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的那點事之三五:劉邦伐楚

俗話說,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劉邦剛剛還定三秦,就接到了故交王陵的來信,說他自己手底下有個幾千人,現在在南陽混,願意為漢王的事業略盡微薄之力。

這王陵倒不是硬跟劉邦拉關係,他們都是沛縣人,劉邦小時候一直管王陵叫哥的。

只不過,那時候王陵家有錢,所以不怎麼愛搭理劉邦,反過來還跟雍齒關係不錯。

劉邦起兵之後,眼看著越混越好,最後竟然一路高歌猛進,攻入咸陽,滅了大秦。王陵這才歸攏了幾千人,在南陽這一片瞎混。

但南陽屬韓國,而項羽又想要韓國。

所以,項羽分完蛋糕之後,本來說是讓韓成繼續當他的韓王,可說歸說,壓根就沒讓人家回去,而是把他帶到了彭城。然後說反秦大業沒韓成啥事,不配稱王,把他降為了穰侯。

可憐的韓成連穰侯也沒當兩天,就又被項羽給咔嚓了。

看到韓成都是這下場,我估計王陵的後脊梁骨也有點發涼。

他不想想看,這年頭哪有他獨善其身的地方。你不找老大,老大就得來找你。

對於王陵而言,雖然不怎麼喜歡劉邦,但那必竟是熟人。所以,一聽說劉邦重返關中,聲威大震,就派人找到劉邦,表達了歸附之意。

劉邦倒沒跟他計較以前的事,也不嫌他的兵馬少。馬上派出薛歐、王吸領兵出武關,接應王陵,然後合軍一處,準備順便去沛縣把劉老太公和自己的老婆孩子接過來。

項羽聽說南陽王陵竟敢歸附劉邦,就把他老母親給抓了起來。然後通知了王陵,說你媽在我手上,何去何從你看著辦。

王陵頓時蒙了,連忙派人到項羽營中,這就準備商量反水的事。

可他太不了解自己的母親了——似乎天下的子女真正了解自己母親的並不多。

估計王陵派的人和項羽聊的挺好,所以王母說她想送送使者,順便讓他帶幾句話給兒子,項羽就同意了。

王母把使者送到大營門口,對使者說:告訴我兒子,漢王寬厚大度,將來必得天下,讓他好好跟著漢王。

使者愣了,這跟談的不一樣啊。於是就問:王將軍跟了漢王,那您怎麼辦?

王母淡然一笑:讓我以死相送吧。

說罷,伏劍自殺!

估計是沒死成。因為據說項羽大怒,把她給煮殺了。

這個事情眼熟吧?我估計羅貫中也參考了這個事。所以,四百多年後,曹操也把徐庶的母親給抓了,徐庶親自去找曹操,結果徐母自殺。n

1、項羽伐齊

但不管怎麼說,王陵總歸是投奔了劉邦,並且與漢軍合兵一路,向沛縣進發。

項羽派人在陽夏一帶,阻截漢軍,王陵只好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陽夏就是現在的周口市太康縣。也就是說,韓國舊地,最終還是歸了劉邦。

項羽封了原來吳縣(江蘇蘇州吳中區)的縣令鄭昌為韓王,駐守陽夏。

要知道,這個鄭昌在項羽起兵時就跟隨左右的,項羽現在任命他為韓王,這接下來估計是要有大動作的。

於是,張良就給項羽寫了封信,意思是當年人家劉邦先進的關中,可您不封他當關中王,反倒把他封倒了巴、蜀。現在人家起兵,不過是想拿回應得的東西而已,幹嘛那麼緊張呢?

然後,張良又告訴項羽:現在北邊的田榮已經把您封的齊王給幹掉了,並且收服了彭越,整天跟您搗亂,您還是先收拾他們去吧。

田榮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去年封王之後,劉邦分了三個郡還不滿意,想抽項羽一個大耳刮子。可田榮連跟毛都沒有分到,估計他連掘項羽家祖墳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當初齊王田儋死後,田榮立他兒子田市為齊王,自立為齊相,可以說就是實際上的齊國之主。雖然說後來項梁攻打章邯,他沒有應召出兵,但也不至於連跟毛都分不到吧。

你不封我?那我就不認你這個霸王!

