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Google 指控盜取商業機密,Uber 的日子更難過了

昨日,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項目 Waymo 起訴 Uber 竊取其商業機密的消息佔據了各大科技外媒的頭條。據悉,Waymo 已向舊金山聯邦法院提交了訴訟文件並指出:Uber 及其於去年收購的自動駕駛貨車公司 Otto 中的幾名員工竊取了 Google 的激光雷達(LiDAR)自動駕駛核心技術,並因此已獲利超過 5 億美元。

Waymo:我們研發 LiDAR 用了將近 10 年,對方卻只用了 9 個月

在長達 28 頁的訴訟文件中,Waymo 表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Uber 的盜竊行為:2016 年 12 月,他們收到了來自供應商發來的一封名為「Otto Files」的郵件(據說是對方不小心將他們納入了收件人名單所致),郵件中附上的 Uber LiDAR(激光雷達)電路板設計圖的與 Waymo 的極為相似。

追根溯源,Otto 的聯合創始人 Levandowski 順利成章的成為了他們的頭號嫌疑人:Levandowski 於 2016 年 1 月從 Waymo 離職創辦了 Otto 公司,很快的,Uner 在 8 月份以 6.8 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並任命 Levandowski 為 Uber 副總裁,主要負責無人駕駛汽車項目。

· Uber 副總裁 Levandowski,主要負責自動駕駛項目

訴訟文件還描述道,Levandowski 於離職前 6 個秘密潛入 Waymo 的伺服器,下載了共 9.7GB,數量為 14,000 個的高機密文件,包括 LiDAR 項目藍圖,設計稿件以及測試文件等,並存儲在一個移動硬碟內帶走,他事後為電腦安裝了新系統,試圖抹除作案痕迹。

Waymo 進一步懷疑道,一些隨後離開 Waymo 加入 Uber 或 Otto 的員工也參與了信息盜竊,包括供應商列表、製造細節、高精度工程的陳述。「Uber 一開始就是看中了 Otto 的 LiDAR 技術,從去年收購 Otto 後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更是一帆風順,某些方面的進展甚至比 Google 的更快些,這對於一個剛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來說實在是太不可思議。」

· Otto 自動駕駛貨車

同時,Waymo 在其發布的博文中也為自身多年來的努力而感到忿忿不平:從 2009 年成立以來到現在,Waymo 已經在 LiDAR 技術上深耕了近十年,積累了 200 萬英里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第一個讓汽車在公路上實現自主駕駛……公司投入了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上百個工程師花了數千個小時最終設計出高度專業化、可靠的 LiDAR 系統,LiDAR 感測器的設置和配置均是 Waymo 獨有的,而被告卻在短短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內建立了這樣一個性能相近系統,得益於竊取的技術而省去了不少時間、費用以及風險……

對於 Waymo 這份詳細的控告,Uber 表示會認真對待這件事情,並仔細審查涉事的 Uber 及 Otto 員工。

Waymo:競爭是好事,但得拿出真實力

Waymo 在博文中闡述道,雖然他們的母公司 Alphabet 曾是 Uber 重要投資者,雙方之間在某些領域也處於長期合作的關係,(Alphabet 旗下風投部門 Google Ventures 曾在 2013 年向 Uber 2.5 億美元,當時許多行業專家看到了兩家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網路上的合作機會,Uber 最終還是決定開發自主技術,成為了 Google 的競爭的對手),但出於保護自身的技術、捍衛團隊多年來付出的努力,對這種非法盜用商業機密的行為,他們除了採取法律手段別無選擇。

激光雷達作為汽車感知周圍環境的「眼睛」,通過周圍物體反射數以萬計的激光束來測量反射回來的所需時間,並依此繪製三維地圖,是檢測和測量物體(如車輛、行人及其運動、速度等)的重要工具,也是各個汽車巨頭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核心技術所在。

Waymo 認為,行業內部的競爭能促使自動駕駛在低價、安全方面取得進步和創新性發展,競爭應依靠實在的技術和試驗而不是非法手段。而 Uber 與 Otto 的 LiDAR 的電路板設計圖已經侵犯了 Waymo 的多項專利技術,將嚴重影響 Waymo 把技術推向市場。

Uber 的處境大概能用這四個字形容:內憂外患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初,Uber 就過得不怎麼平靜:先是特朗普簽署的一份關於移民的行政令,不少 Uber 司機和用戶認為 Uber CEO Kalanick 支持特朗普,因此極力批評並揚言要刪掉 Uber APP,Kalanick 為緩和用戶情緒公開指出特朗普做法的錯誤性並退出特朗普顧問委員會。

· Uber CEO Kalanick

接著,加州政府因 Otto 未持有在加州路面上進行駕駛測試的許可證,再加上超過 1 萬噸的載重限量,禁止 Otto 在路面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最近,Uber 因「性騷擾醜聞」事件再次被推上了內外輿論的風口浪尖,而 Google 卻正好在這個時候補刀,無疑是讓 Uber 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政治鎮壓,公司內部管理為員工所詬病,最關鍵的技術並不是自己該持有的……Uber 似乎做再多的事情,也難以挽回其在政界和商業界的形象,何況這次是關乎商業道德的技術剽竊。

● ● ●

深圳灣(微信公眾號 ID:shenzhenware)長期挖掘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新銳產品和初創團隊,歡迎聯繫我們。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編輯創作發布,轉載請註明來自深圳灣,並標明網站地址 shenzhenware.com

轉載、約稿、投稿、團隊報道請聯繫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回復關鍵字)
推薦閱讀:

自動駕駛打車業務上線在即,且看 Google 如何安利
瘋狂!電動汽車科技領域的投資正爆髮式增長|數據報告
英偉達推全球首款 L5 級別自動駕駛晶元 Pegasus,打響行業計算能力角逐戰
2017無人駕駛智能車Hackthon
國內自動駕駛已經世界領先了?Too naive

TAG:优步Uber | 自动驾驶 | 谷歌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