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老師
寫這篇文章,一則是因為來到知乎這些年,收到了太多的求助私信和評論,希望我可以用一句話告訴他們如何提高語文素養、如何寫好小說、如何欣賞古詩詞、如何建立基本的文學審美思維;二則是因為我給一些朋友推薦的書,他們看了之後覺得並沒有什麼收穫,很疑惑我是怎麼看的;而最直接的原因則是前兩天看見了流浪的蛤蟆發表的如何成為年入百萬的網路作者? - 知乎專欄(沒有艾特作者,因為怕打擾他)。
一、先觀大略,再求細節。
蛤蟆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研究優秀網文的方法,叫做「逆推大綱」。也就是在讀一個故事的時候,通過這個故事的情節去反推作者的劇情大綱。推得多了,自然也就對網文的套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而在自己的創作過程中可以更加地得心應手。
其實這種方法對於聰明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個從小就養成的學習習慣。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有一本特別火的書叫做《哈佛女孩劉亦婷》,是由劉亦婷的母親寫的。裡面提到一種學習方法,叫做先抓整體,再學細節。我忘了她舉的是什麼例子,所以這裡只有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答。
拿政治這一科來說,我們讀高中的時候主要是學習經濟學、哲學和政治學的一些粗淺入門知識。每一個分類有兩本書。我不會像有些同學那樣等著老師劃重點然後只背紅筆標出來的部分,而是先把每本書的目錄背下來,寫在紙上,去思考為什麼要按照這個目錄來編排,這跟我們的認知規律之間有什麼關係。等到把這一步相通了,再翻開第一章,同樣的先把章節目錄和小標題背下來,並且思考為什麼編者要採用這樣的順序,他的重點應該在哪一部分。之後再看每一個小節下面的幾個大點,以及大點之下的各個小點。每下到一個層次,都要再次思考這樣布局的原因。最後才看那些舉例和具體闡述。
這樣做的好處是,慢慢地你彷彿也成了編者的一員,這部書就是你的作品。經久不忘。
我高三一年都沒有背過政治,因為高二的時候已經把這項工作完成了。雖然是理解記憶,可是到了後來,哪一句話出現在哪一頁的大致什麼位置配的什麼插圖下面是什麼注釋都記得非常清楚。而我的學習成績也從剛開始的慘不忍睹到後來居然常常戰勝幾個記憶力超強的變態學霸拿到單科年級最高分。
這種方法對於一些厚重的大部頭尤其適用。
二、接下來我們來點兒升級版
本文開頭就說過,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老師。如果你學習的內容變成了你的教學目標,你就會想方設法讓這個知識以一種更透徹、更清晰同時也更豐富的方式被輸出。
高中的時候我學習目錄也好,大綱也好,都是需要草稿紙的。工作以後我就不用了,全憑腦子記。因為講課的時候你也不可能拿著教案對著學生念,那樣會非常滑稽。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一個章節的知識之後,憑著記憶和理解把這個章節的大致內容和重點複述出來,同時結合自己身邊的時事進行闡述而不是局限於書中的例子。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做老師,估計也找不到一個人來聽我們瞎扯淡,但我們可以寫。
這就是所謂的讀書筆記。
比如我在閱讀《娛樂至死》的時候,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在扣扣空間里寫一篇相應的讀書筆記。
在寫的過程中,我會不斷地回想,這個章節先說了什麼,再說了什麼,現實生活中有那些事件佐證了這個章節中的內容:
大多數人認為媒體僅僅是一種信息中介,是傳遞信息的方式;卻很少想到媒體本身也是信息的一種。報紙時代、收音機時代和電視時代,美國總統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在報紙時代,他們可以選出體重270磅的總統來;而到了電視時代,哪怕是髮型稍微亂了點都可能會導致競選失利。至於互聯網時代,決定你勝負的就不僅僅是你競選的那一刻,卻有可能是此前這幾十年里生命中的每一件當時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所以韓庚會因為大學時期偷同學電腦這件事情在很多年後被網民聲討;羅爾的三套房成了捐款者義憤填膺的焦點;某官員身穿價值一萬的羽絨服於是陷於爭議之中。
然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關注,其實並不是因為在意這些真相。事實上,每一次社會熱點總是湮沒在情緒之中。如果熱點過了,就算真相出來,也不會再有人關注了。例如,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好奇王寶強和馬蓉的婚姻結局?
