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動畫絕響/喜乎哀乎

如詩如畫《山水情》 (上)

今天,不是作影評,而是懷著謙卑恭敬之心,推廣一部國產的水墨動畫《山水情》。並且做些許的知識推介。

圖一 電影《山水情》

水墨動畫乃是傳統國畫與現代動畫技術的一次完美結合。第一部水墨動畫是《小蝌蚪找媽媽》,1960年上海美術製片廠製作,由盛特偉,錢家駿,唐澄擔任導演,方慧珍,盛璐德擔任編劇,其原型來自齊白石老先生的《蛙聲十里出山泉》。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意境虛虛實實,輕靈優雅。

《山水情》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8年出品。由特偉、馬克宣任導演,王樹忱任編劇。故事是一位老琴師歸家途中病倒,在荒村野渡為漁家少年救下,老琴師教少年彈琴並將古琴送給少年,因此結下師生情。

圖二 圍爐

靈,如果一定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這部動畫。整個片子,每個畫面都美到是一幅畫。少年擺渡時,是「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當林間古琴聲起,是「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窗外飄雪,琴師弄爐,「綠蟻新培出,紅泥小火爐」;少年月下練琴,是「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江邊景色,「魚翔淺底,鷹擊長空」;後來扁舟穿山,大有「天門中斷楚江開」之險峻;山間受琴,則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最後的離別,則是「山迴路轉不見君」。水墨畫配合古琴、竹笛的聲音,是中國傳統藝術最完美的融合。

圖三 擺渡

古琴一直是文人風情傲骨的象徵,也是古人對天人合一的追求的體現。琴師對少年琴藝的傳授,還有古琴的相贈,表現文人精神的傳承,也有暢遊天地之自得。那翱翔的雄鷹,最終離開了雛鷹,也意味著少年(或者是新一代)雖遇風雨,也必有開拓進取之精神。中國的一切美,都講究「以有盡達無盡」。文章要「言有盡而意無窮」;繪畫要留白;音樂雖曲終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最末,琴師別少年,隱沒于山水不可見但琴聲起。山水不可見,琴聲遠,情未絕

圖四 贈琴

在拍攝手法上,攝影師打破前之前水墨動畫的傳統逐格拍攝手法,對準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充分發揮了中國水墨畫的特色。在處理師徒離別的影片高潮戲時,採用畫家現場作畫,攝影師現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影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奏感。

圖五 隱於山水

這部,卻成了水墨動畫的絕響。

圖六 《山水情》獲獎情況

但,無以為繼。

若《廣陵散》,絕響,必登峰造極,卻無人承之。

水墨動畫的工藝極其複雜,極考驗耐心,同時巨大的藝術性同商業價值脫離,使其難以為繼,不禁令人扼腕。最為悲傷最為無奈地,是美好的事物,經不起變遷,默默消亡。大家都愛抱怨國產作品無法望西方作品之項背,卻不知,中國的文化藝術曾令世界驚嘆。中國傳統文藝在現代化的今天也綻放絢爛的生命力。

中國傳統優秀藝術,在商業化的衝擊下,如何傳承,如何出新,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推薦閱讀:

【視頻】老無所依 -- 科恩兄弟荒誕冷峻的黑色暴力
將電影改編成話劇需要注意什麼?
如何評價《藝伎回憶錄》?
爭取不劇透影評《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一場全民謀殺的盛宴

TAG:影视评论 | 水墨动画 | 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