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並不會使人進步
1、
小時候,我學習成績很好,尤其是小學階段,經常拿到第一名,但是我父母每次都教育我說一定要謙虛,所以即便我每學期拿到好的名次,也從不誇獎我,但凡看到我有一點洋洋自得的樣子,就會馬上批評我,或者想辦法給我新的任務,讓我壓制住自己很不錯的這種想法。
每次父母帶我出去,遇到有人問我的考試名次的時候,我總是怯生生的,面無表情的伸出一個手指頭。「第一!」對方說了很多誇獎我的話,我也不敢顯得很開心的樣子,只是禮貌性的微笑一下,因為害怕父母回家批評我得意忘形。
但是如果萬一考的名次不好,父母一定會重重批評我,記得有一次考了第三名,父親知道後,一句話沒說,也沒理我,整個暑假我都過得特別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盡全力。
所以現在回想我的學生生涯,除了壓抑,真的沒有特別開心的事情,因為即便成績好也不能開心,父母認為這是在教我謙虛的態度,但是這卻讓我陷入:一直努力,卻一直得不到肯定的惡性循環。
對我來說,即便考的名次好,又有什麼用呢?
2、
之前遇到一個諮詢客戶,女生,很上進,對工作也很認真負責,她從公司剛開始組建就一直在,那時候人少,負責人事、行政連帶財務,甚至是工廠的一些協調都是她處理,因為感覺老闆很重視自己,所以她一直很賣力。
後來公司慢慢的規模大了,有了專門的財務,新招了行政,她最後只保留了人事一塊,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她一個門外漢,專門去參加培訓,進修,考取人力資源相關證書,也慢慢的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績,老闆對她很認可,但是每次她都很謙虛,「其實我做的還不夠好,我會繼續努力!」
再後來,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開始拓展到外地子公司,人事部門的人也越來越多,開始設立分層管理,部門經理的職位,她心裏面認為肯定是她的,因為這些年的功勞、苦勞老闆肯定是知道的。
果然,老闆找她談這個事情,說現在公司規模已經很大了,需要單獨設立一個部門經理,問她是否有合適的人選,不知怎麼的,她謙虛的勁頭又上來了:「哦,那個小王挺不錯的,尤其是在××方面,上次××這件事做得特別好,我覺得他挺有能力的,還有小張也可以,在××方面,也做得不錯..."
老闆沒多說什麼,讓她先出來了,她一出門就想抽自己大嘴巴,明明是自己可以擔任這個職位,怎麼就說不出口呢?
後來,這個職位空調了一個人,據說是老闆從外面高薪聘請來的,大家都很納悶這個人這麼盡心儘力,怎麼不是她呢?
她覺得特別委屈,就提出離職,老闆覺得很驚訝,當她說出離職原因,老闆更驚訝,「我是想讓你來做這個部門經理的,但是找你的時候,看你再三推託,因為你是不喜歡擔責任,所以才從外面請的人,早知道你這樣..."
3、
最近訓練營的課程進行到第三課《梳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課後作業提交上來,竟讓看到那種熟悉的壓抑感。
大部分人似乎更傾向於開展一種自我批評模式,「我××不足,還需要改正!」似乎每一次作業都是一次自我批評,這種模式讓我感覺有點鬱悶。
而職業規劃需要找到的是一個人的優勢到底在哪裡?優勢才是我們去和別人競爭的本錢。
梳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過程,確實會讓讓大家更加明確的看到自己核心技能的不足,但是重點在於,梳理出自己的相對優勢,然後想辦法去加強,打造屬於自己的明確技能標籤。
當然這個梳理的過程也能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的對比,可能有不少人,尤其是在過去的職場中沒有刻意練習過核心技能的人,在梳理完以後,會有一種特別難過的心情。
就如同我們記賬一樣,看到自己支出大於收入之後,當然要更努力的賺錢,開源節流,而不是停留在因為之前亂花過那麼多錢哭個不停,這沒有任何意義。
4、
都說謙虛使人進步,但是不恰當的謙虛只會讓人過得壓抑和不敢肯定自己,如同我小時候,不敢因為取得好成績表現出開心的樣子,如同第二個故事中的女生,不敢憑著自己的功勞、苦勞去要求合理的職位,如同訓練營中總是開展自我批評的學員,不敢肯定自己的優勢,只是盯著劣勢不放。
我們都太過於壓抑自己,還真是應該學一學90後的個性張揚,做得好就得自我肯定,就得多誇誇多獎勵自己。
曾經做過調查,在什麼時候感覺自己最受激勵?很多人反映說,是當自己被肯定的時候。
比如為親人策劃一場旅遊,全力安排,最後得到親人的肯定,會充滿了成就感,感覺自己特別有用。
比如當自己全力完成一件事,被老闆肯定的時候,尤其是當眾表揚的時候,自己也會特別有成就感,感覺自己特別有能力。
比如當自己幫助他人,被別人認可的時候,也會特有成就感,感覺自己是一個對別人有益的人。
看到了吧?被肯定的時候,是最能觸動自己的時候,小孩子是這樣,成年人也是。
我們要學會肯定自己,當做好一件事,當做出了一點改變,當鼓起勇氣做了很久就想做的事,都要及時的獎勵自己。
當然也可以經常和朋友或親人分享自己認為非常有成就感的事,獲得的支持越多,鼓勵的作用也越大。
別再一味的謙虛了,要學會表揚自己,肯定自己!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