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黃巾-賈琮與宋梟

討伐黃巾

本章介紹董卓在中平年間征戰涼州的事之前,我們是無法繞過董卓在討伐黃巾時的表現的。我們來講講這裡的故事。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黃巾之亂爆發。

三月,尚書盧植拜北中郎將,率軍前往冀州討伐張角。盧植率軍連戰連捷,斬獲萬餘人,張角被迫退守廣宗縣。盧植便讓大軍將廣宗城團團圍住,修築圍欄、壕溝,製作雲梯,準備攻城。

范書《盧植傳》:(盧植)連戰破賊帥張角,斬獲萬餘人。角等走保廣宗,植築圍鑿塹,造作雲梯,垂當拔之。

戰事持續到五月,靈帝劉宏派小黃門左豐前來冀州,視察前線。有人勸盧植向左豐行賄,盧植怎麼可能答應?!

結果,左公公好不容易出宮一趟,一根毛都沒撈到,非常不爽,回到雒陽就跟劉宏打報告:「我看廣宗城很容易攻破嘛!盧中郎按兵不動,我看他是想等老天來親自收拾張角吧。」

范書《盧植傳》:(左豐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

一貫「愛財如命」的劉宏一聽就怒了:「盧植能打不打,幾萬人坐那裡吃白飯,太浪費錢了!不打就換人!」

於是劉宏下詔,將盧植免了,用囚車征回,改由河東郡太守董卓拜東中郎將,接替冀州戰區的事務。

范書《盧植傳》:帝(劉宏)怒,遂檻車征(盧)植,減死罪一等。

董卓接手後,擺在他眼前的局勢是:老大張角與老三張梁據守廣宗城,盧植原主力軍集結在此;老二張寶率軍據守下曲陽城,由巨鹿郡太守郭典率軍圍困張寶。

董卓知道盧植被免的原因之一,就是太長時間沒有戰果,皇帝等不及,所以董卓想要的是快點取得戰果。顯然張寶據守的下曲陽城要弱於張角據守的廣宗城,於是董卓改變戰略方針,將主力調動北上,與郭典一同進攻下曲陽。

郭典的戰略方針和盧植一樣,先圍再攻,董卓怎麼可能再走盧植的老路呢?自然不肯。結果,攻城戰從七月打到閏七月,整整兩個月,董卓還是沒能拿下下曲陽城。

《太平御覽·卷317》引《江表傳》:郭典字君業,為鉅鹿太守,與中郎將董卓攻黃巾賊張寶於下曲陽。典作圍塹而卓不肯。

到了八月,左中郎將皇甫嵩已經陸續平定了豫州、兗州的黃巾軍。朝廷(劉宏)下詔:董卓以囚車征回,由皇甫嵩北上接管冀州戰區事務。

皇甫嵩的戰略方針和盧植一樣,將主力集中在廣宗城,先圍再打。

皇甫嵩的運氣實在太好,約九月,老天就把張角接上天了,左公公嘲諷盧植的「以待天誅」真的實現了。廣宗城內傳出哭聲,皇甫嵩就知道,發動總攻的時機到了!經過兩天的激戰,最終廣宗縣城被攻破,張梁戰死,皇甫嵩將張角發棺暴屍,傳首京師。

皇甫嵩再率軍北上,又與郭典合力攻陷下曲陽城,斬殺張寶,為這持續近一年的黃巾之亂畫上了句號。

之前,董卓和盧植都被入獄判刑。皇甫嵩上書稱讚盧植治軍及戰略才能,並強調自己能成功,都是繼承了盧植的規劃和謀略,於是盧植出獄,官復原職尚書。

《袁紀·卷24》:中郎將董卓征張角,不克,征詣廷尉,減死罪一等。

范書《盧植傳》:及車騎將車皇甫嵩討平黃巾,盛稱植行師方略,嵩皆資用規謀,濟成其功。以其年復為尚書。

至於董卓是怎麼出獄的,史書未載。十二月,劉宏大赦天下,改年號為「中平」,大概董卓是此時出獄的吧。

賈琮與宋梟

中平元年(184年),董卓的運氣有點背,沒能破城還被定罪,但可能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緣故,次年,董卓參與討伐涼州叛亂,運氣就很不錯。

在談董卓討伐涼州叛亂之前,我先談一個題外話:交州兵變。

中平元年(184年)六月,交州發生了兵變:當地士兵綁架了交州刺史和合浦郡太守來達。

范書《靈帝紀》:交阯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

朝廷派賈琮擔任交州刺史,負責平定叛亂。賈琮到任後,沒有立即動兵,而是先了解民情,得知原來之前由朝廷任命的官員都不想呆在這偏遠的地方,於是到任後,就搜刮百姓的財富用於賄賂朝廷內的官員,希望早日返回中原。而本地人被壓迫後,距離雒陽太遠,苦於無處伸冤,所以才走上造反這條路。也就是「官逼民反」嘛!

