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綜藝造星之痛,為何四年不成?

文|morning編輯|朴芳

近日,2017互聯網綜藝節目《快樂男聲》和《明日之子》的高調啟動,讓「選秀」這個詞再次被推上討論的熱門。

縱觀現在的歌壇,中流砥柱大部分來自於昔日的電視選秀節目。不得不說早年的選秀節目在「造星」這個環節是成功的。李宇春、張傑等出自於快男超女這一類選秀,最近爆紅的薛之謙也來自於選秀節目《我型我秀》,而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更是培養了林宥嘉、楊宗緯等實力唱將。

2013年伴隨著廣電總局的「限娛令」及互聯網的崛起,選秀節目特別是素人養成類的選秀節目大多轉戰於網路平台。四年過去了,如今娛樂圈內當紅的小生和小花等大部分都來自於韓國的藝人培訓公司以及國劇,在為娛樂圈補充新鮮優質的偶像力量這方面,互聯網綜藝沒有交出及格的答卷。投入重金的互聯網綜藝造星,甚至還沒有直播平台捧出的新人主播多。

深究打造偶像,其實不外乎三種元素的相加。自身有獨特的才藝和極強的適應力、能有較高知名度的平台和渠道、經紀公司多方位的宣傳推廣。總的來說除了優秀的選手,平台、體系、推廣、資源、商業鏈條都必須跟上節奏。但現在的網路選秀節目,不是顧此失彼就是虎頭蛇尾。

一、參與選手的自身實力不足

選手的自身實力分為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我們通常說觀眾的口味太挑剔,其實主要是對選手在硬體上的考察。一位選手擁有出眾的顏值,獨特的氣質,功底紮實的才藝,基本上能滿足大多數觀眾的要求。可是網路綜藝動輒上萬人的海選卻沒選出幾個自身硬體實力過關的選手。

(《最強女團》全國八強)

由明道親自操刀的《最強女團》,從節目設計到學員培訓都有較完整的體系,可是選手的外形條件卻不夠出眾。經過層層淘汰後的全國八強,從外形上依然沒能給觀眾眼前一亮之感。

除了外形條件,想要成為「巨星」,一定要在某一領域有自己獨特的才能。

由PPTV聚力打造的《一唱成名》,從名字上來看是一檔著力於打造偶像歌者的選秀節目,但節目中前五強的選手都是流行音樂這一種風格,唱功方面也沒有給到觀眾一些驚喜,只是中規中矩的舞台表演罷了,顏值和舞台表現力還都有所欠缺。選手的綜合實力總體來看還是差強人意。

(《一唱成名》三強選手)

由「國民老公」王思聰監製,熊貓TV、芒果娛樂、騰訊視頻三方聯手打造的《hello女神》儘管噱頭大,但票選出來的女神除了網紅臉和大長腿,在其他方面鮮少有突破。在海選環節有選手將剛學了兩天的長管作為才藝表演,會不會對於「女神」的理解過於簡單?而這位選手最終得到了晉級的機會。儘管姣好的外形是成為偶像的必然條件,但自身的藝術天賦和才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花瓶」雖好,卻不是觀眾真正需要的女神。

(《hello!女神》參賽選手海選環節表演)

在這個個性為王的時代,沒有特色的選手是無法擁有長久生命力的。個人特色一方面要選手自身善於挖掘,另一方面選手的個人特質要與其選秀節目的氣質相契合。

《鮮活寶貝》主打「中國運動系美女養成」,雖然有了這樣獨特的標籤,但選手的比拼依然是以唱歌跳舞為主,沒有發揮個人特色也沒有體現出平台強調的「運動系」這一特質,讓觀眾容易產生「名不副實」之感。

(《鮮活寶貝》節目現場)

《流行之王》由韓國造星團隊與愛奇藝共同打造。在第一輪的才藝展示中,選手盛子銘憑藉自己多年深厚的舞蹈功底表演了一段中國民族舞,相比於其他選手唱歌或是街舞,較有個性特色,但第一輪他就被淘汰。究其原因是韓國導師覺得他的才藝不太符合偏「韓系」的偶像設定。這種個人特色與節目氣質矛盾時,選手大多會慘遭淘汰。

除了硬體能力,選手的適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敬業精神等職業素養也是造星必備。

二、網路平台雷聲大、雨點小

雖然互聯網視頻平台表面火熱,各項數據和公關稿飛起,但真實的社會影響力呢? 恐怕和一線衛視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在特別需要平台助力的「造星」環節上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此外,網路選秀節目作為選手出名的平台,平台的運營和節目的流程體系對於「造星」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網路節目的主要特點是隨時點播,隨時觀看。但卻降低了選秀節目的影響力和參與性,特別是需要實時投票的選秀節目。

選秀節目的造星大多要依靠粉絲的號召力,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積累一定數量的粉絲,個人和節目的影響力都會受到影響。像是05年超級女聲把觀眾聚集於每周五晚的八點,觀眾在這一時間段內進行密集的投票和參與,儀式感較強,選手容易在短期培養自己固定的粉絲群體,節目的影響力和話題度也有一定的保證。而2016年《超級女聲》在轉為網綜之後,選手每天都有直播,每周的節目長達五個多小時。時間冗長的參與環節並沒有激發潛在觀眾的參與性。

(2005《超級女聲》觀眾投票結果)

2.從賽制上來看,依然沿用十幾年前《超級女聲》的套路,沒有本質上的顛覆和改變。

總的來說選秀網綜依舊是「明星嘉賓點評+觀眾投票構成淘汰」這樣的基礎玩法。雖然現在有了網路通道和直播形式,但是選秀節目的淘汰制沒有根本的改變。每一檔新節目都在「炒冷飯」,觀眾又如何眼前一亮?

