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器人接管機械式的工作後,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01-30
世界的構成
普通人給予中產財富
中產與普通人給予富豪財富
當機器人漸漸接管普通人負責的機械式工作後
普通人無法給予
世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機器接管機械式工作,從工業革命算起,發生了近200年。
織布機之前,人得一寸一寸織布。蒸汽輪船之前,人得一搖一搖划槳。汽車之前,人得一步一步走,少數人騎馬。
在此過程中,世界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生產效率提高了,運輸速度提高了,人類壽命整體提高了。大規模失業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原因在於,這些後來被叫做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四產業的新行業,創造了相對於農業更多的就業機會。
從過去200多年漸進式發展歷史看,機器接管某些行業工作並非一蹴而就,而研發操控機器的一直是人,生物人。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如此。
至於科幻片里演的,這麼多科幻片,你說的哪部?
人類貧富懸殊急劇擴大,國家之間也急劇分化,宗教、貧窮、種族歧視等問題混合發酵,戰爭會不可避免。需要更符合未來的哲學思想管理才能避免陷入機器與人的戰爭。那就是道家思想,不是用美國那一套功利強哲學。
我覺得會有陣痛,但是問題不大,人類會從事更加高級的工作,可能很多人的工作將在虛擬世界裡。
這個問題很不錯,涉及到生產關係的變化,可以說的很多。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件好事,機器替代人類的地方,一定是更高的生產力替代了低的生產力,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近現代的幾百年來都是偏正向的事情,中國人更是在改開幾十年中切身體會到了生產力提高的好處。
首先說一下題主的問題說明,世界的結構。
現代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社會結構,也就是生產力結構是紡錘型的,不是金字塔型的。工業革命前世界是金字塔型的,大致是底層農民-&>富人-&>貴族的社會結構,如題主所說,底層供養富人,富人供養上層,絕大部分生產力來自底層;工業革命最初,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社會關係變化,底層從農民變成工人(奴隸);現代(二戰結束後)以來,很多工人上升到中產階級,也是美國社會最有活力的時期,社會結構變化為紡錘型,變成了中產一方面接濟底層,一方面供養頂層。中國也在向紡錘型社會發展,也就是改開30多年來的社會結構變化。美國當前的問題也能用社會結構的問題解釋——中產階級比例減少,紡錘的中部不穩。一部分是工業自動化的鍋——需要的勞動力減少、製造業外遷等等。接下來談談工業自動化。自動化進程以來,對個體最大的影響就是藍領很難混成中產了,工廠里不再需要流水線工人,只需要中層管理者、技術工人、機器操作工人,工作崗位減少很多,4個字,只要白領。
說一個我最近接觸的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升級的例子。某上市公司,主要生產焊接材料,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用人成本,全面轉型到智能工廠。老工廠可以說是血汗工廠,流水線工人工作強度極大,以中年人巨多。新工廠採購很多智能設備,包括廠區自動物流、加工機器、智能倉庫、自動化流水線等等,只需要部分人員做操作機器、質量管理、生產任務管理等工作。升級後,大部分老廠員工會被裁掉(有安置措施),新廠員工不用說,待遇肯定比老廠高。抓幾個關鍵詞:智能工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用人減少。用人減少不代表人要去和機器搶工作,人的工作變成了操作機器,而不是成為機器。絕大部分大型製造企業會(部分已經)走上這條智能自動化道路。也就是說很大一部分藍領工人會失業。失業確實是一件壞事,但他們中的很多人會重新擁有工作,工廠的生產力提高,員工進入中產,消費能力提升,失業者將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這裡我沒有產業轉移的數據,如果誰能提供,感激不盡——不過我能保證這個比率比較大——至少在中國一定是。工業自動化還隱含著一個社會結構變化的契機——社會生產力和人脫鉤。決定生產力的不再是工人的工作,而且更先進的機器和更有效率的管理。未完待續。無產者再也無法出賣勞動力了。要麼成為老闆,掌握生產資料。要麼餓死。
工作變成一種特權
網路直播之類的文化娛樂的需求就會增加,從業人員也會增加,當然可能大量的內容在知乎的用戶群體看來會是低級以及低俗的。。。。
自問自答
當機器人漸漸接管機械式的工作後普通人沒有了工作,失去了給予的能力因為普通人失去了工作,中產也漸漸消失很大一部分,富豪資金流逝,出多進少後來問題嚴重了,開始去掉機器人加入普通人工作,或增加機器人的給予能力?個人思維有限,希望能看到不同的看法推薦閱讀:
※互聯網時代的【三國演義】
※國外常說中國操縱匯率有這樣的可能性嗎?大概如何操作?
※如果毛主席,周總理等開國領袖生在同時期而如今依然貧窮的非洲某個國家如剛果,蘇丹,這個國家今天會怎樣?
※特朗普才沒那麼容易下台,該擔心的是巴西總統
※無印良品在中國發展的未來戰略會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