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牛奶當中的脂肪,那些與美味和健康都有關係的知識
上篇文章跳進了牛奶這個大坑,講了巴氏奶和UHT奶口味的區別。這一篇算是上次的延續——對於牛奶這種秀外慧中的美食,既然說過了顏值(風味),那就不妨再來說說才藝(營養)。論起牛奶的營養,大家應該並不陌生,無論是糖、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素,還是維生素、礦物質,牛奶中的含量都很豐富。不過,除了爛大街的廣告詞之外,還有哪些關於它們的有趣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講講這個。
↑↑↑顯微鏡下乳汁中的脂肪液滴
脂肪是牛奶中最美妙的成分(唔可能有的小夥伴並不承認),牛奶綿密細膩的口感、醇香馥郁的滋味,最要歸功於乳脂肪的存在。熱牛奶稍涼後,上面凝成的一層「奶皮」,想必是無數人小時候最愛的美味之一了。不過現在,這層奶皮似乎越來越薄,有時幾乎都要沒有了。那是不是「黑心的廠商」在裡邊摻的水越來越多,讓牛奶越來越稀了呢?這個當然不敢說沒有,不過還有種科學的解釋,我覺得小夥伴們應該聽一下。
↑↑↑隨機運動的脂肪液滴相互碰撞,集聚成更大的脂肪液滴脂肪和水是不互溶的,按理說,密度較小的乳脂肪應該漂到水(也就是乳清)的上邊,而在乳汁中,脂肪則以一個個微小液滴的形式存在,均勻分散在乳清當中。乳汁,還有鯽魚湯、骨頭湯呈現的乳白色,都是因為這些脂肪液滴。不過,這樣的體系畢竟不是穩定的存在,脂肪液滴會隨著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四處飄蕩。而在發生持續的震動,或者對乳汁進行加熱時,這些脂肪液滴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彼此碰撞,液滴也會越變越大。當表面張力已經不足以將這些大的液滴懸停在乳清當中時,它們便會上浮到表面——這便是那一層奶皮的來源了。
不過,脂肪液滴的集聚發生在喝奶之前,當然能帶來一番美味,但如果發生在運輸或者貯存當中,那就是悲劇了。所以對於廠商來說,脂肪液滴的集聚應該是一件需要避免的事情,而方法呢也很簡單粗暴,藉助均質機的剪切力和壓力使牛乳高速通過狹縫,在湍流與氣穴的聯合作用下打碎乳中的脂肪球,使脂肪球的平均直徑變小,從而避免了它們的過度集聚——這就是所謂的均質化。更小的脂肪液滴使得牛奶的口感更加濃厚,但同時也無法通過短時間的加熱得到美味的「奶皮」了。
不同於鯽魚湯、骨頭湯中的脂肪液滴,乳汁中脂肪液滴的來歷可大不簡單。它們最初是在乳腺小泡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上產生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在細胞中,這些由單層磷脂包裹的脂肪液滴互相碰撞、融合,一邊長大,一邊向細胞膜移動。它們會和細胞膜接觸,並被細胞膜漸漸包裹起來,最後通過分泌泡的形式進入到乳汁當中。它還有個高大上的名字叫「乳脂球」,而包被乳脂球的膜則直接來源於乳腺分泌細胞的細胞膜——所以喝牛奶在某種程度上,也算啃了一口牛乳咪咪了。
↑↑↑乳脂球(MFG,milk fat globule)的形成過程
這邊之所以提到乳脂球膜,是因為DHA大家炒得差不多了,去年似乎炒乳脂球膜概念的配方奶粉漸漸多了起來。首先呢,乳脂球膜的確是個好東西,事實上,乳脂球膜上的磷脂佔到了乳汁中總磷脂含量的70%——誰讓人家本來就是細胞膜的一部分呢,細胞膜的骨架就是磷脂呀。其次,人乳中神經鞘磷脂的含量比牛乳高了將近一倍,而人腦中神經鞘磷脂又非常多——這就容易讓人拍腦袋說:添加了乳脂球膜的配方奶粉是不是會有助於提高智力呢?其實除了2012年有一項來自印尼的研究外,還沒有其它公開發表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最後要黑一把脫脂奶。乳脂肪的分解是呈味物質產生的重要途徑,而許多呈味物質,也需溶於乳脂肪才能存留在牛奶中。所以如果說巴氏奶和常溫奶的口味見仁見智,但是脫脂奶難喝應該是公認的。比如二甲基硫醚(DMS),上次我們說到它是牛奶最特徵的風味物質。不巧的是它難溶於水,於是在脫脂奶當中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牛奶這番最原初的風味了。
對於UHT的脫脂奶,那些由脂肪酸氧化而來的甲基酮與δ-內酯類物質通通都不會有,多出來的只不過是高溫處理後產生的2,3-丁二酮以及各種含硫化合物了——就是那種煮的時間長的雞蛋的味道。為了掩蓋這些種種,脫脂奶中就不得不加入的香蘭素、麥芽酚等等來調合口味。而真正脫脂奶的味道……大概可以問一下用脫脂奶粉當封閉劑做western blot的小夥伴了:
大概就是這個東西,一股……甩了臭雞蛋的牆皮味。
推薦閱讀:
※你有沒有無數次在吃泡麵的時候心驚膽戰?
※Live:關於食品,你需要的糖與脂的平衡。
※世界上第一塊「無雞雞肉」誕生,肯德基會大規模採用這一技術嗎?
※反式脂肪好可怕?其實,不是所有的奶精都是壞妖精
※奶白色的湯是怎麼做出來的?真的會「營養翻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