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才買奢侈品 我們富人很節儉的
01-30
今天群里聊到耳機,我說我都沒花錢買耳機。我現在的耳機一個是蘋果手機送的,一個是朋友買雷朋眼鏡送的。高於400的消費我都得想想。數數我全身的裝備,最貴的就是手錶,DW 1300元,然後Tiffany項鏈1000元。褲子C&A 139元,皮靴子做活動買的230元,毛衣淘寶木木三39元,秋褲優衣庫69元,馬甲C&A 249元。衣服基本都不會超過400。超過400的一般是兩種:羽絨服和內衣。
我不是沒有物質慾望,我其實非常喜歡舒適享受,喜歡大平層喜歡Ferragamo。我也很需要物質。可是我最想要的不是一個包一件大衣一兩次出國旅行。我想要的是一棟理想的住所,有品質的生活,一個持續穩定的現金流,一筆足夠保障我專註自由生活的資產。但我又真的不需要太多。我知道多一樣佔有就多一點責任,意味著多一點麻煩。擁有了一個院子就得去打掃,擁有了一件名貴的包又得悉心保養。那不如我就想清楚了,只有那些我願意長久養護的東西,我去佔有。在別人也許看不見但是是自己貼身的地方對自己好。
推薦閱讀:
小夥伴們驚呆了。
我消費水平一直都比較低,收入上漲之後消費也才提高到普通人正常的水平。小夥伴們說我工資不低啊不至於吧。因為我家從小就不富裕,捨不得買貴的東西。現在消費觀穩定之後更是覺得自己對消費沒有太大慾望。財富是積累出來的。看過《富爸爸》《鄰家的百萬富翁》《不一樣的第一桶金》,我更知道,我踐行的是追求必不可少的效用的消費觀。我會因為一件東西的效用匹配我能接受的價格而買。所以我也會買700一套的內衣,我覺得值。
服裝經常換季也經常流行不同的風格。衣服穿幾年會過時,面料會磨損,還有完好可我不再穿的,我也會扔掉了。空間和精力也是很珍貴的資源。所以我如果安心存錢,就能存下一萬以上。如果隨意些,也能存下八千。我資產剛達到六位數就把買房事宜提上議程。然後又省吃儉用來加倉,積累新的資產。而無法長期(比如說20年甚至更長)佔有的東西,就用適當的價格消耗他們的效用,壽終正寢後及時扔掉。生活中絕大部分東西都可以劃為這一類:消耗品——車,一切衣物,電子產品,小家電,一切日用品,化妝護膚品,等等。他們也不會產生長期價值(收益)。
有品質的生活不是買了bose qc35和戴森吸塵器,refa按摩儀就有的。你覺得買了開心我也不攔著,畢竟物質對每個人的效用都不一樣。
那你說富人確實也買奢侈品啊,是啊,可是你們眼中的奢侈品是LV紀梵希,這些對他們來說就是普通消費品。他們的「奢侈品」又需要升級了,大概是太平洋的某個小島、私人飛機、大莊園、城堡。又或者他們已經有錢到一切對他來說就是效用和可承受價格的平衡。你會發現身邊很多人,他們有錢,可是他們就是節儉。小姨是我家裡最有積蓄的長輩,可是我從來沒有見過她打車。我小時候她騎自行車,後來騎電瓶車,現在開著F0。我身邊家境最好的同學,和她家出去吃飯,她媽媽會把沒吃完的饃饃打包帶回家。好朋友牛市翻了5倍之後全款買房,但她支付寶年度賬單多年累積總共7000元。Deep回想自己2014年最浪費的一筆錢是花了60買了一瓶伏特加。
節儉也是對自己金錢時間乃至自然資源的珍惜。錢是你的,但是資源是地球的。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不要去消耗過多的東西。《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是有道理的。『在年輕的時候,堅持樸素的生活反而能夠讓自己更長時間維護自己的夢想。』如果一個人一生時間和勞動報酬都是一定的,而花掉換取物質的這樣別人看得見體面和銀行賬戶這樣別人看不見的體面非此即彼,你會覺得哪一種取捨更開心?你是願意當一個透支未來的中產階級,還是一個不露富的有錢人?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