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口水油」浸透的安全感如何拯救?

風頭上,才會揪出一些典型,殺一儆百,廣州一火鍋店,重複利用「口水油」,一鍋底料用上幾百次才作廢,黑資料早已搜集,卻只等「315的號子」,才能全盤托出,來個釜底抽薪,為的就是統一步調,集中懲治。講真,「口水油」重複利用,早已不是料兒。不過,順著「315之夜」的道場,也能攪動民眾情緒,挑起輿論大旗。

很多事情已經形成固定模式,這邊報道一出,那邊相關部門才迅速介入調查。這都無妨,關鍵是沒報道的地方誰去調查治理,這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有關餐飲行業的標準,一直以來都是模糊的狀態。別看店裡各種證件都很齊全,可是執行不執行卻又另當別論。

絕大多數餐館,能把食材表面的泥沙污物沖洗乾淨,就算得上良心後廚。至於浸泡去農藥,仔細沖刷,想都別想。後廚的景象最好不要親歷,否則再好的胃口也會被打翻。別看舌尖上的中國很美很誘人,可是「嘴邊上的中國」是不是這個味兒,「大腸里的中國」干不幹凈,或許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說食品安全是社會問題、法律問題、行政管理問題,那麼,「食品安全感」則要簡單的多,僅僅是老百姓的「心理問題」,但與其他病疾相異,心理問題往往最難醫治。一部部食品安全恐怖大片檔期不斷,一遍遍摧殘老百姓脆弱的「食品安全感」。

為何食品衛生監管總在輿論弄得「滿城風雨」之後才出手,這種以媒體,特別是央視曝光為引導或「平息」的邏輯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多年「一貫制」,就更不正常了。總是追著問題跑,總是「化被動為主動」,已成了當下食品衛生監管部門的一種「特色」,百姓對此近乎免疫。

火鍋「口水油」並非是新冒出的問題,回收使用「口水油」由來已久,是半公開的秘密,甚至操作都不遮掩。很多時候並非監管能力不足,而是具體落實的時候被打折,每一次食品安全出大紕漏,都是「憋了好幾年」才被央視等媒體戳穿,相關部門才跟進處理。

這樣的時候,不免會催生一種惰性苗頭,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民眾早已麻木不堪。民眾的義憤和關注正在逐步減少,對危害健康的行為和後果,很多人已經懶得去譴責和追究管理之責,相關管理部門每次總能以非常正面的形象輕鬆過關,有如此的懶貓一群,又沒人去當真計較,耗子豈能不肆無忌憚,民眾的餐桌能幹凈才怪。

追根究底,混亂的市場競爭機制和沒有完善的監管機制,給商家投機取巧的空隙越來越大,再加上社會資源分配上的傾斜,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經成了人們唯一的信仰。為了過更好的生活,就不惜一切代價將別人的生活搞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社會秩序卻是共生,你害我,我害你,在未來的出路上,最終陷入互害,這種模式已經逐步綁死,要想解綁,除了遊戲規則要跟上,人性的敬畏也要救贖。不然,多年之後,你終將被自己坑害。

原創文章,謝絕無署名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牛小排解凍後裂成兩半正常嗎?
食品安全重在源頭管理 流通環節別成替罪羊
科普 | 放下包袱,好好吃面!
「咦?我的大蒜怎麼變綠了」
用「膠水」粘起來的牛排,你敢吃嗎?

TAG: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