因為封面好看買的(就是這麼膚淺)。買來之後查了一下發現確實也是那個類型的CULT經典,也正是ARROW最喜歡出的電影類型。

這部「不道德的審判」從名字上就是赤裸裸的反主流,反宗教。故事本身當然更是,影片由4個短片組成,每個大概30分鐘上下,之間並無太大聯繫。都是和宗教主題相關聯的情色故事,尺度嘛,反正Porn里有的它基本都有了。

其實影片看下來是有點小品的,每一部的時長也都可以在壓縮一點到15-20分鐘,但電影呈現出來的純天然的美感確實是現今的眾多情色電影甚至Porn無可比擬的,未修建的體毛,並不完美的身材,略有贅肉的小腹,帶有雀斑的臉龐,都有一種極致的人體之美。喜歡這類題材,或者想看看法國情色片的可以找來看一下。

《修羅雪姬》

8.0/10

劍戟片Cult經典,都不用多說就能看出這部電影對於昆汀的影響,《殺死比爾》不管是從劇情還是人物設定都和這部一模一樣嘛,說抄襲也不為過。

劍戟片看得少,這部電影在劍戟片中的地位也沒法做客觀評價,但在我的觀感來看,影片的主要可看之處還是集中在服、化、道這三項上,故事及人物放在現在的觀點實在是乏善可陳。攝影方面由於年代久遠,斯坦尼康還沒有投入使用,個別手持鏡頭看得我腦袋直發暈,和整體風格也不太搭。

不過總之是一部非常有特點的電影,我買的是Arrow版,CC也出過這部電影的碟,也是1+2合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收過來看一下。

《玩樂時間》

11.0/10

在我看來,偉大的電影分為兩種:

一種是在自己本身的類型中做到技術、故事、表演等各項指標的極致,所謂「最強的地球人」。比如《教父》、《辛德勒的名單》、《東京物語》等

另外一種是超越自身類型,超越年代限制,在各個維度都超越了傳統認知的電影,所謂「外星人拍的電影」。我看過的電影符合這一項的有《2001太空漫遊》、《公民凱恩》、《現代啟示錄》等,但現在我心中的這個名單又要加上一部電影了,就是《玩樂時間》。

豆瓣上看到兩句話形容這部電影非常恰當:

一是@Luke在《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中的短評:「有的作品,你想打低分,但最少只能打一星;有的作品,你想打高分,但最多只能打滿分。」

還有@陀螺凡達可在《玩樂時間》下的短評:「4K重映,看完之後滿地找下巴。」

很難用語言去形容這部電影,只能目瞪口呆,睜大眼睛的看著銀幕上的每一幀,恨不得每一個場景都暫停,截圖,分析一遍,信息量大到驚人。在幽默詼諧的同時做到了強有力的諷刺思辨,真的是強到無話可說。

這就是我們喜歡的電影的意義啊!

《戰爭天堂》

9.0/10

從去年在威尼斯看完之後就瘋狂安利的一部電影,相信關注這個號的朋友肯定也看過我之前為這部電影寫的長評了,所以再多的評價就不多說了,如果感興趣可以往前翻歷史消息找一下。

這次看相比起第一次確實觀感有所下降,現在想想確實是在知道影片的結尾之後,驚喜感的缺少造成的。但無疑,這依然是去年最被忽視的一部電影,一部堪稱偉大的二戰題材影片。

《人生密密縫》

6.0/10

北影節追熱點搶的一張票,還是加場才買到的,其實本人對日片新片和這部電影的主演都不算是特別熟悉,也就更談不上喜歡。

不過《人生密密縫》多少還是有一些驚喜的吧,首先是題材出乎了我的意料,看前10分鐘本以為是一個溫情版的《無人知曉》,但後來畫風一轉,直接變成LGBT,主要是T(Trans)的題材上,也是一個始料未及。

最大的看點可能就是生田斗真挑戰變性人角色吧,反正場內一種迷妹的尖叫就能說明這一點了,我個人對這個演員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也沒怎麼看過他的作品。這樣的表演首先在勇氣上是值得讚揚的,但確實也就僅此而已,可能也是因為角色性格的原因,生田斗真的發揮始終都是非常內斂,一直收著,缺少相同情況的Jared Leto在《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中的爆發力與感染力。

影片本身確實沒有太多可說的,這個女導演基本上 是拍廢了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太多的溫吞糖水的情節讓影片的為數不多的社會性探討都是蜻蜓點水一般,浮皮潦草,還沒說幾句就又陷入了日劇范兒的煽情節奏中,看得人又生氣又無語。

總之這部電影出資源應該還早,演員迷妹們可以期待一下吧。

《我的舅舅》

9.0/10

(CC的這版封面設計的是真好)

雅克·塔蒂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雖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依然絕對當得起這個名號,實至名歸。

《我的舅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玩樂時間》中的一小部分表達被拎出來擴充成了一部完整的電影,《我的舅舅》中對於徒有其表的中產階級和去人性化的全自動化工廠制度的諷刺依然犀利,但這些東西確實也不是雅克·塔蒂首創且發揚的,再早幾十年前卓別林就做過同樣的事情。

這並不能掩蓋雅克·塔蒂的偉大,在有聲片已經非常流行的那個年代,雅克·塔蒂依然有勇氣去拍一部在形式上更接近默片的電影,且拍的比有聲喜劇更加搞笑,功底依舊深得可怕。

《艷陽天》

7.5/10

在資料館2廳看的,曹禺導演(對,就是那個寫《雷雨》的),李碧華、石揮主演的電影,來自1948年,解放前的中國。

影片本身沒太多可說的,只是覺得當時中國電影和歐洲、好萊塢的差距真的 沒有很大,甚至說是起頭並進的,之後幾十年年的發展我們也都知道了,工業上的不足讓國產電影在技術上離好萊塢越來越遠,劇作和導演上的不思進取讓我們歐洲電影也越來越遠。

比較氣憤的是一些觀眾,不知道為什麼在一些情節的時候笑個不停,吃錯藥一般,這電影明明是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的悲劇故事,幾個人笑的比他媽雅克·塔蒂都開心,簡直無語。再聯想到@五指毛之前說過資料館觀眾笑「悲劇」的問題,《哀樂中年》和《小鞋子》都有過同樣的遭遇,我也就大抵明白了,沒文化,素質低的人,看什麼都是一樣的。

《奇遇》

8.0/10

一部久聞大名的電影,也是意料之中的難以下咽,原因一是那天已經看了2部電影,這部又是在將近晚上9點放映,狀態實在不好。二就是緩慢的劇情節奏加上並不能說是絢麗的拍攝技巧(和費里尼比,安東尼奧尼的鏡頭語言尤其是雙人鏡頭的運用更為紮實,但看起來也更加容易乏味。俗話說就是,好,但並不飛)

但依然能夠感受到滲透到每一幀畫面中的情緒,尤其是依舊驚艷的結尾。

總之是一部需要重看的電影,不知道下一次的時機是什麼時候了。

------------------------------------------

好了,上面就是本周看得所有電影了,下一周依然是北影節趕場模式,在已經過去的周一就看了4部...不過周三去新公司報道,不知道之後工作忙了之後會不會出一些票,都到時候看了。

最後照例放幾張Mia吧,這周很乖!

下周見啦~


推薦閱讀:

有哪些著名的平行蒙太奇的案例。學生可拍。非常感謝。?
《建軍大業》
從「芳華」到「前任3」,你看懂賀歲檔了嗎?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