所以,當他聽說齊王田市被封到膠東,而以前的將軍田都被封齊王之後,跳起來抄傢伙就去攻打田都。

田都只頂著一個齊王的名號,哪裡打得過他?只好逃到楚國找項羽哭訴去了。

按說接下來田市可以繼續當他的齊王了,可這哥們兒有點慫,怕項羽找他麻煩,竟然偷偷地跑去了膠東。這下田榮火了,在即墨抓住他,把他給殺了。

六月,田榮自立為齊王。

就在這個時候,他發現了一支奇怪的隊伍。這支隊伍有上萬人,活躍在齊、楚交界的昌邑(山東菏澤市巨野縣)一帶,卻沒有任何歸屬。

田榮派人和這支隊伍接觸了一下,知道這支隊伍的首領叫彭越。於是,他授給彭越將軍印,讓他攻打濟北王田安。

七月,彭越擊殺濟北王田安。

至此,距離封王僅僅過了三個月,劉邦還在漢中沒出兵呢,齊地就已經盡歸田榮。

然後,項羽派蕭公角北擊彭越,結果被彭越大敗而歸。

現在,張良又提到這個事,項羽更是新仇舊恨湧上心頭:當年章邯追得你田榮屁滾尿流,是我叔叔發兵把你救了下來。可我叔叔與章邯大戰的時候,你卻坐視不管,致使我叔叔戰敗而死。老子不殺你就已經很寬仁了,你竟然沒事找事,真當你家項爺我是病貓啊?

你等著,等我辦件小事再去收拾你。

次月,也就是公元前205年十月,義帝熊心在長江之上遇刺身亡。

熊心,身為傀儡君主,從他坐上楚王的寶座開始,就決定了他悲劇的命運。他雖然嘗試過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上天決定的命運,任他如何反抗,都無濟於事。

唯一的區別在於,他是死在姓項的手裡,還是姓劉的手裡。

在我看來,當初項羽入關之後,以諸侯之王的雄姿,讓他定奪關中王的人選,他能說出「如約」這兩個字,就足以值得尊重。

可惜了!可惜了!

一日在上,乃獨運大柄,揮置諸將若素君臣然……及羽入關,使人致命懷王,王乃曰如約,不以羽動也。可謂有帝王之英略矣。天命不在,卒死於賊,惜夫。——袁了凡

小事辦完了,該干大事了!

次年春,正月,項羽親率大軍,抵達城陽(山東青島),田榮率軍迎戰。

沒有任何懸念,田榮大敗,逃至平原(山東平原縣),被當地百姓抓住給殺了。

然後,項羽又立當初被田榮趕走的田假為齊王。

但項羽壓根就不拿齊國當自己家,為了避免有人再作亂,他一路進至北海一帶,活埋降兵,剷平城郭,擄掠百姓。

結果,齊國百姓再起紛紛起兵抗楚。

田榮的弟弟田橫,趁機收攏兵馬,很快就得到數萬人,然後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繼續抗擊楚軍。

項羽本來都想收拾完齊國就去收拾劉邦的,可這樣一來,他就只好繼續待在齊地平定判亂了。

估計在他心裡,也壓跟就沒拿田橫和劉邦當回事。

而此時,劉邦已經在洛陽傳檄天下,正式開始伐楚了。

2、陳平投漢

自從平定了關中,劉邦的聲勢真的是如日中天。

先是以前老是瞧不上他的王陵帶了幾千人歸附於他,然後項羽封的河南王申陽,也歸順他了。

最讓他高興的,是張良回來了。他當即封張良為成信侯,跟在自己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

