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劊子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925年,60歲的鄧海山由於不能入善堂而非常惱怒。人們都說他殺了那麼多人手上已經沾滿罪惡不適合從善。而他本人則認為,他殺的都是不法之人,故而無錯。
每次行刑前,鄧海山要做的一件事必是磨刀,只有刀夠鋒利才可一招成功。死於鄧海山刀下的犯人不下二三百名。我們不能確定這些亡魂在他刀下都是一刀而過,但是砍頭這門道里還是有許多規矩。
例如,在行刑前,死刑犯的家人會給劊子手塞錢,希望他在斬斷筋條和骨頭的同時盡量帶些皮肉不至於完全砍斷。這也是古代人的封建觀念——「留全屍」的說法。
劊子手相貌多是醜陋,形象多是瘮人。他們大多為生活所迫才進入這個行業,有些也是世襲制,但大部分的劊子手都無後代。
劊子手是門技術活,想干這行需先拜師。對於技術師傅的要求非常嚴格,在每日的練刀中,師傅都會拿一個冬瓜,在其上面畫條線,落刀之時必須不偏不倚正好沿線砍下冬瓜才算合格。
1921年流落湖南茶陵縣的佟紹箕當了劊子手,他18歲從師,受過非常專業的訓練。
他與鄧海山的經歷類似,臨近行刑日必須先磨刀。所謂「擇頸之細處而砍之」,落刀的時候講究快准狠,所以佟紹箕練習的時候從不怠慢。平時他總是點根香,於「線香」的發光位落刀,動作分毫不差,隨手一揮能砍下星火方算到家。
行刑前縣衙先要跟死刑犯「驗明正身」,先喊其名,答應數次後,縣衙便在其寫有名字的令牌上劃條紅杠,然後將令牌插在死刑犯背後押赴刑場。來到刑場跪下,犯人前面站位劊子手。所謂「防前不防後」,分散死刑犯的注意力後,佟紹箕才悄悄提刀入場,以順雷不及掩耳之勢於死刑犯背後給他來個痛快。
實行斬首儀式大多選擇秋天或者冬天。所謂「秋後問斬」那是因為秋冬乃一年只末,代表著終結之意。而秋冬更是人們手頭最閑之時,來看殺頭的人會比較多可以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還有一些行里的規定,劊子手在殺完頭以後必須離開刑場,一路往前走,不許回頭看,如若不然就會被亡魂上身。雖然,這些都是迷信之說,但是冥冥中則兌現了某些暗示。
死於劊子手刀下的亡魂大多跟他們無冤無仇。殺那麼多人難道他們就不損陰德嗎?
劊子手這行當,原本就屬於陰損的職業,有人說「刀不過百」也就是做這行需要知道收手,你手下的亡魂達到99就不能再往下了,如若不然必遭天譴。於是,劊子手在「辭職」了以後很多人都是孤獨終老,想必沒有哪個女人會願意嫁給如此煞氣超重的人吧。
在古代,很多人但凡行大事前必先看看風水,或者算算命卦,力保自己的平安。所以,殺頭這問天問地的事情,不得不講究些學問。例如殺頭時間必為正午,因為正午陽光最烈,人的影子最短,陽氣最盛。這樣可以使得死刑犯的亡魂不至於糾纏監斬官等人。
「殺人成癮」的事實如今無人可證,但劊子手們在往日的懺悔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鄧海山「每日無事之時,吃齋念佛」,是他後來希望進入善堂作出的一些舉動,或者說是「殺人」給他帶來了無限的陰影和後果。而刑場上的風光永久地成為了他們的枷鎖,終身糾纏著他們。
劊子手這職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俗話說「殺人九十九,到時要收手」。與鄧海山一樣,很多劊子手在失業以後都留下了陰影,他們偏居一隅獨來獨往,受人排擠。
民國時期武鋼縣有個大朗巷,那裡是劊子手的聚集地。據說小說家鍾連成的《孤獨的劊子手》靈感就出自那裡。那裡的人很少和外人談起他們的經歷,對於詢問他們總是閉口不答或者轉身離去。
1914年,北京政府頒布《懲治盜匪法》,規定「死刑需用槍斃」。 1932年《六法全書》,再次確立「死刑用槍斃」,槍斃從此成為死刑執行的主要方式。
延續千年的劊子手這門職業,被行刑隊所取代,自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作者: 午夜切肉男 本文發表於蔡駿公眾號(ID:caijunxysj),有稿費的公眾號,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如果你年輕並且心懷壯志,就應該不斷嘗試新的職業
※編劇:從入門到創作 專欄閱讀指導(17/03/03更新)
※曾經是記者,想想就心酸
※當傳統行業在日漸消亡,我們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