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不自學,教育就將是一場災難!

本文轉自公眾號『妙面爸』,ID:xmmlovegod

……………………………………………………………………

妙面媽前幾天,針對教育,對我說了一句話:

「如果孩子不學會自學,那老師家長遲早都得累死!」

妙面爸聽到後,心中微微一悸,對妻子的洞察力不禁刮目相看。

這句話,正深刻地道出了教育和學習的本質。

本質上,教育,其核心就是「自我教育」;學習,其核心就是「自學」。

一個有好奇心、有探求欲的人,在不斷探索自然、探索社會和探索自我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和自我提升,進行持續終生的自學,這是教育唯一有效的樣式。

但是,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全方位」遏制孩子的自學。

一、追著喂飯,是遏制孩子自學的第一悲劇

吃飯是一個問題,吃飯是一個大問題,吃飯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偉人說:「解決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

說得真沒錯!袁隆平的高產水稻,並沒有完全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不信,問問身邊的家長,有哪一個家長不為吃飯問題發愁的?孩子不肯吃、坐不定、挑著吃、吃得少,樣樣都讓人頭疼。

為了孩子能好好吃飯,家長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吃飯問題,再度成為困擾13億中國人的頭等大事。

大部分家長為解決孩子吃飯問題,採取的方法,就是喂飯。

不喂不吃,這是家長喂飯的首要理由。

但事情遠沒那麼簡單,在迅速往壞的形勢惡化。

從不喂不吃,喂才吃;很快變成,坐著喂不吃,邊走邊喂才吃;很快再變成,邊走邊喂也不吃,要趁孩子玩的時候不注意,順勢塞進一口才吃。孩子每吃一口,家長感到比中了彩票還要驚喜。

妙面爸也逃脫不了這個命運。

在6年前女兒妙妙剛出生時,我就讀過教育專家周弘對喂飯的論述,詳細的語句記不太清,大概意思是:

「追著喂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每天喂三次飯,一年喂365天。多年喂飯,將形成牢固不破和貽害終生的習慣。」

他還說:

「一個連吃飯都不能自我負責的人,還指望長大後能負責什麼?!」

我們夫妻將這些語錄列印出來,貼在牆上,作為育兒指南。一方面是告誡自己,更主要的目的則是暗示和提醒爺爺奶奶不要延續以往的喂飯文化。無奈,與祖父輩在養育方法的隔代艱難戰役中,我們最後敗下陣來。祖輩說:「不喂,孩子哪裡會吃?你還不是我們喂大的?你難道沒有能力嗎?」我們不得不嗆聲。因此,女兒被喂飯喂到了3歲,5歲才分房睡。

兒子出生後,為了不重蹈覆轍,我們夫妻選擇與爺爺奶奶住同個小區,但不同棟。餵養方針完全由夫妻自己決定。結果是,兒子8個月就分房睡了,1歲就會自己吃飯喝湯,而且勺子使用得很好。女兒在這一年多,也很快學會了自己洗頭吹髮、倒垃圾、洗內衣和晒衣服,還承擔了給弟弟處理尿布和穿衣服的任務。

進步之快,讓人驚嘆。

其實並不難理解。

餓了就會吃飯、渴了就會喝水、累了就會睡覺,這是上帝給人的生存本能。人一生下來就有吮吸乳頭獲得奶水,維持生存的能力。到了孩子能夠吃更硬食物的時候,即使還不會使用餐具,餓了也肯定會用手抓著食物放進嘴裡咀嚼。只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去自主學習,他們就自然會學得很好。

自己進食,不僅是人之本能,也是人的基本責任;是孩子作為獨立的主體,需要儘快學會和自我負責的事。

孩子幼小,家長適當餵養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孩子滿了1歲後,有能力自己吃飯了,很多家長,卻一定要喂。更有甚至,孩子一邊跑著玩,家長一邊追著喂。

追著喂飯,從餐桌到電視,從電視到沙發……從餐廳到陽台,從陽台到卧室……這一幕幕日本鬼子追土八路的鬧劇,在億萬家庭里餐餐上演。當不少家長將追著喂飯當做天倫之樂時,這場鬧劇有時會瞬間變為悲劇,悲劇到讓人感到滑稽。