同時,陳餘在齊國借兵,攻打他以前的好基友常山王張耳。張耳兵敗,也來投奔劉邦。

接著,劉邦任用原韓襄王的孫子韓信(非大將軍韓信)為韓國太尉,率軍攻打剛上任沒幾天的韓王鄭昌,結果鄭昌投降。劉邦立韓信為韓王,稱韓王信。

然後周勃向西攻取了隴西,曹參向北俘獲了章邯的弟弟章平。至此,關中算是徹底平定了。

就在項羽在齊國拆房子的時候,劉邦率軍東渡黃河,進入西魏國,西魏王魏豹不戰而降。

漢軍繼續沿黃河東進,攻入河內,俘虜了殷王司馬卬。隨即,司馬卬降漢。

誰都沒想到,司馬卬降漢這個事,竟然引發了一場小小的蝴蝶效應——有個叫陳平的人因為這個事差點沒命,只好跑過來投奔了劉邦。

陳平,陽武人(河南新鄉市原陽縣),和劉邦、韓信等人一樣,也是苦孩子出身。

但陳平小時候可比他們靠譜多了,小夥子長得又高又壯又漂亮,標準的小鮮肉一枚。但人家不靠臉吃飯,整天就窩在家裡看書,非常上進。

後來長大了,該娶媳婦了。可富人家的閨女不願嫁給他,窮人家的姑娘他又看不上。結果,就這樣僵在這兒了。

就這樣晃晃蕩盪又過了幾年,陳平也有了心上人。

他的心上人是個小寡婦,是當地富戶張負家的孫女。那年頭不講究什麼貞節烈女,寡婦再嫁也沒人說什麼。問題是,這位張氏嫁了五次,每次都是嫁過去沒幾天丈夫就死了。像這樣的,哪有人敢娶她啊!

所以,張負一聽陳平想娶他孫女,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不但同意了他們的婚事,還倒貼著錢給陳平,讓他像模像樣地下了聘禮,風風光光地舉行了婚禮。

張負送他孫女出門時,還千叮嚀萬囑咐,說你要好好侍奉你老公一家人啊。

不過,這張氏似乎就為陳平準備的一樣,嫁過來以後,陳平不但沒病沒災,反倒越來越有錢了。

那年頭的習俗,結婚以後就可以主持祠堂的祭祀了。這一年終於論到陳平,等祭祀完了,陳平拿刀分肉,分得又好看又好吃,關鍵還很均勻,每個人分到的重量都一樣。

於是,族裡的老人家們都很高興,稱讚陳平分得好。

陳平仰天長嘆:如果讓我主持天下,也會像分肉一樣啊!

後來,陳勝起義,天下大亂。陳勝命周市攻取魏國舊地,立魏咎為魏王。於是,陳平就跟一群年輕人一起投靠了魏咎。魏咎看小夥子長得挺帥,就讓他當了自己的司機。

沒過多久,有人構陷陳平,陳平棄官不做,逃了。

後來,項羽渡河救趙,平定趙地之後,陳平就又投奔了項羽,還跟著項羽一同入關,見證了項羽為天下諸侯之王的威風。

項羽對跟自己入關的人一般都很信任,所以倒不虧待陳平,封他為卿——這是很高的爵位了。

結果沒過幾天,田榮殺掉新舊齊王,吞併齊地;劉邦重回關中,虎視山東;新燕王臧荼殺了老燕王韓廣,吞併遼東;就連河內的殷王司馬卬也跳出來說要反楚。

項羽終於坐不住了,在去收拾田榮的同時,封陳平信武君,讓他去收拾司馬卬。

當年的書沒白讀,再加上這也是第一次出任務,陳平卯足了勁,三下五除二把司馬卬收拾服了。

回去一復命,項羽聽了挺高興,當即封陳平為都尉,還給他發了不少獎金。

結果,陳平的賞金還沒捂熱呢,司馬卬轉過臉又投降了劉邦。

這事就不好說了,必竟司馬卬先降楚後降漢沒隔幾天的時間。所以,那到底是司馬卬朝楚暮漢?還是你陳平謊報軍情忽悠我?再或者是你跟司馬卬本身就是狼狽為奸都勾搭上劉邦了?

項羽從來不懷疑自己人,因為被他懷疑的人要麼走了,要麼死了。

看到項羽動了殺機,陳平二話不說,封金掛印,通過一個叫魏無知的人,投奔劉邦去了。

聽說有人來應聘,劉邦還是一幅愛搭不理的樣子,請他吃了頓飯,就準備把他打發回官捨去。

但陳平沒走,而是盯著劉邦說:我找您是有事的,我要說的事不能超過今天。

劉邦一聽,就問他有什麼事。

我真不知道他們聊了些什麼!總之,聊完以後劉邦很高興,封陳平為都尉,讓他當自己的陪乘官,並且賦予他監督全軍各部將領之責。

老實說,這個事情透著各種不尋常。

劉邦這個人是屬於那種慢熱型的領導,他從來沒有主動的去搜羅過人才。

當初西征的時候那麼艱難,麗食其求見他,他都不愛搭理。後來窩在漢中那麼困苦,夏侯嬰和蕭何先後向他舉薦韓信,他也不愛用。

說是封壇拜將,可返定三秦的時候,韓信壓根就沒有出場過。出現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他只給韓信了大將軍之名,而沒有把軍權給他;要麼是史書記載有誤,韓信不是在這個時候被封的大將軍。

至於現在,他兩隻腳都跨出了關中,馬上就進入洛陽了,正值意氣風發,聲勢大震的時候。陳平跟他聊些什麼,才能讓他一反常態?

