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的預言——為什麼你對對方的猜疑最終都得到證實了呢?
經常看到影視劇中有這樣的情節,即伴侶中的一方懷疑另一方有外遇或者別的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總是想方設法各種盤問、跟蹤等尋找蛛絲馬跡,費了半天功夫沒找到所謂的證據時就開始更加懷疑對方一定有問題,要不然怎麼隱藏地這麼好。然後自己就陷入了更深猜疑漩渦中,繼續尋找蹤跡等待預期的重大發現,有的甚至變本加厲地糾纏對方,逼其承認,折磨的雙方筋疲力盡。皇天不負有心人,果不其然,在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終於發現了另一半隱藏的秘密,在如獲珍寶般地證實了自己所想的同時開始傷心欲絕,哭天喊地,各種爭鬥。。。。。。結局就是,要麼關係破裂,要麼忍著痛苦繼續生活。
這樣的題材內容正是源自於現實生活,情節設置也許誇張或是激烈了點,但是反應的是存在且常見的事實。況且,生活可比電視精彩地多!
這就是典型的自我實現的語言。羅伯特·默頓提出由圖式引發的自我實現預言,即使自己的預期成真的預言。通俗點講即如果人們把虛擬的情景當做真實的,那麼其結果就會成真。在此就是指人們期望他人做出某些特殊的行為,即使這些期望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後來卻能成為現實。錯誤的期望最終變為現實,因為它會誘導被期望人的行為,從而使錯誤的期望得到實現。當然,這裡的「預言」可能導致悲劇性的結果,也可能導致喜劇性的結果。「預言」出喜劇性結果是我們倡導且努力地方向,所以在此不多闡述。「預言」到悲劇性結果貌似是比較顯見的情況,這種錯誤的循環才是需要我們突破的內容。
藉助前人研究,稍微談一下自我實現預言是怎麼進行的。首先肯定是先形成對目標的期望,預測目標會有怎樣的行為。這種預測大多是基於刻板印象、偶然的了解或者是第三方途徑的接觸形成的,影響預測的因素較多,並非基於全面理性的分析,因此這種預測往往是虛假的、似是而非的正確性。其次,是微妙地向目標傳達出自己的期望,這種傳達是通過「預言者」自己採取與預言一致的行動來進行的。然後,目標逐漸意識到對方的這種期望,開始做出反應。這種反應方式一般與期望類似,即「善」對「善」,「惡」對「惡」。最後,「預言者」得到了與期望一致的反饋,認為目標確實如自己預料般行為。
自我實現預言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預言者」並沒有意識到她/他在整個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那種尋找預期行為的行動,那麼目標的反應可能就是另一個樣了。
心理學中有很多實驗證實了自我實現預言的存在。積極的期待製造出積極的結果,消極的期待製造出消極的結果。的確,長期對他人或它物持有不同的期望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環境,導致不同方向的結果。
所以,就有「你的人生,都是自己主動推動的結果」類似這樣的說法。
既然是自己的世界是自我主動推動的結果,那說明這個主動過程是可以改變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這個過程漫長且痛苦。對於非宿命論的人來說,這是好消息。
自我實現的預言的基調源於童年時期與親人的互動關係。如果童年經常得不到關愛或是體驗到患得患失的愛與呵護,那麼就容易形成悲觀的自我實現預言,即認為自己就是不可能得到溫暖的關愛,在以後長大過程中就會走向了消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提前做好「壞的」、「負性」的預期,總比突然降臨的噩耗好受的多。害怕了那種童年時期糟糕的情感體驗,要避免,就要做好壞的打算,或者是自己主動朝著壞的方向行動,即使體驗依舊不好,但相比之下,心理承受會好很多。相反,如果童年時期就在愛的環境下茁壯成長,總是能得到情感歸屬,那麼就比較多地會堅信自己總會得到好的東西,這就會形成積極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期望著好的事情的發生。
這兩種預言風格的對個人的影響不言而喻,消極的自我實現預言帶來悲劇般的生活,積極的自我實現預言帶來美好的生活。
如果你認識到了自己也有這般不好的情況,且有很大的意願想要改變,那不妨先嘗試積極自我暗示,告訴自己所有經歷的都是自己製造出的結果,只要改變自我知覺,積極認知外界,你的生活就會有所改變。當意識到自己一有不好的想法和預期時,就立馬停住,告訴自己能得到認可、幫助、喜歡、信任、成功等,自我灌輸積極的理念,將腦海中的消極小人踢出去。不論你的內心是多麼的掙扎、痛苦、不相信,請走出這一步,直到體驗到多次積極結果帶給你的美好,久而久之,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悄無聲息地變了個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