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和《見字如面》的走紅,說明這屆觀眾水平很行?

最近都被唐詩宋詞都被刷屏了。

好酒好肉回家過完年之後,再看上一期《中華詩詞大會》武亦姝等選手的精彩對決,才算是過了一個傳統的春節。

不管怎麼說,原本趨於小眾的中華古詩詞文化,借著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重新獲得關注,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事。

正如趙雷一首《成都》,讓小眾的民謠音樂再次成為焦點一樣。

所以菌菌才會感嘆,《中華詩詞大會》和《見字如面》這樣的文化綜藝流行起來,真是讓人高興啊。畢竟在這之前,綜藝在大家的印象里,是娛樂的,狂歡的,沒太多營養的。

沒想到,當有人吃螃蟹推出這些文化綜藝後,卻發現觀眾們,其實是喜歡這些有文化有內涵,表現形式有趣的嚴肅綜藝。

這可真的是給那些粗製濫造找借口給我們生產垃圾綜藝的節目組,打了一個響亮的啪啪啪,誰說我們不喜歡看嚴肅綜藝了。

先說詩詞大會。

最大的特點是最後兩個環節:一對一和飛花令。

感覺就像是看乒乓球對打一樣刺激,誰沒接上就出局,比如彭敏對武亦姝那一期,彭敏的知識量應該是不差的,只是因為說重複了就卡殼了,導致遺憾出局。

飛花令菌菌覺得是長見識的,裡面的選手和背著文言文考上大學的菌菌比,最大的優勢是她們除了能流利背出教科書裡面的詩詞,還涉獵甚廣,好多我們沒聽過的新詩詞隨手拈來。

比如武亦姝那句被廣為點贊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念起來清清爽爽,想起來畫面生動,這大概就是詩歌的魅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即興沙畫。眼看它成樓宇,眼看它畫蒼穹,和詩詞的意境結合到一起,真真巧妙,更多了一層視覺的享受。

再說這期節目的焦點人物武亦姝,她攻擂成功後,很多人稱她是顏值和才華齊飛的女神,這種稱讚本意當然是好的,畢竟一個16歲的孩子能背誦幾千首古詩詞,本來就是天賦異稟難能可貴。

不過菌菌想跑個題的是,咱們都是看娛樂新聞的老麻雀了,武亦姝真的屬於女神級別的顏值嗎,難道沒人發現,她是那種典型的「女面男相」嗎?

英氣多過嬌柔,比如像我們喜歡的林青霞郭晶晶吳佩慈等一票港台女星,很多都是女面男相型的。

不管怎麼說,有才華有內涵的妹子都是自帶光環的。

再說年前已經刷過屏的《見字如面》。

也是一種婉約的思念。藉助文字的力量,在時間的催化里,變成了歷史的琥珀。

因為這期節目,菌菌把歸亞蕾、王耀慶、張國立、蔣勤勤、林更新他們拍過的經典影視作品又回去追了一遍。

因為台詞功底好,表演有感染力的演員真的太少了,能攢起來看真的是享受。

在菌菌看來,這個節目是幫我篩選好演員的。能上講台讀信並且讀好的演員,我心裡已經默默給他加了分,以後看到他的影視作品也會多兩分好感。

在上一篇文里,菌菌就強烈安利過,說它用沉靜、純美代替浮誇造作的喧囂,是綜藝界的清流節目。

沒有搞怪搞笑,沒有賣傻賣萌,沒有明爭暗鬥,沒有作秀,沒有話題炒作,一群人站在台上讀讀信就把節目給錄製了,一群人用聲音就把觀眾給征服了。

它敢於浪費好資源。這麼多有分量的演員站台,卻沒想過要靠他們賣人設做噱頭,只是讓他們捧著書信,靜靜讀完,然後沒有更多的消費。

看起來一點都不熱鬧,完全沒有綜藝的樣子啊。

畢竟,在我們的印象里,已經習慣了吵吵鬧鬧,尖叫嬉鬧的綜藝了,我們甚至以為綜藝只能是這個樣子了,卻發現他居然可以變成「一個人的狂歡」。

我們一直在說綜藝進化史,自2015年綜藝爆棚之後,它已經變成了一個靠明星流量快速賺錢賺收視率百試不爽的法器了。

而《見字如面》和《詩詞大會》這樣安靜有內涵的節目出現後,我們很快發現:

最好的真人秀不是明星們拿著劇本演出來的,而是我們身邊,真實的某個人,從他的平凡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感動。

觀眾其實一直都沒變,只是在等好的節目出現。


推薦閱讀:

《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火熱何因?看來這類節目要井噴!
中國詩詞大會:李白 「贈汪倫」和 「踏歌聲」的那些典故...
詩詞保護我們不受世俗的浸染 | 也感《中國詩詞大會》
有哪些詩詞有暗藏玄機的意思?

TAG:中国诗词大会 | 《见字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