賈琮得知真相後,便出榜安民,並嚴格管理基層官吏。用了一年多時間,交州才逐漸平定。

為此,交州人編歌稱頌賈琮n: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這意思是說賈琮在交州當政,基層官員都不敢吃老百姓家裡的飯了。

賈琮在交州任刺史三年,每年的政績考核為全國十三州刺史中的第一名(為十三州最)。

順便說一下,中平五年(188年),他赴任冀州刺史時,抵達冀州邊界,冀州官員安排好官車前來迎接,這官車外垂著紅色的幕簾,賈琮看到後,就說:「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范書《賈琮傳》: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於是,賈琮命令駕車人將幕簾捲起來。

他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傾聽民意的好官、能臣。冀州的「貪污犯」們聽到賈琮要來,紛紛辭職閃人了,當時只有癭陶縣長董昭和觀津縣長黃就沒走。

范書《賈琮傳》:其諸臧過者,望風解印綬去,唯癭陶長濟陰董昭、觀津長梁國黃就當官待(賈)琮,於是州界翕然。

同樣,在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涼州爆發以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領導的叛亂。這兩人本是湟中義從,也就是歸順漢朝的羌人軍隊,卻走上了叛軍之路。

范書《西羌傳》:北地降羌先零種因黃巾大亂,乃與湟中羌、義從胡北宮伯玉等反,寇隴右。

起因是什麼?史書也未明說。按交州兵變的起因,聯繫賈琮調查的情況就是因此地方官員對百姓、基層士兵的欺壓造成的;涼州兵變的起因,我想也不過如此。後來入伙的韓遂用「討伐宦官」做口號也從側面解釋了動機。

韓遂是第二批入伙人。當時宋建、王國率軍攻殺了護羌校尉泠征(或作「伶征」,本文從李賢注文),又順勢包圍了允吾縣(金城郡郡治),宣稱要邊允和韓約(此時尚未改名)出城納降。韓約見叛軍來勢洶洶,不敢出城,而金城郡太守陳懿就勸說韓約出城納降。韓約沒辦法,只好和邊允等數十人出城去見叛軍,果然,王國等人立刻將韓約等人扣押。

接著,城內守軍也發生內亂,陳懿逃出城外,被王國等人挾持到護羌校尉營殺害,而韓約、邊允等人卻被釋放了。

隴西郡政府向州府提交報告時,將韓約、邊允也列為叛賊,於是州府下令懸賞韓約、邊允的人頭。因此,韓約和邊允被迫加入了叛軍,並分別改名為:韓遂、邊章。

范書《董卓傳》李賢注引《獻帝春秋》:隴西以愛憎露布,冠(韓)約、(邊)允名以為賊,州購約、允各千戶侯。約、允被購,約改為遂,允改為章。

當時的涼州刺史是左昌,他就是一個貪污犯。

從事蓋勛勸阻他不要挪用軍費,他聞言大怒,將蓋勛派往位於平叛前線的阿陽縣,希望置蓋勛於死地。他的如意算盤是:即便蓋勛不被叛軍殺死,吃了敗戰回來也可以以軍法名義將其殺人滅口。

可是蓋勛偏偏守住了阿陽縣,反倒是叛軍將左昌駐守的冀縣(漢陽郡郡治)包圍了起來。

左昌趕緊派人又去請蓋勛來解圍,蓋勛率軍趕來,在城外面見邊章等人,斥責他們加入叛軍,邊章等人說:「左使君若早點聽從你的話,派兵救我金城郡,事情還可有轉機。如今我的罪孽已重,不可再投降了。」然後哭泣著解圍而去。

范書《蓋勛傳》:(邊章等人)皆曰:「左使君若早從君言,以兵臨我,得自分明。今我罪已重,不可復降也。」皆泣涕而去。

涼州為什麼會叛亂?從韓遂被逼反這件事上看,恐怕和左昌「出色」的貪污能力和低劣的執政能力有關吧。

不久,左昌這個貪污犯的劣跡被人揭發了,免職入獄。由朝廷改派的涼州刺史也是位名士,名叫宋梟,只可惜他不是賈琮那樣的治世能臣,而是一個書獃子。

宋梟繼承了向栩勤讀《孝經》的光榮傳統,他雖然沒提出派人至前線誦讀《孝經》給叛軍聽,但是下令讓涼州官民一起在家裡抄讀《孝經》。

——宋梟認為讓涼州人一起讀聖賢書就可以杜絕叛亂的發生了。

這種荒唐的方案遭來蓋勛的反對,說這樣會「取笑朝廷」,而作為領導的宋梟不以為然,估計是一副「你們這些鄉下人懂什麼叫聖賢書?」的嘴臉。

宋梟還得意洋洋的把這當成政績彙報給朝廷。他當劉宏會跟他一樣秀逗嗎?不!很快,劉宏下詔:宋梟滾蛋(坐以虛慢征),楊雍繼任。

推薦閱讀:

【寒硯三國】雒陽得失與董卓勢力的興衰
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什麼諸侯只討伐董卓,而不聯合打李郭和曹操呢?
董卓是如何用一頭牛換來羌族人幾千頭牛羊的?
董卓能夠抵擋十幾路諸侯,為何死於心腹愛將呂布手中?
董卓若把貂蟬賜予呂布,呂布還會參與斬殺董卓嗎?

TAG:董卓 | 后汉书 | 三国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