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夏時制與中國
本文原創,首發於觀察者網。原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觀察者網授權,不得轉載。
當地時間3月12日,從凌晨2點鐘開始,美國大部分地區的時間將正式進入夏時制(夏令時)。北京時間3月26日,歐洲聯賽夏時制正式開啟,歐洲大部分地區和中國的時差將從7個小時縮短為6個小時!即將在4月開打的歐冠1/4決賽將由此前的03:45變成02:45。
中國也曾經實行夏時制,後來又取消了,這是為什麼?
夏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也稱夏令時。簡單地說就是在白天較長的夏季,人為撥快鐘錶,調整作息,早睡早起,以起到提高日光利用效率,減少照明能源消耗,待到適時再撥回鐘錶,恢復正常時間。它的本質實際上是使人們以「自我欺騙」的方式調整作息時間。
我們以北京為例,看一下夏時制帶來的影響。如下圖,按照北京夏季大約日出早五點、日落約晚七點半的時間,以早七點起床晚十點休息的作息時間來計算,正常時間會需要2.5個小時的照明用電,而如果夏時制調快一小時,我們依然按照早七點起床晚十點休息(實際是早六點起床晚九點休息)則只需1.5個小時的照明用電。夏時制就是這樣通過調快時間,使仍然按照原來作息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提前了一個小時睡覺,減少照明能耗。相應的,按照北京冬季大約日出早七點半、日落約晚五點的時間,「冬時制」則不會降低夜間用電時間。這就是實行夏時制的出發點。
夏時制和「冬時制」時間示意圖
古代羅馬的水動時鐘(water clock),已能夠根據季節調整時間長短,達到了近似夏時制提高日光利用效率的效果。據記載,現代這個類似的想法最早由美國「各種家」本傑明·富蘭克林在1784年提出,他在一份信中提到如果人們早睡早起,調整作息,能夠減少大量的蠟燭消耗,但這在當時並沒有演變成夏時制。
本傑明·富蘭克林
1895年,紐西蘭昆蟲學家喬治·亨特(George Hunter)提出夏時制的類似概念,他的本意是為了有空閑時間收集昆蟲(生物家的吶喊~),為此他灌了一些paper,但夏時制仍沒有開展起來。1907年,英國建築師威廉·維萊特(WilliamnWillett)向英國議會提出夏時制的構思,溫斯頓·丘吉爾、柯南·道爾等名人都有支持,但議案仍以微弱票數擱置,威廉·維萊特繼續在歐洲遊說,為推廣夏時制永不放棄,直至去世。威廉·維萊特也較為廣泛地被認為是夏時制的發明者。
威廉·維萊特(William Willett)(1856-1915),以及其日晷形狀的紀念碑(圖片為公有領域)
1914年,美國克利夫蘭和底特律成為最早實行夏時制的城市。一戰的爆發,使得煤炭能源供應緊張,夏時制從此開始真正大範圍流行開來。1916年4月30日,德國首次在全國開始實行夏時制,英國等歐洲國家也緊隨其後開始實行。
藍色為目前正實行夏時的地區,橙色為曾經實行夏時但目前沒有使用的地區,紅色為從來沒有實行過夏時的地區(作者Paul Eggert,依據CC BY-SA 3.0協議使用)
目前,歐美國家大多採用夏時制。美國本土大部分地區實行夏時制,2017年的夏時制從3月12日凌晨2點開始,到11月5日凌晨2點結束,撥快一小時,持續近七個月。當地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能夠自動調整時間。歐美等國實行夏時制,往往與該國的社會情況、歷史傳統有很大關係,而不僅僅是為了節約電力。一個有意思的現實是,美國零售業是一直遊說政府實行夏時制的。由於美國商店晚上大多關門較早,採用夏時制可以相應的增加銷量。夏時制前幾年被修改延續到萬聖節之後再取消,也為了提高糖果的銷量。
夏時制在中國
我國所處的緯度,是有實行夏時制的基礎的。1919年,我國上海和天津曾實行夏時制,但因當時環境下宣傳不夠,市民認識不清,效果並不好,只實行了一年即結束。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學術界一直有是否實行夏時制的討論,但因各方面一直有爭議而沒有實行。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增長,用電緊張頻現,北京乃至全國經常發生停電。1980年-1986年我國一直處於用電緊張時期,在這種背景下,夏時制被重新拿出討論。1986年4月7日,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召開聯席會議,就是否應該實行夏時制緩解用電壓力作討論。同年,趙總理在有關夏時制的來信上批示:「這項建議值得重視,為什麼多次議過而不能實行?只遷就習慣恐怕站不住腳。如有充分理由,也應向建議者說明。」
當時支持夏時制的有竇莘元,以及時在北京能源學會的謝行健、徐壽波,中央民族學院教授費孝通等人。竇莘元原是國家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自建國前一直研究夏時制,被認為是國內夏時制較早的推動者。按照八十年代電價,對節能效果的估算,每年6個月的夏時制可節約電力人民幣3億元,節約的電力用於工業生產將提高50億元以上,這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是很可觀的。
1986年內部刊物《公路交通科技》中的報道