2016年11月3日晚上19時許,2歲的希希含著筷子在客廳跑來跑去,後面緊跟著一邊追他一邊喂飯的奶奶。「希希,奶奶要追上了哦!」聽到奶奶說要追上了,希希趕緊加快步伐跑了起來,只聽到「當」的一聲,希希面朝下摔在了地上。經入院檢查發現,木筷子從孩子左側軟齶、扁桃體窩上方穿入,經左側頸動脈鞘內側到左側枕部皮下,導致枕動脈移位,插入體內約12cm,離頸動脈鞘僅2mm。——《重慶晨報》

家長喂飯還有另一個奇葩原因:不喂飯,孩子就會餓著,就會吃不夠而營養不良。

真會如此嗎?

其實,在經濟迅猛發展的當代中國,營養過剩反倒是一種普遍現象。

2012年國際肥胖研究協會的權威研究顯示:中國有12%的兒童超重,在不滿17歲的青少年兒童中,有1/3的孩子至少出現了一種心血管危險因素。

引自你可能不知的「中國式肥胖」_騰訊網

肥胖和心血管危險,明顯是營養極端過剩的表現。當代中國,成年人幾乎個個都是腰圍超標,無需減肥已是幸事,哪需要擔心啥營養不足?

但由於久遠封建文化傳統的缸染,大部分人潛意識裡還認為肥胖乃是「富態」。即使孩子已體重達標仍覺不夠,一定要多喂幾口飯。似乎多喂一口飯,就多添一點福;若體型喂成彌勒佛,就全家歡聲笑語,享受到人間至樂了。常年喂飯的後果是,孩子被強迫進食,邊玩邊吃注意力渙散味覺遲鈍,失去了對很多必需食物的慾望,從而導致偏食和營養不均衡,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營養不良。

喂飯不僅讓家長心累體乏,孩子對家長的行為也倍感討厭。每喂一頓飯,家長和孩子就都要遭一次罪。最恐怖的後果是,讓孩子感覺吃飯是家長的事情,而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不僅吃飯如此,睡覺、穿衣、如廁,洗澡、刷牙……哪樣能擺脫這種命運?不給孩子喂飯孩子就會餓著,不抱孩子入睡孩子就會累著,不給孩子穿衣孩子就會凍著……,這不都是中國家長不言而喻的普遍共識嗎?這不都是中國家長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扼殺自學的普遍做法嗎?

不信?就再拿孩子睡覺為例。人一出生,家長對孩子除了用正常的擁抱、親吻和撫摸給予足夠的愛與關懷外,並不需要以額外的方式幫助孩子入睡。但絕大多家長不抱著孩子睡覺,孩子就不能入睡,抱著睡了後,小心翼翼放在床上,連一根針跌落都生怕驚醒了小孩。這都是家長自己造成的惡果。

看,做中國家長能有多累啊?

這種從孩子0歲就開始的家長行為模式,會在孩子3歲後持續到孩子的文化學習中。變本加厲,不可不防!

若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長大後何以理人,何以成家,何以立業?何以成為民族和國家的脊樑?!親愛的家長們,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理吧!

二、逼著學習,是遏制孩子自學的第二悲劇

學東西,是人發展的本能。人一生下來就有好奇心和學習欲,看到不明白的東西,腦袋裡總會有十萬個為什麼。看著地上的螞蟻,望著天上的繁星,空中的飛鳥,哪個孩子不渴望探索,哪個孩子不喜歡學習?

不讓孩子自己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只會進行灌輸式教育。這是在孩子3歲以後的另一個悲劇。這累苦了中國的家長,累苦了中國的老師,更害苦了中國的孩子!

