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然 | 透納:我逃避痛苦,卻發現沒有什麼比痛苦更真實

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

咳嗽、窮困和愛;

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

—— 《洛麗塔》

1781年的一天,桑格號行駛在牙買加的黑河上,

133個黑奴——大多為老人婦幼、體弱多病者

——被英國奴隸販子拋入海里。

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必承擔患病死亡的運送理賠費用。

黑奴運動的領導者,也是第一個人權組織的創始人——托馬斯·克拉克森寫下這段歷史,

近六十年後,被英國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讀到了。

他出擊了。

威廉·透納,《奴隸船》,1840年

J.M.W Turner, Slave Ship, 1840

風暴洶湧、船隻飄搖、日光欲墜……這是一張風景畫。

載滿奴隸的船輪廓模糊,船下卻清晰地浮出了奴隸的肢體和鐐銬

這更是一張關於人間的作品

著名的藝術評論家羅斯金曾說:

「 如果只用一幅畫去證明透納的藝術是不朽的話,那就是這幅《奴隸船》。」

它的原名叫做 《奴隸船:奴隸販子把死者和垂死之人丟入海洋——颱風襲來了》。

但是,這幅畫一點都不「透納」

它讓人不愉快,甚至讓人恐懼。

羅斯金收藏了這幅畫,最終又賣掉了,因為「和它生活在一起太痛苦了」

透納?不就是那個經常把海洋畫成仙境的透納?

他畫山間薄霧的風景,畫光影斑駁的海洋,飽受歡迎,被譽為「光」的畫家。

威廉·透納,《邦納維爾,薩瓦》,1803年

J.M.W Turner, Bonneville, Savoie, 1803

威廉·透納,《雷比城堡》,1817年

J.M.W Turner, Raby Castle, 1817

卻都是假象

《奴隸船》是他的爆發。

《奴隸船》的悲劇發生的時候,正是透納的童年時期

透納出身平凡,父親是位理髮師。他的親生妹妹在1786年因病去世,直接導致母親的精神失常

無人照顧的透納被送往舅舅家,整個童年寄人籬下

他極具天賦,14歲時進入皇家藝術研究院,

15歲參展,20歲以後,以風景畫聞名。

威廉·透納,《海上漁夫》,1796年

J.M.W Turner, Fishermen at Sea, 1796

而那時候,也正是他母親的精神疾病癒演愈烈的時候。

1799年,母親被送入精神病醫院。

那段時期,透納畫了張自畫像。

威廉·透納,《自畫像》,約1799年

J.M.W Turner, Self-portrait, circa 1799

之後,他極少涉獵人像。

他風景畫里對光的運用愈演愈烈。

美麗迷人,也掩蓋一切。

威廉·特納《奇切斯特運河》,1828年

J.M.W Turner, Chichester Canal, 1828

他在害怕什麼?

他在逃避什麼?

伊恩·瓦萊爾《透納的私密素描》(書籍內頁)

<Turners Secret Sketches> by Ian Warrell

畫上的人是他死去朋友的遺孀薩拉·丹碧(Sarah Danby)。

他們同居生活,甚至育有兩個孩子。但沒有人知道。

他甚至和薩拉的侄女、他的女傭漢娜(Hannah)也有過混亂的感情生活。

透納去世後,研究者才發現,其實這個「極少畫人物」的透納,畫過不少私密的人體畫像,

畫上的女人玉體橫陳,卻面目模糊。

透納,除了是畫家,也是一個戀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

但他不承認那些。

他不夠坦蕩。

也不願承受那些,他不能控制的事情。

伊恩·瓦萊爾《透納的私密素描》(書籍內頁)

<Turners Secret Sketches> by Ian Warrell

他說:「婚姻和藝術不能兩全。」

一切生活的負擔,他能藏就藏,能避就避。

他的作品,正因想要壓抑情緒太過豐茂,山光水色才顯得浪漫

當你越想隱瞞、逃避,它就會夜夜糾纏不休,直到你迎面撞上。

最後,透納可能逃過自己嗎?

威廉·透納,《奴隸船》,1840年

J.M.W Turner, Slave Ship, 1840

依然是畫光,艷陽熊熊似火,在驚濤駭浪之中開闢了一條道路來,卻一片血光。

他千萬般想要隱匿的暴力和不屈,在畫里清晰可辨。

威廉·透納,《奴隸船》(局部細節),1840年

J.M.W Turner, Slave Ship (Details), 1840

這樣的畫被當時的英國人詬病不已。

他們並不關心那些一直被視為下等的奴隸的存亡

——當時的人們,只想看到湖光山色的美景

奴隸制度的殘暴和血腥,刺激著他性格中陰暗和激烈的情緒,

像是沉睡的野獸忽然蘇醒,組成了這組暴風雨

氣憤的透納甚至寫下了一首詩:

舉起所有的手,錘擊著桅杆頂部和繩端,

你狂怒地遮蔽了太陽,烏雲壓下

宣告了颱風將到,

在它掃過你的甲板,穿過船舷之前,

死者與瀕死者──拴上了他們的鏈條

希望,希望,倒坍的希望

你在哪裡?

他瘋狂畫畫,直至生命晚年,為的,也不過是聲聲詰問「希望在哪裡」?

透納畫布上的光從那以後卻變得純粹、豐富,如此迷人,又如此驚心動魄。

《奴隸船》之後的透納,留下的作品不再是取悅世人,而是讓歷史驚嘆。

威廉·透納,《光和顏色(歌德的理論) - 洪水後的早晨 - 摩西寫創世記》

J.M.W Turner, Light and Colour (Goethes Theory) - the Morning after the Deluge - Moses Writing the Book of Genesis

在病卧床榻的時候,透納依然要出門寫生。

現實的生活已然灰暗,他只去追逐光芒的熱量

——那不再是他用來掩蓋黑暗的工具,而是給予生命本真的指引。

臨終前,他望向遠方的太陽,

說:「太陽就是上帝(The sun is God)。

那世間的光,

那生命的光,

我們終究袒露無疑。

參考資料:

1.《透納與拉斐爾前派》作者: (英)約翰·羅斯金

2.《威廉·透納》作者: 張穎 編

3.《透納先生 Mr. Turner》(2014)導演: 邁克·李

4.《天才透納:工業革命的描繪者 The Genius of Turner: Paint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2013)導演:克萊爾·比溫

5.《藝術的力量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2006)導演:Carl Hindmarch

喜歡文化藝術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我們的公眾號呀(戳<( ̄︶ ̄)↗):知其然 | 透納:我逃避痛苦,卻發現沒有什麼比痛苦更真實

有意思的文章和活動福利也是妥妥的~

本寶寶摔倒了,需要大家關注才能起來ヽ(??▽?)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害怕承諾?| 一種確定的未來總讓我想逃
如何不再逃避,勇敢面對?
人們為什麼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很努力?
如何理解卡夫卡的「我們唯一能夠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這句話?
認為如果不是環境自己早就可以實現很多想做的事,是個很厲害的人?

TAG:艺术 | 风景油画 | 逃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