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s《Hotel California》 VS Jethro Tull《We Used to Know》撞曲事件

近期,瑞典流行公主 Zara Larsson 發行了首張全長國際專輯《So Good》,本應值得慶祝的事卻深陷抄襲疑云:先是被英國流行女子組合 All Saints 成員 Natalie Appleton 指控其曲目《TG4M》與她們的冠軍單曲《Pure Shores》雷同,又被樂迷詬病另一首熱門單曲《I Would Like》明目張胆「剽竊」了 Pitbull 新專輯《Climate Change》中與 Jennifer Lopez 合作的《Sexy Body》。其實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無論前段時間百大DJ Zedd炮轟大張偉公然盜竊了《Candyman》的編曲,還是楊坤的《不息之河》受到 David Bowie 金牌製作人 Tony Visconti 的質疑,「抄襲」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 Zara Larsson 倒有些冤大頭了,同是採樣 Sasha 1998年的經典之作《Dat Sexy Body》,《I Would Like》卻被廣大樂迷扣上剽竊的帽子。到底撞曲的背後是有意抄襲還是無意採樣?樂迷們可要豎起雙耳,切莫傻傻分不清楚。

We Used to Know--Jethro Tull

最情非得已的「撞曲」要數老鷹樂隊 Eagles 於1976年發行的曠世奇作《Hotel California》:空氣中瀰漫的大麻味、走廊里的喃喃細語、黑暗中搖曳的一點燭光、托多斯桑托斯不知名小旅店的縱情歡愉,這撲朔迷離的創作背景、時代印記的吉他旋律,感人心弦的悲世情懷都是這首歌成功的必備因素。但哪知道英國硬搖滾樂隊 Jethro Tull 於1969年發行的《We Used to Know》聽上去也有類似的味道,因此他們指控了 Eagles 剽竊。樂隊核心成員 Ian Anderson 表示這兩首歌在編曲上過於雷同:他們的差異只在於是3/4拍還是4/4拍,是每小節換一次和弦,還是每兩小節換一次。如果不精通樂理,恐怕還真會責難到 Eagles 頭上。

儘管如此,《Hotel California》還是當屬 Eagles 吉他手 Dan Felder 一人的傑作,因為情非得已的因素太多了:首先,二十世紀七十年代,Eagles 在成名前常與 Jethro Tull 一起巡演,而在巡演時,Jethro Tull 難免會演奏《We Used to Know》這首歌,耳濡目染下,順手牽走幾個和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但實情卻是當年巡演時,Dan Felder 還沒有加入 Eagles,更對《We Used to Know》這首歌聞所未聞,關於 Jethro Tull,Dan Felder 表示只知道 Ian Anderson 是長笛演奏家。據《吉他世界》2013年的採訪稱,《Hotel California》是 Dan Felder 在馬布里租的海濱公寓里,裹著浴袍,抱著十二弦的木吉他即興之作。如硬要冠以抄襲之錯,倒可能是 Jethro Tull 居心為之,以暖場之名刻意搭建在時間空間相差萬別的兩首歌存在的偶然相似性,有借 Eagles 之名炒作回春之嫌。

再者,《Hotel California》理論上不具備抄襲的元素。無論從拍子,還是曲調,或者歌詞內容等方面,兩首歌都不盡相同,至於 Ian Anderson 耿耿於懷的雷同和弦,只能說在吉他創作中,在排列組合上或多或少會「撞型」,吉他英雄,所見略同吧。

Hotel California--Eagles

最後,《Hotel California》情理上也不具備抄襲的可能性。因為相對於當今工業量產的作品來說,《Hotel California》更偏向於精耕細作,其敘事口吻、演奏方式總能引發時光倒流的共鳴,更別提獨創性的雙吉他的前後奏。這樣耐人尋味的音樂作品、這樣傳為一段歷史佳話的成績都是任何一部抄襲之作無法也不可能企及的。 諸如《Hotel California》的例子不勝枚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各家各執一面之詞。有時在聽感上發覺相似的歌曲,可能並非抄襲,僅為採樣;有時耳朵抓不住的旋律,可能暗藏玄機。鑒別撞曲背後是否有意為之,只有分析樂譜,在風格、節奏、調式、曲式、主題等各方面逐一對比,多方求證後,方能挖掘實情。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張學友是「日本歌手」?
Genesis:人工智慧憑什麼感動我?
有沒有一句歌詞讓你想到知乎?
好歌共賞:所有特朗普*絲的魔性戰歌 - Shadilay!

TAG:加州旅馆 | Eagles乐队 | 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