要知道,都尉之職已經算是當時的中高級軍官了,如果死在戰場上,是要被史書留上一筆的。

而所謂的陪乘官,則相當於秘書之職了,可以說是非常貼身的一個職位。

最厲害的還是督察全軍這個職責,也就是說,剛來不到一天的陳平,就有權力督察漢軍將領了。

從後來的跡象來看,似乎還不僅僅是督察,他甚至擁有指派將領的權力。

漢軍諸將當然不服了,紛紛表示反對。然後,幾乎所有的史書里都用了同一句話:漢王聞之,愈益幸平。

問題是,他何以對陳平如此之好?

後來,周勃、灌嬰在劉邦面前,告陳平的狀時,先說了這麼一句: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然後才說他以前曾經跟嫂子私通,先事魏,又事楚,後事漢,反覆無常。並且他使換將領,給他錢的,就派到好地方;不給他錢的,就派到壞地方。

這個句式就很值得回味了。我們正常向領導告發同事的時候,就算是告發的對象是個女的,估計也不會說「他/她雖然很漂亮,但是……」這樣的話吧?

這個狀告得其實挺狠的,不說別的,就收受賄賂這一條,得夠陳平喝幾壺的。

劉邦挺生氣,就問舉薦陳平的魏無知,這些事是不是真的。

魏無知點頭:是真的!

劉邦罵道:你明知道他是這種人,你還推薦給我?

魏無知振振有詞地說道:我推薦他是因為他有才能,但您剛才問我的是他的私德。他私德再好,對您爭霸天下沒有用,那您用他幹什麼呢?

劉邦又問陳平收受賄賂的事。

陳平也振振有詞地說道:我以前沒存什麼錢,不收賄賂怎麼過日子呢?反正這事你也知道了,你覺得我有才能你就用我,覺得我沒用,我收的錢都在這兒,你還收回去,我馬上辭官回家。

結果很簡單:劉邦道謙,重賞厚賜,升陳平為護軍中尉,繼續讓他監察所有將領。

所以,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劉邦之所以對陳平這麼好,是因為他長得帥!

這個結論是扯淡。

3、劉邦伐楚

現在,停止扯淡,繼續說正事。

降服司馬卬之後,劉邦就渡過平陰津,抵達洛陽新城縣。

這時候,有個老人攔住劉邦的車駕,問他說你討伐項羽,師出有名乎?

劉邦眨巴眨巴眼,說打仗嘛,要什麼名?

老人說:師出無名,事必不成!你只有先點名被討伐的人犯有什麼罪,這樣才能討伐他。現在,項羽殘殺義帝,天下人無不憤恨,漢王你應該為義帝穿上喪服,通告諸侯,讓天下共伐之,這才是以有德伐無德啊!

劉邦恍然大悟,這他娘的,讀書就是有用啊!

於是,劉邦親自為義帝熊心舉辦了追悼會,光著膀子面對義帝的遺像痛哭流涕,並且下令全軍舉哀三日。

然後,通告諸侯,曆數項羽之罪,表示將舉關中之兵,收河南、河東、河內三河之士,以傾國之力,攻伐項羽,希望天下諸侯共從之。

所謂天下諸侯,北方這邊,齊國完了,魏國降了,燕國沒空理他,也就趙國能用一下了。

當初陳餘打跑張耳以後,迎回了原趙王趙歇,讓他繼續當趙王。趙歇挺感激陳餘,就封他為代王。但陳餘卻派夏說以相國的身份去替他就藩代國,自己留在了朝中「輔佐」趙歇。

接到劉邦的檄文之後,陳餘提出條件,他想念他的好基友張耳了,希望劉邦同志能把張耳的腦袋給他送來。

劉邦當然不願意了。但不知道誰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找了個長得像張耳的人,把腦袋一割,給陳餘送了過去。