姜文說,讓子彈飛一會兒。
同時你會發現,複述轉達的過程,你可能無意之中於作者進行了一場真正的談話,它幫助你發現了一些之前從來沒有發現過的事情。比如說寫著寫著我就突發奇想,寫了下面這段文字:
因此我們不難得出,在原始社會,人們溝通和鬥爭的方式可能會更加的簡單和單一。對社會的認識和人生的認識也還很難上升到某種高度。因為那時候的媒體很簡單,無非是狼煙、木頭和圖畫。這些東西不足以傳達出豐富的思辨性內容,而只能對客觀世界進行一個簡單的再塑造。也因為如此,在宋襄公之前,兩軍交戰無非是雙方亮明車馬互相衝鋒,基本上兵多者勝。因為那時候的媒體工具是竹簡布帛和青銅器皿,這些昂貴的材料暫時還很難用來大規模地傳播軍事詭計。而同樣,到了宋襄公時期,由於奴隸社會已經在向封建社會轉型,社會總財富增加之後,雖然媒體材料還是原來那些,但是生產成本有所下降,所以文化相比也更為燦爛發達一些,我們可以看到三教九流的行業和生存智慧都開始有所記載並且廣為傳誦,而軍事戰爭也開始講究「出奇制勝」。
因為並非歷史專業,所以並不知道這種突發奇想到底有沒有歷史知識上的硬傷。但至少在閱讀過程中有一種收穫的愉悅。同時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也就有了去接觸相應歷史的動力。
這樣的閱讀會把速度減慢,但是會讓深度增加,幸福指數也增加。
三、讀書筆記寫在一個小圈子可以看得到的地方
讀書筆記讓別人看到,這樣會讓你有繼續下去的動力。但是最好不要大範圍,首先你的筆記里可能會出現一些知識性錯誤或者理念性爭端,大範圍傳播(比如知乎)會使得你的文章不斷地被人評論和爭執,到最後本末倒置,說不定還惹一肚子閑氣。
而在小範圍里,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回來看一看,如果有興趣,他們也會給予反饋。既然你是師者心態,當然就或多或少要考慮受眾的感受。
四、把這種習慣用到更多知識的學習上。
我曾經跟一些朋友推薦過王曉春的《今天怎樣做教師》系列,萬瑋的《班主任兵法》系列,還有其他的一些書籍。後來很多朋友反饋說,覺得這些書並不怎麼樣,裡面的理念他們不太贊同,覺得老師水平也一般。
其實專業上的百家爭鳴是必然會出現的,這世上很難找到一本讓你百分百贊同的書,即使那本書是你自己寫的。可是作為一個老師,去看其他老師寫的書應該抱有的不是批判心態,而是學習心態。
他們在這些書里寫到了什麼教學案例,他們是怎麼處理的,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處理;如果換作是你會怎麼辦,你們的教學理念和對師生關係的認識有哪些差異?是什麼讓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教學理念用一本又一本的書頭頭是道地寫出來,而你卻只能在知乎評論區發表隻言片語而且還沒人看(最後這句話會不會導致我被人揍……)
五、把這種習慣用到更多場景的進修上
作為教師來說,當然就是各種繼續教育和公開課。聽課筆記不要只是低頭瞎記,想一想教師為什麼要這樣導入,為什麼要提這個問題,學生的反應如何,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整堂課的思路是怎樣的,體現出了該教師什麼樣的教學習慣和認知習慣……
剛參加工作時,我曾經不太好意思把自己的聽課記錄給同事看,因為上面記得密密麻麻,和別人的反差太強烈了。不管我們聽課的對象水平多麼平庸。
對了,現在聽TED和名校公開課,我都有這樣的習慣。
六、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繁雜
每次寫出評論性的答案,就會有人在評論里或者私信里問我相關的問題,比如說:「老師你好,我該怎麼提高審美修養?」「老師你好,我要怎麼養成好的思維習慣?」「我要怎麼才能了解中國文學史?」
其實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類似《西方哲學十二講》《古典詩詞十五講》之類的通識普及類書籍,名校的專業教科書也很棒,比如說《現代文學三十年》什麼的。只要自己深入地看下去,只看一本就能建立大致的知識體系。剩下的不過是邊邊角角的完善和進一步的提高而已。
知乎上常常有人教大家怎麼一年看一百本書兩百本書一千本書之類的,其實我覺得這種看書方法用處不大,除非你只是想消磨時間順便享受一下數字累加帶來的喜悅。真正認真看書,一個月一本,一年十二本,已經很了不起了。全年你都會覺得很充實。
希望我們大家的讀書節奏,可以慢下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