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篇:為什麼說世俗諦和勝義諦在證悟者眼裡無二?
(續接「第60篇:如何無相布施?具體應該怎麼做?」的問題))
續問:那麼,我們就不能去問「為什麼是這樣的因果」,而只能無條件接受和相信「這就是我的因果」,是這樣的嗎?
高老師:是的。這就像你不能問「為什麼會出現干涉條紋」一樣,沒有你的觀察,就不會存在干涉條紋,而被你觀察出來的干涉條紋(萬事萬物的必然存在),其本身就是因果的顯現!
續問:好多師兄的誤區都是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對立面,或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用自己的觀點看問題和看因果。實際上,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特朗普」和「別人」是一樣的,都是被你觀察出來的。「別人」看特朗普當選了總統,也是被你觀察出來的「結果」,所以也是你的因果。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高老師:理解正確。
續問:看來我們的思路總是脫離不出「世俗諦」的範疇,高老師一上來傳授的就是「勝義諦」(究竟義)實相。不知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高老師:理解正確。同時也要看到,一切法都是應機而假立。是法平等,沒有「是」「非」「高」「下」之分。為什麼呢?能度人離苦得樂就是佛法第一義!否則佛祖就不會創建那麼多的方便法度人了。而今天,大家都想領悟實相,所以我們就講實相!
續問:記得一位老師說過,世俗諦和勝義諦,是未證悟者的分別。而在證悟者眼裡無二。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高老師: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對於你來說,還要理解「進一步的究竟」。什麼究竟呢?
第一,佛法的本質目的是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金剛經》中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注意:「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句話非常重要。只有在此離四相基礎上(不執著四相為實有,就是悟道),修一切度人離苦得樂的善法,才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此,必須是在你證悟實相後(如果沒有證悟,自己還迷惑,是無法圓通善用一切法的),在應機度化他人時,如果發現你與某人講了勝義諦,某人無法接受,反而對佛法產生了懷疑,那麼這時你就要以世俗諦度人,然後再擇機將對方引入對勝義諦的理解中。
對於證悟者來說,本來世俗諦就是佛祖創建出來的度人善法(四聖諦也是世俗諦),只要哪個法能應機度人離苦得樂,當下就是被度者的「第一義諦」,因此,是在這一層面上講,「世俗諦和勝義諦,是未證悟者的分別。而在證悟者眼裡無二。」
第二、進一步的究竟是:沒有世俗諦和勝義諦。一切都是你的分別!一切都是被你觀察出來的!一切唯心所現!
續問:我還有一個認識:佛法的精髄是獲得無上智慧,而獲得這個智慧的漸次學習方法是聞、思、修。我們現在基本還在聞思階段。當我們修習禪定到一定程度後,許多問題的答案自然就明了了。這個認識是否正確?
高老師:理解正確。當你的禪定越來越深入時,對佛法的認識和理解就會越來越通透和清楚,很多問題你一下子就會看清其本質。
問:實相是非邏輯性的。我們習慣用邏輯思維去思考和質疑,適當的思考和諮詢很有必要。有的問到一定地步就成了「不可說」。有時越問越迷惑,這時不如暫存疑,先實修。這就像學游泳,你在岸上思考所有游泳技巧和對方法的質疑,想把所有的問題弄清楚,再下水,那麼這時還不如多下水練習,反而會更快學會游泳。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高老師:理解正確。如同「研究地圖」與「實地考察」是可以同步進行的。理解佛法究竟實相與禪定修習是可以同步進行的。
A同學對B同學:師兄對佛法的理解很有道理!
B同學回答:有沒有道理還是老師說了算,這只是一點修學的感悟。我以前喜歡問,喜歡鑽牛角尖,那是典型的「所知障」。邏輯知識越多,對非邏輯東西的理解就越難。但是老師也說過,「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高老師:我說了也不算。為什麼呢?第一、對所有知識的學習都有一個漸次深入的過程,所以,「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是正確的。第二、學佛修道一個最關鍵的地方是:所有對道理的理解和領悟都只在當機、當下是有道理的,是正確的。為什麼呢?正如六祖慧能所說:「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所以,大家「過哪河,脫哪鞋」,一切的說法都是暫時度人的舟船,過河則不需船,所有的道理,最終都要捨棄!否則就是法執而不能最終徹悟佛法究竟實相!
推薦閱讀:
※喝水可以解渴,那用異性止息貪心不也很合理嗎,為什麼要放下對於異性的貪執?
TAG: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