為了更深入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教育中的主體——學習者——比作一輛車。

一輛車,想成為真正的一輛車,必須有自己的駕駛系統。必須有自己的車頭、自己的發動機、自己的駕駛員、自己的方向盤和自己的油箱。否則,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車廂,永遠只能成為一具傀儡。

一輛車,想成為真正的一輛車,必須一開始,就有自己的車頭。習慣於讓別的車拖著走的,會永遠都不願意自己為頭。不要妄想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就會主動自學。板車被拖了無數的年月,依然不會進化成和諧號動車,而會變成破車。

很多自認為是「學習者」的人,實際上只是「被灌者」,不是一輛可以獨立行駛的車,而是一輛「挂車」。背負的貨物越來越多,自身動力為零而阻力日增。

所謂挂車,就是由其他汽車牽引而本身無動力驅動裝置的車輛。說它是車,不如說它是個塊裝了輪子的板。很多人從幼兒園開始就是當挂車,一直掛到了大學畢業。一工作,自主學習就完全喪失,全面放棄了。因為沒有了主車,挂車就生了銹,成了荒蕪停車場里的一堆廢鐵,長滿了野草。業已成年的各位讀者們,看看自己,再觀四周,還有多少人工作後還繼續自主學習呢?

追著喂飯累,逼著學習更累!

一旦學生總被餵養,總習慣被拖著走,老師家長就會:

1、學生不出力,老師家長出猛力,老師家長會很累。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孩子要學科目的數量和難度會顯著提高,若主要都依賴老師和家長,老師家長將不堪重負。

2、學生不出力,輪子往其他方向拐甚至反著走,老師家長會抓狂。

由於孩子不是自主有興趣地學習,就很難對學習的內容發生興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師生親子間會非同步而行,彼此的對抗將導致心理崩潰。

學生孩子就會:

1、自己不想走,被老師家長拖著走,孩子學生心累。

心理學領域裡影響深遠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認為:人的自我成長,只有在內在動機促進下,才能最優發展。

學生沒有內在動機促動,學習就不可持續。這種內在動機,是循環運作的。內在動機刺激孩子學習,學習的結果又刺激了更為強烈的動機。 孩子像一匹在野外生存的狼,自己給自己覓食,自己強壯自己。這在教育新時代:自我選擇下的孩子自學一文里有過討論。

一旦學習變成被迫的活動,動機就完全外在,而內在則會形成強大的負面動機。

2、自己想走,但不明白怎樣獨立前行,孩子有心無力。

孩子不從小學會自主閱讀和公共寫作,不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旦進入這些問題場景,就會百無一能,從而失去信心和興趣。

不管在家自修還是在校就學,都是如此:

那些學校的老師們,天天強調,日日叮囑,滿頭白髮,疲憊不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拉著一班幾十輛板車拚命往前跑。我尊重這些老師的付出和努力,但是其實不需要這麼累。

那些在家上學的家長們,自己由老師變家長,不堪重負,紛紛放棄。就是因為一直不以引導孩子自學為主要教育目標。將家學變成了校學,負擔過重,無以為繼。

這種情形,與喂飯又是何其相似啊?這種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喂飯式教育,作為一種病毒式的「傳承」,從養育到教育,從家庭傳播到學校,害了中國一代又一代人!

不自學,就自虐。這真是一條鐵律。

其實,家長和老師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幫助孩子打造自學的車頭,尤其要打造車頭的發動機——好奇心,添滿孩子興趣的油箱。從心理學來說,學會了自學,就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循環和自增長的學習動力和技能系統。

我們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論,我們只需要容易入手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給大家灌了這麼多雞湯後,在以後的文章里,妙面爸會介紹解決餵養中飲食、睡眠、行動和社交等問題的最好方案,就是「超級保姆法」。同時還將重點介紹「視頻法」和「科普書籍法」,解決孩子自學科學知識時興趣激發、方法掌握和模式選擇等問題。讓草根家長們,讀了能懂,懂了能用,用了有效。

想了解更多,可關注微信公眾號:妙面爸,上面有一整套快速提高英語水平的方法。想交流英語學習、家庭教育和個人提升等問題的朋友,可添加妙面爸個人微信:miaomianba,期待和大家做更深的交流,微信上見!↓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学习 | 儿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