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哈斯的建築思想是怎麼形成的?

感謝大家參與MornEdu本周的活動。

[本周活動預告]

?? 周一博文:庫哈斯的建築思想是怎麼形成的

公開課(周四20:00)

鏈接:如何理解建築的本質

課後活動:透過電影-認知-未來的世界/空間

課後討論(周六13:30)QQ 群:498102927

正文:

本周的主題是找出我們作為建築師【思考建築的角度】,簡單的說就是找出「你最喜歡做的事」,或者找出「你所做的事與其他設計師有什麼不同」也行,然後給自己貼個標籤。這種標籤例子無數,比如上次活動我們提到過的坂本一成,他是通過設計來打破住宅對人生活的限制,伊東豐雄,通過在室內營造一種室外的感覺來讓使用者更自由。每個設計師都有這種標籤,基於這樣的一個標籤,結合著個人實踐經驗和理論的積累,逐漸就會發展出自己的建築思想。

今天以庫哈斯為例子,先八一八【庫哈斯的建築思想是怎麼形成的?】,然後探討咱們應該怎麼做。

庫哈斯的童年

故事得從頭開始說。庫哈斯生在荷蘭鹿特丹。荷蘭我們都知道,很開放的國家,自由程度不比美國低,同性戀就不說了哈,妓女可以在大街櫥窗上表演那個,毒品可以在咖啡店光明正大的嘗,是個基本上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新的邏輯取代的地方,什麼事情都能談,誰都可以站出來批判。庫哈斯就出生在二戰快結束那會的荷蘭。

庫哈斯老爹是個導演也是作家,借著跟爹爹學的手藝,十七八九歲那會就一邊上學一邊打工開始打工。一開始是給《海牙郵報》和一些文化類雜誌寫稿子,內容主要是反映那會的時代現狀,說白了就是反映戰後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高中畢業之後還在好萊塢寫過劇本。打工掙的錢全都花在和哥們搞的電影社團里拍電影了(圖1)。

圖1:看著像個樂隊,其實是個電影劇組。中間那個一米九,瘦長身板,鷹眼有神,招風耳,勾鼻刀嘴的是庫哈斯n

畢竟是小社團,錢不多,所以劇本是庫哈斯、導演是庫哈斯、拍攝是庫哈斯、演員也有庫哈斯。積累著奮鬥了好幾年,在各路的支持下,出了一部院線電影,講述時代下人與人的關係,結尾還暢想了世界末日,暗諷人的冷淡。電影找不到,據說是劇情內容和演技都很不錯,但可能是庫哈斯記者當的太多了,細節的描繪和背後含義的表達可能太過於深奧,而且批判的意思略微有點過,老百姓看不懂。院線商業片就這樣成了一部藝術片,說白了就是沒人看,播了不到兩個星期就下架了。

電影拍黃了,血本無歸,家人對電影夢的支持力度不高,庫哈斯就成了無業游民。現實逼迫下就想起了他爺爺,是個現代主義的建築師。他就覺得,哎建築、電影,最終表現形式不太一樣,但具體的過程好像差不多嘛,都是從實際的社會情況出發開始思考,畫畫,拼貼各種蒙太奇,各種隱喻和暗示。一個東西一個東西,據他自己描述是就這樣樂呵呵的轉行到 AA學了建築。

轉行建築的誘因

轉行學建築其實還有個不經常被提到的誘因。1966年庫哈斯被叫去做了一個關於情景主義還有CONSTANT的採訪。簡單介紹一下:情景主義是一個思想,同時也是一個團隊,是搞批判的,一有機會就會跑出來說:

你們這幫現代主義建築師天天網格網格,平面網格立面也網格,這相當於是在不斷地聲明「這片地是小明的別人不能進」,「那裡是小芳的別人不能進」。硬生生的把熱熱鬧鬧的一群人割裂成一個個的小群體和個人。城市網格應該是從建築師的群體智能里湧現而來的產物!不是主體也不是重點,是私密和公共恰到好處的得到平衡、讓人們能聚集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空間!

