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是一道偽命題

過於關注時間管理,認為時間管理就能改變人生,就像穿一套名牌服裝,開一輛豪車就能徹底改變徹底一個人自身的價值。

1

其實我一直懷疑時間管理是一個非常自戀的牛人跟所有人開的玩笑。

這個牛人肯定超級成功,個人價值很高。有一天他的自戀狂癥狀又開始發作,在很多人都理解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功,爭相膜拜,他還覺得不夠,還得讓人知道他成功的細節。

但一個人成功的核心秘密,就像可口可樂的配方,肯定是不能夠告訴給外人,就像一家成功的公司,商業機密這等要事就必須要保密,不能外露。

後來這個用來宣傳的營銷點就到了自己對時間的使用上。這個牛人羅列了自己一天做過的事情,懂得輕重緩急,懂得條理,安排很科學,竟然完成的事情還挺多,自己又更佩服自己了一層。

後人為了給自己一份正能量的目標,要向這位牛人學習,就開始學習他如何管理時間,但是在牛人成功的核心秘密上,他打死都不肯說。

2

很多人想要成為時間管理的達人的理由一般都是在工作中提不起勁頭,每天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做事情容易一拖再拖,沒有目標,然後再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每天可以干很多事情,又很成功,頓時愧疚感、不服輸的勁兒就湧上心頭。

人們沒找對方向,做錯了,由於人性的弱點在鬼使神差的控制著人的大腦,沒有去找自身錯誤的地方,而把原因歸結在自己不會用的一門學科——時間管理上。畢竟不知者無罪,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遭反而不丟人,但是做錯就是笨蛋的代名詞。

當一個人迷茫,沒有頭緒,還沒有個人科學自我突破系統方法論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辦時候,就像溺水的時候,就是有一根稻草,也會當做救命的東西去抓住,只是這個時候出現了時間管理。就像有些人會相信迷信,並不是他不知道迷信有害,但是在他自己的認知體系中,唯有迷信可以幫他解惑,解迷茫的時候,其它方法論不懂、不會的時候,只能抓住迷信這根稻草了。

所以時間管理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點上。

3

很多人看專業的時間管理書,上時間管理培訓的課程,用相關軟體,用所謂的意志力來要求自己執行著自己內心不太願意去做的事情,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和精力,但是效果往往不大並不明顯。

原因就是:時間管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地上有一張一百塊,一張一塊錢,只能撿一張,小學生都知道撿那張一百的,那是因為一百和一塊的價值區別大家都很清楚。一個人肚子餓了,肯定會去找吃的,那是自己知道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但一個人在迷茫期,當所有的認知方法論都無效,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也就是區別不出來事件因素的價值大小,當然也就沒法判斷目前重要的事項。

這個時候自信心會受挫,一般會去看看令自己開心的東西,玩玩手機,玩玩遊戲,看看小說等等,緩解下心情,找回點自信。其實這點也很正常,人就像彈簧,拉伸的久了,就需要回過平衡點以內恢復下,以免過度拉伸會拉壞。但是事件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確實是拖時間了,加上一個人內心承受力差點,懶惰點,就會一拖再拖。

想盡辦法解決問題本身,找到突破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4

一大部分人根本用不著時間管理方法論,要的是解決問題和自我突破的方法論,畢竟實際的難題就在眼前,很具體。

這就像一個人月工資賺不到一萬塊,整天卻在看豪車,看名貴的手錶等等,看了也是白看,解決的辦法是賺更多的錢。

就像學英語,即使一個人學習能力再好,沒有直接的英語應用環境,工作和生活中的環境中一直都在講中文,那麼這個人英語水平不會好到哪裡去。

個人經驗是日薪上千元後,也就是時薪約百元後,價值價格標尺比較明確後,就會對時間非常在意,對於一件事情的價值價格有所估算,對於低於這個價格的事情有明確的取捨,用高效的事情代替,或者直接放棄。

個人經驗是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系統思維能力到達一個闕值後,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呈一個開放的狀態,能分清事情的本質,或者用科學的方法論找到估算事情本質的方法,自然可以分清事情的優先次序,並應用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件事上。

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找到了突破口,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把時間用在刀刃上,能力價值越來越高,工資越來越高,賺的越來越多,近乎成功。

5

一路解決問題,在找解決辦法的路上,變得牛了,再回身看看自己每天安排的事情,有優先次序、有條理,因珍惜時間,做的有價值的事情也多,就是所謂的時間管理能力。

------------------------------------------------------------------------------------------------------------------------------------

想要看更多深度好文,盡在微信公眾號(51逆轉)

------------------------------------------------------------------------------------------------------------------------------------


推薦閱讀:

TAG:职业发展 | 互联网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