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愛做不做系列05期】:靈感

十分抱歉,人還在外面談事,今晚回家時間不定。原定於20:00發布的文章將延後發布,希望能趕在24:00之前,祝各位周末愉快,晚些時候見!

我回來了!!!一會還要給領導傳送文件_(:з」∠)_...可能有錯字大家不要怪罪,這周太忙了。

上周六的時候,在文章末尾,我寫了詞語解釋。雖然專欄里沒多少人搭理我,但好在私信和QQ郵箱里看到了一些知友的習作。這讓我認識到有些知友羞於將自己作品在公開平台展示。其實沒啥大不了的,你們看我寫得也不咋地還不是成天在這瞎BB?

有句話說得好,醜媳婦總要見公婆。人在創作時候要是心裡想著反正寫得不好也沒關係,私信給羊駝,她好說話,不會說得太過分;就算她某天沒吃飼料真的說得過分了,也沒關係,反正天知地知她知我知管理員知,其他知友也沒看到我寫得不咋地。我想說,這種心理,和嘴角上牛奶印子還沒抹掉,但是口口聲聲說我沒有偷喝那杯奶一樣自欺欺人。

長期在公開場合寫東西會養成兩個好習慣。

第一、不會亂寫東西,草率下筆,為了不丟人,每次都會盡量寫得好一點;

第二、真的寫得很爛,累次被罵「你這寫得什麼玩意」以後,可以幫助各位有效縮短被雜誌退稿,被網站拒簽等等悲劇事件發生時沮喪的時間。

說了點題外話,純屬是個人感受,就如標題一樣,愛做不做,愛聽不聽,your choice.我們開始正題。

我該如何尋找創作靈感?

說實話,你最有靈感的時候是幾點?

是不是只有常寫東西的人才會有靈感?、

你的靈感都從哪來?

看書少的人也能有靈感嗎?

靈感會不會忽然消失?如果消失了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

不知是不是因為最近在知乎又活躍了幾道寫作類的題目,雪片般的邀請又回來了。我也就是兩三天沒看,這類問題就開始在邀請處閃爍著光輝了。

正好,就著上周留下的小練習,我們來聊聊靈感這玩意。

我記得有次去參加個啥寫作培訓班(旁聽),他們把靈感說得玄而又玄,看不見摸不著,忽隱忽現,無法捉摸。靈感不是誰都有,是天賦者的特權等等論調層出不窮。這課我聽到一半就跑了,從後門。

只因為我覺得靈感這玩意其實真的沒有那麼玄妙,它就是咱們現實中的靈光一現,有時候能記住比較長時間,有時候過一會就忘了。靈感這玩意也沒有什麼天才獨有的說法,不然為什麼菜市場大媽偶爾也能口出妙語,掃地大叔有時也能講出不錯的故事呢?

之前網上廣為流傳著一個特別俗的故事,為了避免一些關注專欄的知友沒聽過,我今天話嘮再講一遍,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說之前有一群教授搞研究,他們來到一所小學,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O然後問下面的孩子:「誰來說說你們看到了什麼?」孩子們紛紛踴躍發言,有說是雞蛋的,有說是輪胎的,有說是月亮的,有說是盤子的,還有的說是一張大餅.....隨後教授們又來到一所中學,畫了一個同樣的O問孩子們是什麼?

班裡學生沉默了一會,成績最好的學習委員舉手回答:「是一個0,數字0。」當教授們問「還有別的答案嗎?」的時候,班裡最淘氣的學生起身回了一句:「是個字母O!」教授們離開中學轉戰大學,一群大學生盯著黑板誰也不敢先開口,過了好久才有一個學生顫顫巍巍地回了句:「難道是個O?字母,教授,我說得對嗎?」

我頭次聽上面這個故事的時候認為這是一個教育禁錮思想的故事。但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漸漸認識到這是我們自我禁錮思想的一個過程。從天馬行空到想一點點,從想一點點到標準答案,從標準答案到不敢去想,多麽可悲。

我認識的絕大多數人不是沒想法,而是生活的重壓讓他們漸漸沒了想法。人之初,都是有想法的。只不過,似乎我認識的天才型人物,靈感(想法)確實比一般人更多,而且給人感覺他們的想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完全不用像一般人一樣苦苦思考。

我知道他們的秘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不是所謂的天才,而是善於記錄和「竊取」別人的想法。(你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在年幼的時候曾一度被錯認成那種天賦異稟的人,事實上並沒有)

記錄好理解,就像我上周六出的那道題,我們想到一個名詞。我們忽然靈光一現寫出一句挺有趣的解釋來,就這麼簡單,把腦中時不時蹦出來的想法拉住,拽到紙上,變成一行文字。等需要用的時候取出來。

我認識的一部分寫手專門有靈感本(或者手機里有名為靈感的記事簿),還有一部分腦子足夠好用的就憑藉記憶。不過我是前者,我不是看不起我的記憶力,事實上,我的記性比絕大多數人好。只是,好腦子不如爛筆頭,你們懂得。

「竊取」別人的想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讀心術嗎?抄襲嗎?不是的。其實說得更準確的一點這個技能可以劃分為「聆聽」和「觀察」兩個部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等車的時候,或者走在街上,是不是很少去注意自己以外的人?

中國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些深入人心的老話讓我們很多時候羞於去觀察。但這樣對創作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缺少了觀察和聆聽,我們將很難掌握除自己以外其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這使我們的創作淪為單一的個人獨白。

古語有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得不說有一定道理。我掌握這個方法之前,我獲得靈感的途徑幾乎只有讀書、玩遊戲和看影視作品這幾種。在掌握了這種方法以後,我獲得靈感方式就延伸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去超市買酸奶,聽兩個大媽討論買哪個牌子的酸奶更值得,莞爾一笑,回家隨手就可以寫一篇「哪個值」的幽默段子;走在街上被小哥兒強塞了健身房的傳單,仔細閱讀後發現地址是一家去過的餐廳,拒絕登記之後,回家又寫一篇「如此營銷」;在院子里鍛煉身體跑圈,見到惡犬沒有栓鏈子,被追著繞著院子跑了好幾圈,回去寫一篇「犬人」.....

所以靈感到底在哪?要我說就是漂浮在各個角落。那些叫著沒靈感的人多半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把自己搜集靈感的雷達收起來了。現在,為了能寫出點有意思的東西,是時候再啟用這個雷達了。這個雷達還有個俗名叫「想像力」或者叫「好奇心」。相信我,有一天,你一睜開眼,發現世界上漂浮各種靈感素材的時候,不要慌,你沒瘋,只不過是兒時的雷達重啟了而已。

p.s.我明天要去鹽club了_(:з」∠)_,托福,各位,祝我好運QAQ

【愛做不做系列06期】:

3/25-4/1

編個和愚人節相關的小故事吧。4月1日真是個有趣的日子。

我們下周六20:00見!


推薦閱讀:

解不開的難題,背後總有些隱形且必然的關聯
為什麼你總是下筆很難—讀《金字塔原理》有感
我的寫作教練陽志平

TAG:写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