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海 | 一個推崇環保生活美學、以海木為原材料的傢具品牌
木,取之天地之精華,百年內不死不腐。
從海上飄洋而來的漂流木,
和歷經海浪侵蝕的老船木,
造就了「再生海」這個品牌。
它始於一場颱風,緣於兩個人的熱愛,
忠於一顆匠心。
他們化朽為器,再生為海,
僅是想證明:世上並沒有廢物。
01
始於颱風,美學家和藝術家的天馬行空
在沙坡尾的一隅,有家名為再生海的咖啡館隱匿其中,朴寂而寧靜,透過櫥窗之間卻隱約可見別有一番氣韻。走進去會發現整家店的器物多以木製為主,木與海的氣息鋪面而來。
這便是再生海,一個以老船木、漂流木為原材料的傢具品牌,推崇兼具環保概念的生活美學。它們原是大海的廢棄物,在設計師手上重新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化朽為器,成為大自然饋贈於人類絕美的藝術品。▲ 上方的裝飾為老闆拾回來的芭蕉葉
店裡很多器物充滿了奇妙的構思和想像力,而這大多來自於他們的藝術顧問方小豐之手,同時亦是再生海品牌的創始人之一,他自小在海邊長大,對海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也兼具海的品性,生活方面素雅而低調,設計卻是如大海般洒脫隨意,天馬行空,不受拘束,很多產品都來源於他的心血來潮。
▲ 方小豐老師與孩子們的合照而再生海的另外一位創始人是吳瑾,這位溫婉雅緻的女子對木製有一種天生的敏感和堅持,她熱愛生活,對美有一份獨到的堅持和見解。她說:「當世界不夠漂亮時,我就自己造一個。」所以她在鼓浪嶼建了一座楊桃院子旅館,將漂流木一點點搬進這家民宿,打造她心目中的烏托邦。
她常常會有一些奇思妙想,比如有天她看到空氣鳳梨覺得很好玩,它是一種地球上唯一完全生於空氣中的植物,不用泥土便可生長茂盛。於是想起用老船木製成菠蘿形狀的冰箱貼,將植物和木器混搭,趣味十足,誰說生活家不是藝術家。
她亦喜歡泡茶,那些各式各樣的茶几和茶具擺滿了咖啡館的二樓,由漂流木製作而成的「牛軋糖」茶几,簡直讓人挪不開眼睛。一位是能夠感知木製的溫度和美好的生活家,一位是天馬行空、才華橫溢的藝術家,那經過幾十年海浪侵蝕的老船木,帶來了千姿百態、不可言狀的美,給他們帶來了靈感。
而最終創立工作室的契機來源於2009年的那場叫莫拉克的颱風,肆虐的風浪給生活在平潭島的人們帶來了大量的漂流木,恰逢吳瑾和方小豐過來這邊搜尋老船木,看到那麼多千奇百怪的漂流木,布滿了好看的水漬紋路和天然形成的孔洞,激動不已,腦海中已經想像出它們變成傢具和裝飾品的模樣。
村民卻只是將他們作為燒火的薪柴,兩人覺得可惜,於是把它們全部回收,便有了與老船木相近的另一種產品。吳瑾熱愛這些別具特色的海木,認為做出來的傢具極有一番風骨,工作室還能滿足她自己民宿內飾傢具的需求,於是就和方小豐一拍即合,便有了再生海的誕生。02
化朽為器,廢棄物和創造力的碰撞
將想法變為現實並不易,廢棄的海木不像商業木頭那樣規整,需要尋找大小合適的材料和拼色,老船木需要起船釘,更需了解木質的軟硬程度,總會遇到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因素,極考驗師傅的功力。
但也正是原材料本身的獨特,各自有屬於自己漂流的印記和故事,加上設計師創造力非凡的想像,使之這些器物多了鮮活的氣息和大自然的本色。
像咖啡館二樓的這張桌子保留了老船木最原始的模樣,並未做太大的改動。桌面水墨般的暈染並非人工噴上去,而是它本身的模樣。船釘在海水的浸透下,會有銹水進入船木裡面,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形成了如今水墨畫般的紋路。
而這張有著各式顏色的桌子並不易見,上面的顏色是老船木的漆,漁民每年都會給船重新上漆,這些漆本身的肌理有的都是十幾二十道,對方小豐而言,將這些打磨出來,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是挺生動的一件事。▲ 深淺不一的紅漆帶來了別樣的美感這些桌具都由老船木製造而成,它重而硬,充滿質感,而漂流木多以小物件呈現,它的木質較軟,容易鑿成洞,例如這些各有風格的花器,上面大大小小的洞都是被蟲蛀而成,洞裡面還有一些泥漬或砂礫,都是過往的見證,無聲訴說那些或風和日麗或狂風暴雨的時光。
而再生海也充分利用其他的廢棄物進行改造,設計師的腦洞讓人大開眼界。比如再生海咖啡館的吧台和樓梯間的水泥牆面,充滿質感和現代氣息,你絕對想不到的是它的構件來源於養殖鮑魚的磚,上面斑斑點白便是附著的海洋生物。
右手邊的牆則截然不同,破舊卻是極有韻味,與八十年代的白瓷磚和復古桌具意外地融洽。老闆原先要將白瓷磚打掉重新修整,打到一半卻發現裡面的樣子很有味道,便留了下來。
吧台上面的幾何鐵架也很是吸人眼球,它是廢棄的拉閘門,原本老闆打算做成酒架,發現僅有半扇不夠便改造成吧台上的牆面裝飾。
03
入木三分,卻是入心七分
這些器物的製造都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它的純手工的作業方式和原材料的特殊性意味著無法大量生產,這與當今的快節奏和需求是相悖的,如果說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如何權衡,毫無疑問,再生海選擇了藝術。
從09年創立至今,再生海基本沒有推廣和商業運作,他們大隱隱於市,專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任憑外面世界的喧囂與變化。
正如他們的負責人所言:「這個品牌堅持手工,就是因為喜歡匠人的專註與精神,手工製品是帶著情感與人文的,是有溫度的,工業產品永遠替代不了。匠人總是慢工出細活的,我們無法走得很快,但我們要保證產品很好。"
那樣的團隊才有了再生海如今的模樣,依舊是緘默不言,隱藏於市,卻以一種木兼具海的靈性之美走進人們的視野。
如今再生海咖啡館和食堂作為再生海工作室的延伸,品牌的具象演繹,兼備了作品展示、空間體驗與產品銷售的多重功能,這是他們所理解的美好生活,「木器與傢具永遠不是單獨存在的,只有與空間、生活結合,才能更好地被感知。」
未來,再生海會將木器發揮到極致,讓人們更易接受,也更好地傳播環保的廢物再利用的理念。
▲ 老船木打磨而成的掛飾
器物緘默無聲,卻恍惚窺見了它們的靈魂和筋骨,不妄改、不強求,惜物懂物,這便是再生海。
推薦閱讀:
※曬家志 | 一萬元打造我的黃綠色北歐之家
※遇見你之前我是一個人,52㎡治癒改造貓の天空之城
※技能get | 實踐你的巴黎日常!6 招打造簡約文青法式風
※住藝改造家 | 他用1,000本書,造出隔而不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