基本上情景主義就是干這事的,簡單的說就是從城市化的角度批判現代人文主義建築的一幫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批判網格的話可以看 圖2 和 圖3下面的小字解釋;關於群體智能和湧現這兩個概念,可以在我的微信公眾號: MornEdu 里,回復141105,我們兩年前寫過這個概念。)

圖2:人的行為-空間-建築環境三者的關係。第二張圖和第三圖就可以感受到,建築立面的存在使得公共空間有了非常明顯的界線感,公共空間看起來就沒那麼舒服了,有種被排斥的感覺。情景主義的思想就是:基於城市網格的設計很容易就會導致這種結果的出現。見下圖n

圖3:這三張圖對比的是傳統歐式區塊、現代建築的區塊和一個沒有明確網格線的區塊之間的差異。可以發現第一張圖基於網格帶來的界線感非常的強,而第二張則是由建築體塊帶來了很強的界線感。最終導致公共空間有比較強的排斥感。而第三張則沒有這種感覺,底層原因就是網格的界線感通過改變建築的布局和對體塊進行交錯放置打破了人對界線的認知。n

CONSTANT 就是這裡團隊里的一人,叫庫哈斯去採訪那會是 CONSTANT剛完成 The Covered City不久。The Covered City是個設計概念(圖4),也是對城市網格的批判。

圖4:左:The Covered City, 平面理念n 右:The Covered City 剖面。可以看到地面切線上有很多小東西,那些是場地上原有的建築和樹,參照可知 The Covered City 這巨構的尺度。同時也可以看到這方案是把一個城市當做一個建築整體來考慮空間,與傳統上城市作為 N 個建築排排站是兩個路子n

The Covered City是直接保留場地原有的樣子,首層架空,在高處架設一個巨大的迷宮一樣的空間群,空間連空間,在空間上面再造新的空間。這樣一來,整個城市就是一個純粹由空間的堆積形成的複雜體系。從平面上也會看到一些網格,但這些網格在界限和歸屬權方面含義很弱,所以不會把人群割裂成無數個個體。同時首層架空使得城市的範圍也變得模糊,當一個人站在架空的城市底下的時候,他到底是在城市裡還是不在城市裡呢?城市的邊界變得曖昧,城裡人和外來人口的芥蒂就弱化了。

庫哈斯平時不太提到CONSTANT 和情景主義。但流言碎語的也總有人分析:你看情景主義搞的是赤裸裸的批判。庫哈斯呢,當了這麼多年記者,批判人際關係冷漠的事也沒少干。拍電影這麼多年,畫畫也不差,老爺子又是搞建築的,建築方面不說很厲害也是很熟的。所以情景主義的事情確實很適合庫哈斯。再加上成名後庫哈斯的個性和思想主張,和情景主義的批判風格也挺類似,所以很多人也都認為 CONSTANT 對於促成庫哈斯學建築這事助力很大。

成名前,庫哈斯的建築思考

轉行建筑後,庫哈斯的第一個完整作品應該是他的畢業設計,起源是對柏林牆的調研。柏林牆我們都知道,反法西斯防衛牆,並列的兩堵城牆,中間有層夾縫空間。是為了阻止東西柏林之間人員自由往來的界線,表面上和前面提到的城市網格是同一種東西。但那麼老高的牆,除了牆只能看到天,再加上戰爭和冷戰背景,老百姓多少都會有牆的對面是美好的伊甸園這種幻想,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柏林牆雖然是界限卻沒有對人們產生太多的排斥力,這和城市網格就又不太一樣。(圖5)

