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慶祝鳳陽路蔥油餅創攤50周年
1967年,靜安區第二飲食公司來了個年輕人做蔥油餅,小夥子本姓鞠,但因為籍貫揚州,所以大家都叫他「小揚州」。
小鞠做蔥油餅很是賣力,漸漸地,「小揚州蔥油餅」做出了名氣。上了年紀的人恐怕會記得,早年在北京西路靠近大田路附近有家蔥油餅,那就是鞠師傅最早奮鬥的地方,後來那個地塊被整體拆遷,空置多年後造了靜安雕塑公園,2014年建成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成為了上海的一大地標。歷經國企改制和市政變遷的「小揚州」偏安到了鳳陽路,從門面房變成了路邊攤,一做就是15年,現在「小揚州」提的人反而少了,大家都叫它「鳳陽路蔥油餅」。
這家蔥油餅實行浮動價格:周一到周五,定價4塊錢,主要服務上班族,到了周六,蔥油餅賣5塊錢一個,那是因為來的都是逛博物館和南京路的遊客。
「也算是給自己加點加班費吧。」鞠師傅說,「周日就不做咯,回家抱孫子去!」操持小攤的是鞠師傅和他的老伴兒,鞠太太沉默寡言,負責幫老公和面。
麵粉里倒豆油,拌出明亮的鵝黃。蔥花切得有點粗,還有豬油一朵朵。鞠師傅做餅遵循的是餐飲行業里的老規矩,行話叫「揪劑子」、「甩葉子」,不過現在年紀大了,手上力道不夠,白案功夫有些退步。
待到餅胚送上爐子,鞠師傅就要施展他傳承多年的「煎餅十八掌」——這個名字是我自己隨便取的,其實就是徒手拍蔥油餅,把它攤得更薄更均勻,看到我拍照,師傅還特意拉開功架、拍出響亮的啪啪聲。
「這叫軟硬勁,手拍出來的餅才好吃,像阿大那種鐵板壓出來的,面是死的!哎,我年紀大了,這兩年手有點抖了……」看來蔥油餅同行之間的競爭也是挺慘烈的。攤好的餅,慢火煎到起酥,再刷一層豆油,直至金黃微焦,轉到平底鍋下的爐子里去烘。
鞠師傅一邊照看爐子上下蔥油餅的成色,一邊招呼客人:「鈔票先不要給我,儂先吃,好吃再付錢!」
他幾乎對每個客人都這麼說,但是那些騎共享單車趕來的年輕人、帶著孩子來嘗鮮的家長們、還有像我們這樣虔心來吃餅的客人怎麼可能不給錢呢?
雖然我覺得我手上的這枚餅起酥不夠完美、豬油沒抹均勻、豆油略顯粗糙,但在這乍暖還寒的街頭,吃一枚酥香的蔥油餅,還有老闆跟你攀談打趣,已經足夠值得了。
小攤兒旁的梧桐樹上掛著一塊小顯示屏,低像素的畫面重複播放著去年電視台來採訪蔥油餅的新聞片段,「客人們都說這是小時候的味道」,解說詞一遍又一遍地強調。
兒時的味道已然變成一種俗套,其實我並不是來追尋什麼懷舊的情調,你只要知道,鳳陽路有一位老人家從1967開始直到今天,依然樂呵呵地堅持親手做蔥油餅,並且引以為傲!
今年是「小揚州蔥油餅」創攤50周年,吃心特發此文,聊表美好祝願。小揚州蔥油餅鳳陽路644弄周一到周六 7:00-17:00鳳陽路626弄還有一家蔥油餅的有力競爭者,據說味道很不錯,我尋去,卻發現早市已經收攤,改日再訪。上吃米其林,下吃路邊攤。歡迎關注微信「一片吃心」 或者 微博「吃心一片兒」!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