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我可能有一個假媽媽

在講秦帝國的傾覆之前,還有兩個人的結局需要補充。一個是呂不韋,一個是白起。這兩個人在秦國的發展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呂不韋。

隨著秦莊襄王的駕崩和嬴政的即位,呂不韋獲得的超級利潤更加豐厚,他除了繼續領有洛陽之地十萬戶的封邑外,還受封「相邦」,號稱「仲父」。因為此時的嬴政只有十三歲,所以呂不韋專斷了朝政。

這個時候,也正是戰國四公子大行其道的時候。大權在握的呂不韋覺得以秦國的強大,不能輸給六國,所以也大力招攬門客,並組織人力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並公布出來,徵求可以改動的人,若有人可以改動一字,即授予千金,這就是「一字千金的」故事。

這個時候的呂不韋在秦國可謂呼風喚雨,耀人眼目。連年少寡居的太后也和他舊情復熾。但是嬴政一天天的長大了。為了避人耳目,尤其為了不讓嬴政懷疑。呂不韋給太后進獻了一個假太監——嫪毐(讀lào ǎi)。

不久,太后懷孕了。這種宮闈醜事是不能讓外人知道的,所以太后以養病為名搬出了咸陽。離開宮廷的太后接連和嫪毐生下了兩個兒子。並給了嫪毐大量的賞賜,良田美宅、高官厚祿。嫪毐甚至學人家養起了上千門客,隱隱有了要和呂不韋抗衡的趨勢。

成了人生贏家的嫪大人逐漸忘了自己「偽太監」的身份,忘了自己擁有的一切的來源並不能擺在陽光之下。一次在與大臣飲酒作樂時竟然說出了自己是嬴政的「假父」的話。很快,這句話就借政敵之口傳到了嬴政耳中。怒不可遏的嬴政派人調查,結果屬實。

情急之下的嫪毐竟然盜取玉璽矯詔發兵攻打嬴政,當然很快就被剿滅。嬴政將嫪毐車裂,並誅滅其三族,還將他和自己母親的兩個私生子活活摔死。並將母親幽禁在雍地。很久之後才接回宮中,而母子二人的疏遠關係至死也沒有緩解。嫪毐的那些門客,罪重的就陪著嫪毐一起去了,罪輕的全都被發配到了蜀地,據說有四千家。

受此事件的連累,嬴政也有了除掉呂不韋的心思,只是念其功大,暫不忍下手。就免除了他的丞相職務,並讓他回自己的封地居住。

呂不韋在洛陽居住的一年多里,諸國使臣爭相前去看望,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秦王搬到了洛陽。嬴政逐漸起了疑心,擔心呂不韋會造反。於是他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你對我大秦有何功勞,竟然封於洛陽十萬戶?你與我有何親情,竟然號稱「仲父」,你和家人都去蜀地居住吧!

看到嬴政對自己的這種態度,呂不韋絕望了。為了避免身首異處的凄慘結局,他選擇自殺,用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說到這裡,有讀者可能會問,《通鑒》里不是說,嬴政實際是呂不韋的兒子嗎?為什麼就不能父子相認,共享天倫之樂呢?

這實際上涉及到一個王位繼承權的問題。

從周朝開始,王位的繼承製度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王位必須由正妻生的長子來繼承。當然特殊情況可以例外,但是原則不能變那就是父業子承。在這項原則的要求下,血統就成了王室特別重視的問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當年趙武靈王因為想讓兩個兒子都稱王而導致的自己餓死沙丘宮的慘劇。也可以再想一想孟嘗君因為送已經懷孕的女子進宮導致的滅族的慘劇,就知道,在那種特定事的時代背景之下,即使呂不韋想要相認,嬴政也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因為,一旦相認,就意味著嬴政將立即失去王位甚至生命。

所以,即使知道那是自己的親爹,這個毒手也是必須下的,否則死的將不僅是一個人!記得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過很多人都曾感嘆「願生生世世無生帝王家」!其實就是因為,為了手中的權力,為了家國百姓,作為帝王有太多東西必須犧牲,而如果你覺得自己擁有生殺予奪大權而不願犧牲,選擇任性,那你必將死得更慘!

這也許就是歷史的辯證法吧!

西人諺雲「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其實犧牲也越大,只是這一點,不到那個位置上人們往往不能深切體會罷了!


推薦閱讀:

TAG:资治通鉴书籍 | 吕氏春秋书籍 | 吕不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