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線下活動?我看你還是別做社群營銷了
我知道,這是互聯網時代的時代。
鍵盤滑鼠加網線,手機加wifi,似乎已經構成了全部互聯網世界。
而在社群領域,微信群加各種線上分享似乎構成了社群的全部。
有沒有想過,在互聯網誕生之前,社群該如何做營銷?
如果說,宗教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社群,那麼在互聯網誕生之前,他們靠什麼在傳播?
既然有了互聯網,不管是基督教還是佛教,為什麼他們還是要去教堂或者廟宇?
那麼,為啥社群需要線下活動?有什麼原則?該怎麼做比較好?
這篇文章,一碗梁粉想跟你聊聊社群的線下活動。
線下活動的好處
- 有利於增強互動強度
人是群居動物,這似乎是刻在人身體里的基因。
除了虛擬現實技術以外,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們骨子裡還是喜歡跟團體在一起。
這也是為什麼電商那麼盛行,這麼多購物中心仍然屹立不倒的原因。
人們需要跟其他人在一起,需要更豐富的互動體驗。
這是因為,在傳遞信息的豐富程度上,你應該有這樣的體會:
- 文字不如語音
- 語音不如視頻
- 視頻不如見面
百聞不如一見 ,無論組織多少場線上分享,在互動強度上,都不如線下社群成員的一次簡單碰面來得深入。
- 有利於打造社群的儀式感
社群是一個組織,是一個有共同價值觀和愛好的人群聚集的組織。
在認知層面,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一起來做一件固定的事情,是最容易通過這種儀式,來打造社群的歸屬感的。
- 有利於增強社群粘性
對於社群成員來說,在投入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上,是線上活動還是線下活動多?很顯然,是後者。
一碗梁粉在以前的文章里多次提過,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越有利於社群成員的粘著和沉澱。
線下活動原則
- 活動主題一定要成體系化
在這裡,我們來拿HR人力資源社群舉一個例子。
對於以企業HR為主要受眾的人力資源從業者社群來說,組織分享活動可以人力資源六大模塊作為系列活動主題:
- 農曆春節前,可以員工薪酬福利管理為活動主題
- 春節後,秋季跳槽高峰等時間點,可以招聘與配置為討論分享主題
- 10月,11月,可以校園招聘為討論分享主題
- 其他時間點可以貫穿以人力資源規劃、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員工關係管理等模塊
按照人力資源從業者的時間脈搏去組織相關係列活動,對從業者是很有吸引力的。
- 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形式
回想一下,你是如何養成一個習慣的?
習慣的養成,靠長時間刻意做同樣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對於社群線下活動,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做固定的事情,在幫助你的社群品牌佔領大家的心智方面,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沒有之一。
- 一定要有活動的準備工作清單
作為活動運營人員,每場活動的準備清單是非常有必要的。舉幾個例子來證明這個清單的必要性:
- 如果邀請的嘉賓因為堵車會遲到半小時,前半程時間如何處置?
- 如果邀請的嘉賓臨時來不了,你有備用方案嗎?
- 如果現場的投影儀無法工作,你有備用設備嗎?
- 如果現場的人數遠遠超過你的預期,你準備如何應對?
- 反過來說,如果現場的人數遠遠少於你的預期,作為主持人,如何化解?
別告訴我你還覺得以上幾個問題沒有必要考慮,在一碗梁粉組織的這麼多場線下活動,總會遇到各種特殊情況,有了這些預案,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記得,驚喜,不要有驚,只要有喜。
活動模式:是上課,還是分享,還是互動?
一碗梁粉在過去組織的系列活動中,經常被問到,你們在xx地方上的課最近怎麼不上了?
我常常一臉茫然。什麼時候上過課了?
後來才搞清楚,他指的是我們做的各類分享活動。
在一碗梁粉的理解中,上課是學校教育,是「我說你聽」,頂多再加上老師點名回答問題。
而我們在過去組織的各類活動中,除非特別大牌資深的,大都不敢以老師自稱。
互聯網這個時代,瞬息萬變,別說去年,上個月取得的成功拿到今天來複制,誰也不敢打包票說一定能重現。
所以,一直不太喜歡「上課」這個提法,這個提法某種程度上更加代表了過去的教育模式。
而分享代表的意思至少有兩層:
- 我說的只代表我自己的觀點,代表我過去的經驗,不一定對,不可生搬硬套。
- 分享的動作更加代表的是社群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即改變單向的「你說我聽」的互動關係。
活動案例:"項目拍磚會",私人董事會
對於創業類社群,我經常推薦一個做法就是"項目拍磚會",或者某種程度上的私人董事會。
(一碗梁粉啰嗦一句,私人董事會在社群這個概念被瘋炒之前就已經是很流行了)
私人董事會有兩個流程,很好地解釋了全員參與的社群活動原則:
- 話題由社群成員投票產生:
表決。由各位會員表決,選出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通常以投票方式產生,以得票最多的為準。
- 所有社群成員提供自己的輸出
分享和建議。由其他會員向「問題所有者」給出具體可操作的建議,最好是自己曾經親歷的經驗和心得。通過會員自身的現身說法,給「問題所有者」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會幫助他們開闊思路,尋找到新的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推心置腹的討論,還能建立信任和友情。
你的社群有線下活動嗎?
作者公眾號: 社群那些事 (wenbin-pr)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