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來了:這些中文很美,錯過了難免可惜
01-30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的文筆很差,該看哪些書才好呢?
按照我的理解,文筆其實是個很複雜的問題。一個人的文筆好與差,並不是讀了幾本書就會有質的改變。正如王小波所言,好的文字,是自有韻律。有的人,天生節奏感強,落筆如風,句子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有的人,不管讀了多少書,寫出來的文章,該樸實還是樸實。 我大學的時候,才開始大量閱讀圖書。初高中時,學校條件差,圖書館沒多少本書,老師也不鼓勵讀課外書。街上倒是有幾家小書店,可除了教輔書、《讀者》、《青年文摘》之外,哪還有什麼書可讀?至今,我仍感激《讀者》和《青年文摘》,因為它為我打開了一扇窗。閑話少說,話回到文筆中來。怎麼去提升自己的文筆呢?私以為,得先知道文筆好的標準在哪裡。我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精準。描寫一個物體,或敘述一件事情,傳達一種情緒,作者的文字是否能精準地表達。
精準的文字,必然是凝練的,是簡潔的,是優美的。也有些文字,優美則優美,但就是太膩,如馮唐、董橋,不能學。 古文的好處是韻律感強。現代中文經過翻譯文學的洗禮之後,句式已經變得很不純粹。尤其是句子,有越來越長之趨勢。在古文里尋找文筆之道,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陶庵夢憶》,張岱。張岱的文字,我是很喜歡的,尤其是《陶庵夢憶》這個集子。文字惆悵而美,讀之令人置身於舊夢中。這種情緒,很濃郁,令人幾乎無法脫解。
張岱是前朝遺民,年輕時繁華享盡,怎麼舒服怎麼來。可清兵鐵騎一來,國破山河碎,家道敗落,晚年凄苦。他既沒武力去對抗新朝,又失去了一貫以來的精神支柱,只能在文字里追憶舊日時光。 《湖心亭看雪》是我所鍾愛的文字,天地孤寂,上下一白。文章短短几句,如飲冷酒。可與蘇東坡的《後赤壁賦》、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共讀。 由張岱的文字「推而論之」,明清小品文皆可讀。小品文雖是文言文,但卻是流暢可讀——幾乎可不用古文詞典,就能暢讀。明末清初的文人,個性張揚,其文其事讀之實在是趣味盎然。 《古詩十九首》讀詩是件很享受的事情。但就我個人而言,詩讀得不多,尤其是現代詩,更是知之甚少。為什麼呢?因為我讀現代詩很吃力,而且也讀不懂。前些年風行的烏青體口水詩,雖然業內評價很高,但在我心裡,卻頗為夷猶,那些真的算是好詩嗎?余秀華火的時候,也讀過一兩首「穿越中國去睡你」,然而心底里到底是鄙夷這種媚俗的句子。
讀古詩詞最投入、瘋狂的時期,是高中。那時,買過一本李商隱的詩集、俞平伯點評的宋詞集。尤其是後者,讀得極其投入,專心朗誦、做筆記。早課時,常常撇開課本,朗讀姜夔、蘇東坡等人的詞。那時候我讀這些書讀得認真,是相信自己這些句子對自己寫作有用。所以,我讀到沈書枝老師的《背詩這件小事》後,很是感慨。但到底是沒有老師指導,屬於死記硬背,所以,這些詩詞早就忘光了。 我對《古詩十九首》產生興趣,是源於張定浩老師的一本評論集《既見君子》。張老師文采斐然,讀之令人沉迷,於是就按圖索驥,找到了《古詩十九首》——準確地說,是南北朝的古詩。南北朝雖然戰亂頻仍,詩歌卻是多彩、氣質迷人的。疏朗有之、沉鬱有之、凄惻有之……朗誦再三,心戚戚焉。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漂泊在外,人生如寄,莫過如此;「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些句子,都是直抵內心的。 《金聖嘆點評水滸傳》我是很喜歡這部書的。印象中,我買過好幾套送給寫作上的朋友。
為什麼呢?因為我認為,這個版本的水滸傳著實是一部偉大的寫作教科書。梁山泊里的一百零八將的故事,經歷了幾百年的傳播,早就是人盡皆知。有人在電視劇看過,也有人是從小說里了解的……不過,都沒有金聖嘆讀得深、讀得透。 《水滸傳》是一部失敗之書。失敗,是說裡面的人,每個人都充滿了失敗者的況味。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沖、及時雨宋江、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這些英雄好漢,為勢所迫,不得已而入梁山。尤其是林沖,每每讀之,都覺得心酸。一個小官員,處處小心、處處謹慎,最後不也是被逼上梁山么? 花和尚是我喜歡的人物,自然是因為他的魯直,一句「嘴裡淡出鳥來」,就令人神往。金聖嘆點評之中,武松為第一,可我並不喜歡,殺戮太重,不如花和尚這麼可愛。一百零八好漢,個性不一樣,故事不一樣。更重要的是,金聖嘆點評中,把每個故事都抽絲剝繭,文章精彩在哪裡,一目了然,實在是學寫小說的極佳教材。
另外,就是《水滸傳》里的動詞運用,真是可以說巔峰造極了。簡練明了的辭彙,勾勒出的畫面感,跟電影差不了多少。 所以,我也認為《水滸傳》是一部極好的動詞運用教科書。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