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三十 瑞松、甘露及熏風的故事

關於瑞松、甘露、薰風這三處跟宋代大孝子貴縣人梁詔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二位歷史名人均直接相關的事迹在本系列貴港文化遺產之十九 孝子里遺址已有提及。本篇再次談及,乃因這一段歷史往昔在今時今日的貴港已是甚少被提及,即使是提及也頂多是談及梁詔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孝子,但由其延伸的遺址及典故卻甚少被今人所提起,但E言翻閱民國版貴縣誌得知,在民國時代,在孝子里一帶(今登龍橋村)仍有甘露祠,縣誌記載「民國初李峻昂等重修祠」及「里遭兵燹先嚴首倡修葺改亭為祠」,這些相關記載於《李峻昂梁孝子舊像石刻記》中。可見,在民國初年,甘露亭被修繕後,改稱甘露祠,那時的甘露亭在歷經宋元明清四代不斷修繕仍在孝子里中有跡可尋,最後到民初時再被修繕一新,改稱為甘露祠,但距民初至今近百年後的今天,甘露祠卻已是無跡可尋。蘇東坡被梁詔事迹所感召而親臨貴縣孝子里後所題額的瑞松、甘露、薰風三處遺址早已是無蹤跡可尋,早已湮滅於今天登龍橋一帶的民屋瓦礫之中。

光緒《貴縣誌》中記載有清代胡機所作的《潯州感事》共八首,分別記述時潯州府的八位名人事迹,其中之三寫的即是梁詔,「芝草環生罔極亭,瑞松甘露降前庭,眉山一老留題處,墓上殘碑跡窗冥」。

清末貴縣舉人羅一清作一詩詞雲「悵望城東路,問當年森森松柏至今何許?不見前賢廬墓在,但見一杯黃土,又恰是鳥啼日幕,卻憶有亭名罔極,把春暉寸草心,訴思母氏真勞苦。林亭曾綰坡仙住看留題,淋漓大筆瑞松甘露,惟有孝思難再盡,應恨南陔莫補更無限悲涼,今古落落風標傳,梓里謁新祠,稽首當無數千載下猶生慕」。

民國《貴縣誌》記載:

「甘露亭在縣東一里,宋梁詔母墓也碧林亭在梁詔廬墓側,蘇軾易亭名曰甘露,林曰瑞松,書以贈之。里遭兵燹先嚴首倡修葺改亭為祠」。

「薰風亭在縣東郭,宋梁詔讀書處,今廢。宋梁詔讀書樓蘇軾南遷留署今名,蘇軾南遷詔使二子往謁,軾留語為署今名。按東郭即縣東一里登龍橋孝子里,薰風二字乃東坡題詔二子讀書處」。

「甘露祠在縣東一里登龍橋孝子里,清季兵燹後以甘露亭故址改建,民國初年李峻德等重修祠,前有罔極亭」。

「瑞松井在縣東一里,宋孝子梁詔居其旁樹之以松故名,按井久湮沒,近年裡人於故址掘得之怪石嶙峋,清泉可汲,貴縣知事梁權有碑」。

民國貴縣誌修於1934年,當時薰風亭、瑞松亭俱已廢,但時於民國初年重修後的甘露祠仍保存完好,並且還在瑞松亭故址下掘得一井,稱之為瑞松井,民國十五年的知事(即縣長)梁權為此井題額。但距修縣誌的1934年距今不過80載,民國時期的甘露祠早已無跡可覓,1926年所掘的瑞松井更是蹤跡難尋。如今貴港除了在談及「孝文化」的時候,會提及梁詔這一歷史上有名的孝子孝事外,均無其他可承載這段與蘇東坡有直接關聯的歷史紀念物遺存,因為瑞林亭、甘露亭、薰風亭以及民國時的甘露祠、瑞松井均早已廢棄得無影無蹤了,以致於在今登龍橋何處是瑞松、甘露、薰風的遺迹已是一個疑問。貴港也由此失去了複製像杭州西湖因與蘇東坡為官一任而所留下蘇堤春曉這個杭州首席景觀的機會,假如蘇東坡所題的瑞松、甘露、薰風三處遺址遺迹均尚存至今的話,E言覺得貴港八景需要改寫。

自本系列開寫以來,首度無現場遺址相片,附網路上一幅畫紀念之:瑞松亭、甘露亭、薰風亭。

如今,貴港市在大力培育宣傳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但瑞松、甘露、薰風這三個與本土孝文化關聯,由蘇東坡這位大文人揮毫撥墨所題三個極具貴港本土歷史文化內涵的名詞卻一直未受重視開發利用,甚是遺憾!

【楊旭樂文/圖】

原文地址:貴港文化遺產之三十 瑞松、甘露及熏風的故事

推薦閱讀: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二十六 石達開及其事迹傳說
如果把歐洲比作中國,它的武漢在哪裡?地球知識局
為什麼我們會說一個城市沒有文化?或者說,一個城市缺失了什麼,會被稱為無文化?
上海和巴黎有哪些相似之處,巴黎有哪些地方值得上海繼續學習?
上海北京之爭?誰是中國第一城市

TAG:贵港 | 城市文化 | 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