陳餘也沒細看,當即發兵援助漢軍。

此時,項羽正在齊境跟田橫對峙呢,要討伐項羽,按說應該往東才對。可劉邦同志統率了五十六萬人,浩浩蕩蕩的直奔南邊的楚國本土就去了。

路過外黃的時候,彭越率了三萬人來投奔劉邦,劉邦任命彭越為魏國相國,讓他自己帶人去攻取開封,自己率領大軍繼續南下,很快就攻入了楚國都城彭城。

於是,劉邦盡情地搜羅彭城的珍寶、美女,天天請客喝酒,儼然一幅天下大定的樣子。

有時候,我站在老闆辦公室的落地窗前,舉高臨下地看著繁花都市,有時候恍惚也會把自己當成能夠站在城市巔峰的成功人士。

只有當老闆一拍桌子,吼一句「這個方案拿回去重新做」的時候,我才會回過神來,原來剛才只是做了一場春夢。

項羽命部將繼續攻齊,自領精兵三萬,急馳回援,他並沒有直接攻擊彭城,而是先繞到徐州西邊的蕭縣,然後才向漢軍發起了攻擊。

三萬人對五十六萬,從清晨打到中午,漢軍大敗,紛紛跳亡,死傷十數萬,紛紛向南逃亡,楚軍緊追不捨,一直到靈壁東面的睢河邊上,漢軍自相踩踏,別說打仗了,走都走不動,十幾萬人湧入河中,被楚軍團團包圍。

被包圍的這十幾萬人,其中就有劉邦等人。

有的時候,歷史記載很詭異,讓人跟本沒辦法解釋。就像接下來這一段描述,應該放入《封神榜》中才沒有違和感:

大風從西北方向颳起,風勢摧枯拉朽,牆倒屋塌,飛沙走石,地暗天昏,迎頭卷向楚軍,楚軍被吹得陣腳大亂,零落奔逃。

然後劉邦才得以帶著十幾個人騎馬趁亂溜走。

本來劉邦還想去沛縣接家眷的——你早幹嘛去了?而項羽也派人去取劉邦的家眷——你也早幹嘛去了。結果一個找,一個跑,誰也沒見著誰。

不過,在逃亡的途中,劉邦還是碰到了他的老大兒子和老大閨女,就讓他們上車一起走。

但後面楚軍的騎兵緊追不捨,劉邦真急眼了,他嫌車跑得太慢,就把自己這一對兒女給推下車去,想以此減輕車子的重量。

可他的司機夏侯嬰每次總會停車下來,把兩個孩子再抱到車上。如是者三次,劉邦不耐煩了,終於對夏侯嬰動了殺機,據說轉念了十幾次都想殺掉夏侯嬰。

老實說,這段故事比劉邦寵幸陳平還要詭異。

形勢都已經緊急到劉邦要推兒女下車的地步了,可夏侯嬰三次停車,又讓兩個小孩上車,還慢慢行走……真有這功夫,早被追兵追上八百回了。

有人說,這段故事是司馬遷故意黑劉邦的,我認為不太像,必竟通篇都在說劉邦「仁厚」,卻拿這樣一個段子來黑他,似乎沒這個必要。

這裡面有這麼一句話最有意思:因為夏侯嬰埋怨劉邦不該扔下孩子,所以劉邦「欲斬之者十餘」。

如果是揣測他人行為,那麼只用說個「欲斬之」就行了,後面為什麼加個「十餘」。

有心理活動,還精確到次數,只有一種可能:劉邦在自述——我看著夏侯嬰,十幾次都想殺他,最後還是忍住了。

並且這件事情,當事人只有劉邦和他的一對兒女以及夏侯嬰四個人,除了劉邦之外,誰敢多說呢?

那麼,這件事情會不會是真的,並且由劉邦親口說出來的呢?

我不知道。

繼續說正事。

雖然驚險萬分,夏侯嬰還是不辱使命,把劉邦和他的一對兒女安全地帶出了追兵的搜捕範圍,然後投奔了當時正駐兵在下邑的大舅哥,也就是呂后的哥哥呂澤,然後收攏散兵,準備撤軍。

劉邦不知道,在他逃亡的時候,負責照顧他家人的審食其,帶著他爹劉太公、他老婆呂氏在找他的路上,被楚軍發現,帶回了軍營。項羽倒沒難為他們,把他們安置起來當了人質。

返回我的專欄,看更多章節


推薦閱讀:

【且論魏晉】北朝以其制度融合勝過南朝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41 陳橋兵變 宋室開國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34 貞觀之治 開疆四方
有哪些講宋史比較好的書?求推薦。?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42 宋遼承平 西夏獨立

TAG:中国古代历史 | 楚汉战争 | 汉高祖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