圖5:柏林牆作為兩個區域之間的強硬界線,帶來的感覺卻和情景主義對界線的批判不太一樣。庫哈斯對這種界線很感興趣,直接應用到了畢業設計當中。n

庫哈斯的畢業設計探討的就是柏林牆的這個特性。場地是倫敦,沿用柏林牆兩層城牆的形式,但是放大 N 倍,在兩層城牆中間幻想一個美好的伊甸園。這樣一來,倫敦城就會被這樣的一個城牆巨構劃分為南北兩大片,加上倫敦的生活壓力其實很大,南北的人自然都會覺得牆的對面很不錯,對美好生活的暢想會促使南北的人向兩層城牆中間的巨構空間聚集。(圖6-圖8)

圖6:畢設中對柏林牆的借鑒,並列的兩堵牆中間安置各種空間。n

圖7:應用柏林牆這種界線帶來的對美好世界的嚮往,上圖中的兩堵高牆就會有促使周邊的人開始往高牆內部聚集。n

圖8:倫敦城區因此而被分割成南北兩大片。兩堵牆中間創造的空間被定義為好的地方,南北倫敦城區則是爛地方。好的地方人越來越多,爛的地方逐漸荒棄。n

你看南北倫敦的人向巨構伊甸園聚集,南北原有的城市就會逐漸被荒棄。這樣一來城市原有的網格、界限還有生活狀態就會完全被打破,這可以直接理解為是一種對城市現有網格的直接無視。另一方面,倫敦城區的界限範圍也變得很曖昧,倫敦到底指的是在地圖上圈出來的區域,還是那個巨構體塊?如果倫敦所指的是體塊,那倫敦的界限就是那兩堵高牆,但這種高牆卻不會給人芥蒂和排斥感,反而是一種對另一側美好世界的嚮往。庫哈斯把這樣的理念命名為:INCLUSION & EXCLUSION,簡單的說就是空間邊界的模糊性,以及邊界內外的反差對比關係。

第一個基於這個思想的設計阿納姆監獄改造。是個圓形監獄,周圍一圈是牢房,中間是工作區域和水塔。庫哈斯把中間的水塔幹掉之後,挖了一個十字架形狀的溝,一直延伸到監獄外面,在溝里安置了各種商業和公共空間,原有的監獄作為歷史遺迹保留。圖9-圖11

圖9:左:空間分布,周邊是牢房,中間是空地和水塔,這樣一來只需要很少的幾個人站在中間的水塔上面就可以對整個監獄的所有牢房進行監視。n右:平面、立面、剖面對比n

圖10:從內部看大致是這個樣子n

圖11:庫哈斯的方案。挖了個十字架形狀的坑道,一直延伸到監獄外面。 對監獄的圓形也做了一點體塊上的豐富n

圖12:從場地外面往裡看的效果n

這麼一來原有的監獄那種內外完全分割開的兩個世界就被聯繫在了一起,地上和地下空間也成了另一種界限內外的對比。而問題其實就出在這個地上和地下的關係,大家可以看一下圖12。基於這樣的處理,連把空間界限理解為是一種三維體塊也做不到了。人對空間界限的認知出現了失衡,當場地內外的界限變得曖昧難以區分,場地就會變得更為開放,這相當於把公共空間的質量直接提升了一個八度。

瘋狂的紐約

這種曖昧不清的關係在後來和老婆一起對曼哈頓搞城市分析的時候得到了更充分的驗證。他們嘗試去挖掘城市沿革過程中不為人知的一些界面,用建築師的方法以記者的視角對曼哈頓地區進行一次大採訪。畫了很多隱喻性很強的拼貼畫和插圖,隨便找一張我個人很喜歡的放在這裡,圖13。

圖13:城市在海底的光纜中得到延伸(網路打破了城市生活的邊界)n

估計也是閑的蛋疼,庫哈斯夫婦對很多案例進行對比,展開了各種各樣的思考,最後提出的核心的觀點有兩個:

