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二十一 東湖
東湖:貴港母親湖的前世今生
貴港,西江上的明珠,而東湖則是貴港這顆明珠上最為耀眼的那一抹驚艷。
舊傳今天的東湖原是大大小小二十多個蓮藕塘,遍地荷花,中間有一井,怪石嶙峋,以方位定名,稱作東井。
清代潯州知府胡南藩作《讀潯州名宦志》之四谷永「夷巢十萬古西甌,聚嘯南江最上游,一自漢家開置後,曾煩鑿井郡東頭」。江西人胡南藩這首詩,在E言看來除了是歌頌銘記漢鬱林郡太守谷永事迹外,最最重要的是留下了貴港的歷史記憶,這是貴港由先秦至漢的那一段二千年前的塵封印記:西甌部族聚居在南江一隅,自漢武帝平南越國後,原秦置嶺南三郡被析分為九郡,鬱林郡則是繼承了秦桂林郡的衣缽,鬱林郡谷永太守乃「鑿井郡東頭」,這就是東湖的前身——東井,也由此開闢了東湖文明之始,也是貴港城池疆域的擴張變遷之影射:由鬱江之南的西甌王都,染指鬱江之北的東井之畔。從這個角度而言,東湖也是貴港歷史文化的零公里之所在也。漢代谷永鑿東井的傳說,讓東湖(東井)這一自然景觀一開始即注入了人文因素,這是許多人都會忽略之處。宋《方興勝覽》對東井描述是「東井,州東北二里,中有怪石」。《一統志》雲「水從怪石湧出流入石底」。清《金通志》雲「井口刻東坡書東湖二字」。
光緒《貴縣誌》對東湖的描寫是分類在「井」中,「東井一名路雲塘,今名大塘,塘上有石橋,昔人留題:人在青龍背上行之句。宋施才詩云:深隨石竇千尋去,遠自雲峰萬里來。井上有蘇東坡大書東湖二字刻石。明沈將軍壘石填塞,湖水泛溢」。
北宋蘇東坡當年專程由桂平來貴港訪孝子梁詔,除了在梁詔居家中題熏風、甘露、瑞林外,在貴期間還遊覽了貴之名勝東井、南澗井等名勝。東井與孝子梁詔所居地均在今東湖地區,並曾題留「東湖」、「南澗井」石刻。光緒縣誌上還附有林翰高所作一首《東湖聽歌》詩,「相傳月夜有漁歌,仙籟有聲無人,邑人林翰高東井詩:湖光灧灧思悠悠,良夜何人獨系舟?好是月明風定夜,蘆花深處一片秋」。這首詩所描繪的即是貴縣八景之一「東井漁歌唱月明」。東井漁歌是東湖最古老的傳說之一,是明代任貴州總兵的貴縣人沈希儀填平東湖之前,東湖還被稱作東井的時代,東井之水源自怪石之底湧出,又從石底消失,井中住有一仙籟,每天深夜,井中便傳出歌聲音,聽者如痴如醉,但卻不知仙籟在何方,這個傳說流傳超過數百年,直到清代還有邑人還作此《東湖聽歌》詩。到了明代,貴縣坊間有一民謠雲「貴縣四山全,只因東井穿,東井若不穿,三科中一元」,這首民謠被傳入回鄉省親的貴州總兵、加鎮國將軍沈希儀的耳中,這位朝廷從一品大官遂命人運石填平東井,於是井底被石塞封,水不漏,積聚成多,井水溢於外,便與周圍大大小小的蓮塘匯聚成東湖。就這樣,先從漢代太守谷永「鑿井郡東頭」,到宋代蘇東坡「井口刻東湖二字」,再到明代沈希儀「壘石填塞湖水泛溢」,東井經歷了漢代鑿井,到明代填井的過程。在明代沈希儀填平東井的幾十年後,徐霞客於1637年途經貴港時,在其遊記中寫道「……又五里,則路兩旁皆巨塘瀦水,漛山瀠郭……」,儘管是廖廖數語,但彌足珍貴的隻言片語,讓後人了解那個時代的東湖影像:巨塘便是如今的東湖,東湖倒映著遠處的北山和高高的城牆。再後來,到了清代,貴縣果然應了東井若不穿的民謠之語「三科中一元」:整個明代貴縣只出了一個進士,而明之後的清代,貴縣共出了九位進士!