《一唱成名》就是這個套路的老玩家。節目中觀眾的支持率佔大多數決定權,評委嘉賓占建議權,再加上李湘的主持,讓觀眾感覺《超級女聲》換了個舞台而已。

(《一唱成名》節目舞台)

3.觀眾和網友雖然可以參與節目,但很難決定自己喜愛選手的去留。特別是在網路投票環節,不少選手刷票,讓許多普通粉絲在節目參與中毫無成就感。

像在《hello,女神》中,王思聰提到過某些選手的超高票數是有「大咖」為其刷票,節目的固定粉絲到後期都知道哪些幕後推手在支持哪位選手。選秀節目的觀眾投票這一環節這麼多年來不能說100%的透明和反作弊,本該成為節目忠實受眾的粉絲們變為了「炮灰」,節目也就變成製作方自娛自樂了。

4.節目大多都是選手統一訓練,統一生活的設置,部分節目還加入了選手每天的直播狀況,這樣一來素材量非常大,在每周呈現給觀眾的精編版節目中,難以在有限時長的節目中儘可能多的突出選手的個人特色。

(《明星的誕生》選手合照)

像《明星的誕生》這一節目,有80名選手參加比賽,他們要經歷一周的準備才能完成最終的表演任務。而每周節目僅有的一個多小時中,又要回顧選手如何分隊,如何準備,還要在公布上期淘汰,再呈現最終的表演。節目中想要覆蓋的內容太多導致主次不突出,從而選手的個性特色也無法通過節目展現,看完一期節目後80個人難以有某一位讓人印象深刻。

三、在宣傳營銷上難以持續發力

1.在節目播出之前,對節目的前期營銷及宣傳力度不夠,沒有打造一個良好的知名度。

在節目播出之前,選秀節目的海選階段相對來說較為隱秘,參與節目的選手大多是製作單位進行挑選,觀眾前期難以參與,線下的普及宣傳活動更是少之又少。像《最強女團》中的20位選手完全是由導演組進行挑選的。相反《超級女聲》利用前期的線下海選來提高自身初期的知名度。除了線下,線上推廣也難敵電視綜藝節目。像《明星的誕生》由騰訊視頻打造,但騰訊視頻首頁的宣傳位通常都會留給當下最火的電視綜藝,這一類自製選秀更多的是依靠觀眾主動收看。

2.許多節目都會號稱前幾名將繼續培訓,但往往後續失去動靜。

介紹稱《最強女團》由中韓頂級團隊打造,選出的六名成員組成「D-six」這一組合出道並赴韓國培訓,還將前往MCM拍攝2016年度宣傳時尚大片。可是之後呢?觀眾既沒有看到他們演繹的廣告,這一組合也沒有後續的曝光度。選秀比賽的結果並不代表能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D—six廣告拍攝照)

真正培養一個明星絕不是培養一個「快消品」,而是慢工出細活。我國網路綜藝從海選到最終結果呈現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而韓國的造星機制,在選秀比賽之後,有潛力的選手還需要進行3—5年的練習和塑造才能真正滿足市場的需求。

3.平台和廣告主給這些選手的資源有限。

像《鮮活寶貝》由青島純生獨家冠名,《明星的誕生》由國美電器冠名。但企業冠名出資更多的是為了打響企業的知名度,在節目之後企業的目的已經完成,那後續選手的培養,這些視頻網站和廣告主能否繼續發力呢?培養明星不單單是有錢有資源這麼簡單,經紀公司需要與線上線下各路媒體和電視台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為每一個藝人量身定製的出道計劃、保持重點成員持續的曝光度、同時對娛樂市場和對年輕觀眾口味有精確的了解、再加上出眾的執行能力。各方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個「造星」,這些平台真的能為選手找到好的「下家」嗎?

結語:受「限韓令」和明星天價片酬的影響,無論是觀眾還是影視行業都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來洗牌現有的藝人市場。「造星」已經成了大佬們的共識,也是攫取暴利的最佳手段之一。

芒果TV和優酷的《快樂男聲》,騰訊視頻打造的《明日之子》和愛奇藝製作的《我們的偶像》都將在今年夏天與觀眾見面。我們希望這些極互聯網選秀能發掘和打造真正的「千里馬」,讓娛樂圈不但有引領潮流風向的偶像,絢爛過後,他們也能成為獨樹一幟的歌手,演員或是舞者。

推薦閱讀:

方圓:優等生的飛翔
如何評價圈9獲得2016超級女聲冠軍?
田亮、葉一茜夫婦產業全揭秘,三線明星變身投資高手
2016超女現象:掃街,直播,陪你唱歌
何潔離婚了,大家怎麼看待赫子銘打電話去電台傾訴這件事兒呢?

TAG:快乐男声综艺 | 超级女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