左圖為1986年4月30日《河南日報》頭版實行夏時制的公告;右圖為1987年發行的夏時制紀念封
1986年5月4日,北京西單電報大樓在凌晨兩點時,將時間撥快到三點,標誌著新中國夏時制的正式開始。同年9月14日,凌晨兩點時再撥回一小時,本年度夏時制結束。然而到了1992年4月5日,實行了六年的夏時制被取消。
夏時制是個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影響的事物。
夏時制的確可以起到節約電力的作用,這是客觀事實,但通過夏時制這種方法節約是否得不償失仍有爭議。《中國青年報》在當時刊文指出:「……夏時制實行第一年成績赫赫,全國節電上百億度。然而行家一看便知,這一數字是在辦公室拍腦袋的結論。實際上,據有關部門對30個城市的2萬戶居民的調查結果粗略結算:全國最多只節約了六億度電,與報道數字相差20倍。」
夏時制客觀上也起到了「促進人民早睡早起,為四化建設服務」的作用,但也相應存在「打亂人體生物鐘」的問題。
我國取消夏時制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n
首先,低緯度地區是不太適宜實行夏時制的。晝夜長短變化不大,而且低緯度地區夏天氣溫較高,早睡困難,清晨是睡眠最舒適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起床影響休息。我國當時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分布在南方,南方節電效果並不好。另外一個事實是,當1992年全國取消夏時制後,廣東根據當地氣候,黨政機關仍實行夏時制,但幹部群眾反映不利於辦公辦事、不利於機關人員安排家庭生活、不利於對外溝通等問題,也被迫於2001年起不再實行夏時制。北方農業區一般參照太陽調整農業活動,也不會太在意時間的調整。
其次,我國統一時區制是一個原因。我國橫跨東五區至東九區共5個時區,但全國統一按照東八區時間,西部地區的時間已有一定影響。如果在我國實行夏時制將時間撥快一小時,實際上就是全國執行東九區(135°)時間,而135°經線位於我國的最東邊,顯然是不符合我國地域遼闊的客觀實際。我國實行夏時制時,西部地區反映,提前一個小時起床還要開燈,節能效果並不明顯。實行夏時制的美國和曾經實行夏時制的俄羅斯雖同樣幅員遼闊,但都不是全國統一時區,避免了相關問題的出現。
因實行夏時制,也需要對公路運輸、民航、電視廣播等部門進行調整。雖在我國實行夏時制期間,並沒有出現事故,但在調度、宣傳等方面也增加了一定的額外成本。最初討論夏時制時,當時的鐵道部、廣播電視部也是極力反對的。
1992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暫停實行夏時制的通知》中也提到:「我國南北溫差大,東西時差大,全國又統一執行北京時間,因此,實行夏時制在西北、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收不到節電效果。而且,實行夏時制也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和鐵路運輸等行業的工作帶來許多不便。根據這種情況,國務院決定,從一九九二年起暫停實行夏時制。」
中國附近的時區(作者Hellerick,在其基礎上修改,相關國界有誤)
我國選擇1986-1992年實行了夏時制,其實主要因電力能源緊張而起,也基本因電力能源供應緩解而結束。1991年,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正式啟用。而後我國一系列的水電站、核電站相繼建成投產,大大緩解了我國的能源緊張。近幾年國內學界有一些人提出我國應該重新恢復實施夏時制,但在國家層面上不再考慮。
按照中國當下的環境,夜生活將越來越豐富。中國不實行夏時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起到節約用電的效果。除了鼓勵群眾培養自己早睡早起的作息時間,各地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相應的上班時間,實行彈性工作制。科技的進步,也會降低電器功耗,我國基本已經不需要用夏時制這種成本稍大的方法來達到節約電力能源的目的了。
話說,以後如果誰聊自己經歷過夏時制,對夏時制多深惡痛絕,那才是真暴露年齡的事情~
參考文獻
宋吉水. 實行夏時制有四益[J].瞭望周刊,1986,(16):6.
李田. 建議停止實行夏時制[J]. 群言,1988,(10):23.
張祉祐. 希望對實行夏時制再作研究[J]. 群言, 1990(10):14+30.
路偉. 從『夏時制的暫停』說開去[J]. 新聞記者,1992,(07):45.
廣東省決定黨政機關辦公不再實行夏時制[N].羊城晚報,2001-5-20.
鮑雲樵,劉學義,李衛,郎彥文. 建議我國儘快恢復夏時制[J]. 中國能源,2006,(06):11-13+37.
夏葉良. 恢復實施夏時制利國利民[N].新京報,2007-5-20(4).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今後也會有更多文章發表在我的專欄【地圖看世界】里。
再無恥的按照慣例留個二維碼 Θ????Θ本文屬獨家稿件,首發於觀察者網,嚴禁隨意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