民國《貴縣誌》對東湖的描述則在「古迹名勝」中記載:「東湖一名東井,在縣東一里,與蓮塘隔橋相望,湖廣約四里,水木明瑟,風景幽蒨,夏時游者雲集,不獨為一邑名勝,在西江上游亦推此湖為最巨。舊傳有東坡書寫東湖二字石刻,今佚」。民國十九年(1930年),縣長黎庶希辟中山公園於東湖北隅,構水榭植花木,並於湖南建石步小亭。1934年築先烈石達開紀念碑及翼王亭。在民國時代,東湖已被歸入到古迹名勝中,成為一風景遊覽區,成為貴港之名勝。民國官方在東湖之濱辟公園之歷史,為以後的東湖風景區構築了主體框架。改革開放後,貴縣官方繼續發揚了在東湖修築翼王石達開的紀念建築之傳統,於1986年重修翼王亭,立石達開銅像。由此東湖不但是集自然湖泊風光之秀麗,也為此增添了本邑名人石達開紀念建築,讓東湖增加豐富了人文景觀。1988年,東湖風景區與南山風景區以南山東湖風景名勝區之名成為廣西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污染的加劇,東湖水質持續惡化,營養化加劇,終成死水一潭,昔日的天然游泳池無人敢下水暢遊,曾經盛產魚蝦的東湖魚類雖尚未絕跡,但魚味如同柴油味。東湖這個浩瀚的貴港母親湖失去了昔日的風采,曾經「一張大塘養活半城人」的東湖淪為死塘。
進入21世紀後,貴港市對東湖項目不斷的招商引資,均是有意向而無實際運作,直到5年前的2007年,新疆一民營企業與貴港市簽訂東湖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並於翌年開工,為2008年貴港市一號城建項目,工期八年,東湖也由此開始了坊間爭議不斷的「綜合整治建設」過程,而這一爭議一直持續至今。
東湖,在每個貴港人心中,都會有一段童年往昔的回憶,而當這份童貞的回憶被徹底擊碎後,各種質疑會伴隨著高房價的節節高升而不斷加劇。此外,東湖作為一個水域面積超過600畝的天然湖泊濕地,作為廣西城市中心城區最大的湖泊,對E言來講更關注的是生態角度,東湖這一巨型水體濕地,作為貴港之腎,她的吸納功能是否能夠跟整個城市同步持續發展一直是一個問號,尤其是當看到那幅東湖「規劃藍圖」里東湖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被成棟成片石屎森林的高樓猶如屏風般從四個方向全方位圈圍的時候,這個問號被放到最大最大。
拍於2006年,暗灰的湖水。東湖游泳池。
拍於2006年,遊人泛舟於東湖。
拍於2006年,湖中雕像。
2008年仲夏,東湖荷塘,荷葉連樹葉。正宗「貴縣大轆藕」的源產地之一。
拍於2008年,東湖畔的仿古石拱橋,建造年代應為民國時代。
拍於2008年,死水無瀾的東湖。
拍於2008年9月,東湖暴發大面積水葫蘆,一夜之間,東湖水面盡染成「青青草原」。
2011年,東湖荷塘,大轆藕已被連根撥起,從此無現秋季放水挖藕之景觀,更換為景觀系列荷花。
2012年春,引鬱江水補水後的東湖。
東湖東岸亦即登龍橋村區域,臨時圍堰。臨時圍堰是為了清淤截污,目前在整個東湖水域的南區和東區,被臨時圍堰所圈起來的面積,從衛圖看佔據了超過東湖水域面積的五分之二有餘,而最讓人感到不惑的是,這片巨大的被圍堰所圈起來的堆淤泥的區域已是草長鶯飛之地。
如果臨時圍堰最後成為永久圍堰,東湖便成為東塘。可能E言想像力會更加豐富一些,會不會從走回東井至東湖的相反道路:原先是東井發展到東湖,未來則是東湖龜縮為東井(或東塘)?這種擔心不是捕風捉影,東湖臨近的四方塘,如今已由四方塘成了「長方塘」。還有與東湖同樣一牆之隔的東汕塘,已被抽干填土營造假山亭榭,或成為該房地產小區的假山水池式的配置景觀。據此聯想到東湖,是該小區里的水塘角色,還是全城的母親湖角色呢?
如果東湖這個貴港之腎的水域面積未來被較大面積縮小,無疑猶如貴港這座急欲迅速發展的城市患上腸梗塞。無疑是一種生態災難,比死水微瀾一樣嚴重的生態倒退。
希望這二個如果都只是E言夜半三更的一些囈語。
【楊旭樂文/圖】
原文地址:貴港文化遺產之二十一 東湖 - 抓拍貴港 - 紅豆博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