第一個觀點說:曼哈頓這個地方雖然是基於嚴密的網格湧現而來的城市,但這裡的網格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而且是一個忽略了功能分布、直奔公共私密之間平衡關係的網格體系。這就使得建築師們其實是圍繞著一個已定的公共空間,通過建造和完善等等任何形式的創造,來對已有公共生活和空間質量進行組織和提升,是一種由有序產生的自由,NOISE FROM ODER。在曼哈頓公共屬性是最優先的,這與當時歐洲的那種由自由產生的雜亂和公共質量低到無法被保證完全相反的情況。

第二個觀點是邊界內外的對比。在曼哈頓的情況之下,大多數建築本質上都是功能空間按照某種邏輯沖著某個具體的目的彼此疊加堆積之後的產物,建築的造型和外立面其實只是一層表皮。這就導致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人們看到外表皮後,會基於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內部空間進行想像,但當走進去之後卻發現完全是另外一種天地,麥迪遜廣場花園的表演區域可以有紐倫堡、倫敦或者威尼斯之類的各種風格的主題;湯普生的劇場可以成為一艘宇宙飛船;穆雷的羅馬花園本來是個學校,卻可以再現古羅馬的奢靡生活…… 這種預期與實際體驗之間的迥然反差使得人們在城市空間中的生活變得更有激情,更加豐富。同時這種情況還有助於使城市居民逐漸逐漸的放棄掉腦子裡固化了的行為模式,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融入和體會現代的生活,變得更加自由。這相比歐洲人文主義建築那種外觀反映室內,室內應和外觀的直來直去的道德關聯要好得多,人們的生活也輕鬆自由許多。

兩個觀點說的都是城市裡空間的界線這個東西,理論和情景主義差不多,但闡釋的角度完全不同。結合著與這兩個觀點相關的所有思考,配上當時的各種插圖,1972年庫哈斯出版了《瘋狂的紐約》這本書,一舉成名。1975年和艾利婭·曾格荷里斯、還有扎哈·哈迪德一起成立了大都會事務所,也就是 OMA,再之後的事情網上說的就很多了。

庫哈斯的建築思想從哪來?

回過頭來咱們看整個故事,庫哈斯的建築思想是怎麼來的?是學來的么?可能吧,畢竟CONSTANT 的思想對庫哈斯的影響到底有多少只有庫哈斯自己知道。但充其量我想也只能說是一點借鑒,起核心作用的應該是他從小開始的對於人情冷漠的持續關注。你看從當記者進行披露報導,到拍電影進行藝術化表達,到建築設計里進行的嘗試和探索,到從整個歷史和文化的角度徹底的反思和深入的調研.... 從寫稿拍電影反應人情冷漠,到做建築研究探討如何通過邊界解決時代的人情冷漠....整個過程不難看到人情冷漠這個始終不變的點,即是庫哈斯生來就開始有所體會的時代特性,同時也是他不太喜歡的現象。也是因為二戰後的這種冷漠有害庫哈斯的心理衛生,所以庫爸爸就搬家到了印尼,庫哈斯是12歲之後才回到鹿特丹的。所以與其說庫哈斯的建築思想是學來的,我覺得倒不如說是他持續幾十年對人類的時代毛病進行批判和抗爭,之後出來的。

基於這樣的背景,我們可以找到無數種方式給庫哈斯貼個標籤,比如對抗人情冷漠,比如空間邊界的打破....翻看各種對庫哈斯的評論,我覺得伊東豐雄說的最棒,他說:

庫哈斯是一個將作為社會現象的建築轉變成令人反感的事件的記者,是世界上惟一的這種類型的建築師。

相比赫爾佐格、里伯斯金、彼得·卒姆托等等,庫哈斯對於空間、建構這類東西的關注一點也不多,多數建築師做的都是對空間的美學和價值的營造,而庫哈斯則是面向時代以他做記者的方式展開對應。所以庫哈斯的作品是作為時代社會現象的建築。

