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BIM的N個應用場景(二)

BIMBOX 007 BIM的N個應用場景(二)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l0391plhq6d.html

以下是視頻原稿,看了視頻的就不用讀啦!

我們接著和大家聊BIM在我們實際項目中的應用場景。

上一次我們說到了信息整合、場地分析、策劃論證和可視化設計四個方面,BIM的N個應用場景(一)

它們是我們工程項目前期規劃和設計中的應用,從今天起我們要說的,是進入深化設計後的BIM應用。

5.協同設計

協同設計是一種新興的建築設計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專業的設計人員,通過網路協同展開設計工作,簡單來說,就是把互聯網這個帶來便捷和效率的工具,引入到我們的設計中來。

其實,在傳統的二維圖紙設計中,互聯網就已經被應用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數字化的CAD圖紙,通過企業內部或者外部的互聯網進行簡單的協作,至少我們的設計師畫完的圖紙,得通過QQ或者郵件發送給其他人。

然而這種協作,在本質上,還是碎片化和割裂的,咱們的設計師繪製完成的圖紙,配套的設計說明文件,還有相應的材料表,設計中發生的變更等等,都是在離散的狀態下發送給其他人的,每一個文件都攜帶著獨立的、不與其他文件相關聯的信息。

無論是在初步設計、深化設計還是在施工設計階段,一旦他人的設計思路或者文件被修改,那對於和他相關的設計師都是一場災難。

一個房間的建築設計出現了變更,那和這個房間相關的結構設計、設備設計、機電管線設計都會出現一連串的更改,而每一個環節的人都需要等待其他人的修改完成之後,再進行修改。

別忘了,可不是單單圖紙需要修改,和圖紙相配套的全部文件,都需要進行手動的修改,不僅效率低,還非常容易出現錯誤。

而BIM的出現,就能夠有效地改善這種離散和割裂的設計環境。

BIM協同設計是在建築業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建築的傳統設計方式必須得到改變的背景下出現的,也是數字化建築設計技術與快速發展的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首先,BIM中模型本身的信息和它所攜帶的信息都是強相關的,我們修改了一堵牆、一扇門、一條通風管道,那麼與這些設計相關的房間面積、門窗統計表、材料統計表、通風量計算等等,都能夠自動進行變更。

BIM的底層邏輯:禁止一條信息獨立變更,而不和其他信息發生關聯的。

也就是說,當設計人員對設計進行了修改,他只需要在模型端修改相應的參數,那麼與其相關的變更,也會自動跟隨著傳遞到其他的協作者那裡去。

其次,就是信息在協作者之間的傳遞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那就是每一個不同專業的設計師,不需要等待其他人將改動全部完成之後,就能夠實時地參與到協作和變更中去。

比如,負責建築的設計師變更了一堵牆所在的位置,那麼結構專業的設計師馬上就能通過互聯網的提示,收到這一個變更,並且在他自己電腦中的模型中看到這一變更,他只需要參考著這個變更,去修改自己的設計就可以了。

同樣的,他做出的變更,和這個變更所引發的一系列數據的改變,也都會傳遞給下一個協作者那裡去。

BIM的協作中,可以通過給每一個不同的參與者賦予不同的許可權,去修改自己負責的一部分設計,而不會不小心修改了其他人的設計,並且,每個人可以在同意的前提下將自己的許可權臨時性地借給別人,讓別人也能夠方便地幫助他進行修改。

目前,有很多企業應用了BIM,但還是維持著傳統的,一個人完成工作後交給其他人的方式,這其實是比較落後的。

之前的節目我們說過,BIM是貫穿建築從設計到施工到運維的整個周期的,這個協同設計,也同樣可以從設計階段擴展到建築全生命周期,這就需要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等各方的集體參與,在協同設計中,可以用豐富的許可權管理辦法來保持協作和機密管理,因此具備了更廣泛的意義。

6.性能分析

什麼是性能分析呢?這裡的性能,指的就是建築物本身的一些物理性能。

比如這棟建築室內的採光情況啊,加入了通風系統的通風情況啊,加入了外牆保溫和室內的暖氣後的熱能情況啊,加入了燈光之後室內的照明情況啊,還有建築的牆、柱、梁等系統的受力安全情況啊,等等等等。

這些情況在建築物實際建造出來之前,是無法實際進行現場考察的,那就只能在電腦中先進行模擬和計算,分析這些性能是不是能夠達到要求。

利用計算機進行建築,物理性能化分析,始於20世紀60年代甚至更早,早已形成成熟的理論支持,開發出豐富的工具軟體。

但是在CAD畫圖的時代,無論什麼樣的分析軟體都必須通過手工的方式輸入相關數據才能開展分析計算,而操作和使用這些軟體不僅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經過培訓才能完成。

同時由於設計方案的調整,造成原本就耗時耗力的數據錄入工作需要經常性的重複錄入,這就導致建築物理性能化分析通常被安排在設計的最終階段,等到這一步達到了準確的要求,建築都已經開始建造了。

那性能分析這種本來很重要的事情在很多時候就成為一種象徵性的工作,走個過場,這本質上還是因為CAD繪圖軟體本身是不攜帶圖形信息以外的任何信息的。

而在BIM模型中,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創建的虛擬建築模型,已經包含了大量的設計信息,像幾何信息、材料性能、構件屬性等,這一點是BIM的底層邏輯決定的。

咱們舉個例子,比如你在BIM建模的時候想畫一盞燈,那麼你是不可以隨便畫一個圓圈就代表一盞燈的,你必須在把這盞燈放到建築中去,而在放這盞燈的時候,你就需要選擇和設置這一盞燈的亮度,當我們在設計中放置大量的燈之後,最終建築內部的整體照明度信息,實際上就已經被自動輸入了。

再把這個數據導出到專門的照明分析軟體中,這部分的性能分析就完成了,最方便的是,一旦模型中的燈發生修改,那麼不需要人工去改動這些照明參數,它會隨著設計的修改自動改變。

同樣的,我們在繪製結構模型的時候,也一樣必須設定每一根柱子和梁用的是什麼樣的材料,這些信息同樣會和樑柱系統的三維模型結構一起,被自動導出到專門的結構分析計算軟體中去。

這樣,原本需要專業人士花費大量時間輸入大量專業數據的過程,如今可以自動完成,這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設計質量,同時也使設計公司能夠為業主提供更專業的技能和服務。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兒啦,咱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BIM在國外的發展情況如何?
BIM的N個應用場景(五)

TAG:B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