庫哈斯所看到的現象是各種邊界界線下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是一種源自空間界限的排斥。在這樣的排斥下與其說人變得冷漠,不如說當代人在社會中受著各種無必要的限制,最終變得封閉、保守、排外,變得不開放,從荷蘭的文化角度來說,這一點也不自由。就像他常說的:我選擇建築師職業不是為了讓自已自由,而是讓別人自由。

庫哈斯為時代提供了自由,所以他偉大。但就像上次公開課提到的觀點,只要是人就會無意識的追求安逸,就有極強的規避損失的意願。而且會把對現狀的改變直接理解為是一種損失。庫哈斯所提供的自由改變了時代,所以他越偉大,越令人反感。

覺得伊東豐雄的定論贊,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把伊老爺爺的話精簡一下,取個主幹,其實只是在說庫哈斯與大多數的建築師思考建築的角度不一樣,而對於作品、對於能力直接是封口不談。當然這也許是同為天涯人彼此留面子的一種矜持,但如果看一看建築師們的對談和專訪,就會發現這種矜持是不是太過於普遍?印象里真沒見誰是拿能力說事的。所以這種現象真的僅是一種矜持么,還是說思考的角度本身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當代的現象

記得有個媒體做採訪,當主持人詢問庫哈斯對中國設計師的看法時,庫哈斯曾對中國建築行業有過表面上很高的評價。他說:

中國的年輕建築師非常有才華,他們的設計非常含蓄、有力,充滿想像力,水平和歐洲沒有明顯差距。

我總覺得他老爺子其實還有後半句沒說:「技術和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藉助這些技術設計師要做什麼樣的事情」。而當今的現象就是太多設計師過分的追求技術和水平的提升,說到根本這是一種對自己權利和力量的渴望,是一種為讓自己更自由的慾望。他們看的是房子,考慮如何做出一個好房子,一個自由的房子,卻忘記了基本的時代、基本的文化、基本的當代人類的行為,最終一個優秀的好房子卻沒能給使用者真正的帶來什麼,沒能讓使用者更幸福、更自由、更....

當越來越多的建築師開始體會到這樣的問題後,就開始重視文化、重視歷史、重視當下人的生活方式。為了快速的彌補以前的空缺,他們選擇從熱點和趨勢話題展開追索與思考。可熱點和趨勢本身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匱乏性,而且在一段時間內,熱點和趨勢也會呈現出很高的一致性。這就又導致產出的各種方案只是外觀不同,但稍加追索就會發現全是同一個東西,沒什麼本質上的差別。自此建築淪落為了商品,成了一種滿足審美與身份的談資,卻忽視了建築的本質,忘記了建築是一個被尊重、受歡迎,而且對城市周圍有著直接影響的工具。(建築的本質可以有無數種理解和解釋,每個建築師都應該有自己的看法)

前前後後說到底,其實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現象:以前,很多建築師沒有自己考慮建築的角度。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他們依然沒有自己考慮建築的角度。於是永遠也無法理解建築的本質,也無法產出自己的理論。

前文中我們提到了建築師應該有一個自己思考建築的角度,並基於這個角度不斷的積累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之後就能逐漸提出和完善自己的建築思想。

本周公開課將順著這個話題,以「建築的本質」為角度探討當今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建築?同時也會對一些比較常見的角度和認可度比較高的思潮進行解讀。我們無法讓你贏在一個高大上的起點上,但這次 Live 的內容會讓你在以後的路上少走彎路。

知乎 Live公開課鏈接 時間:周四晚8:00

推薦閱讀:

情人節虐完狗,推薦你一個獨特的教堂來埋葬愛情
《綜合交通樞紐規劃》讀書筆記五
全國唯一 | 最全「軸側圖」繪製思維與敘事邏輯
戰鬥民族富二代設計的辣眼睛建築,你們感受下…

TAG:建筑设计 | 建筑 | 现代主义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