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江蘇外海的「黃泛區」是啥?
全題:《淺談南黃海輻射沙脊群及其中的領海基點》
衛星圖上江蘇外海有很明顯的泛黃
全國東部衛星圖,可見沿海唯有江蘇外海泛黃嚴重。渤海的黃河三角洲泛黃都不太明顯。
喜歡看衛星圖的朋友,應該會很容易注意到,在我國東部沿海,特別是江蘇外海,有大片的「黃泛區」。小時候,我見到當時航片的時候,還以為這廢黃河也影響太深遠了吧,都改道山東一百年了,江蘇這片海還被染這麼黃……
衛星圖上的這片「黃泛區」,這一區域的核心是位於江蘇大豐、東台等海域附近的沙脊群,有專有名詞——南黃海輻射沙脊群。這一區域最早發現於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開始有了詳細的研究。是世界上罕見的地貌體。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因呈輻射狀得名(來源:夏娟等[1])
其形成原因複雜,學術界還有爭論。大致與泥沙供應、風暴潮、洋流等情況有關。現今南黃海輻射狀沙脊的南部與長江有關,北部受古黃河影響較大。這一地貌的太學術的內容就不介紹了,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查找論文,一查一大把。簡單說就是海里有一大堆沙子,沙子上有幾個尖稍微露出來了。
「黃泛區」中的領海基點
別以為這只是一大堆沙子沒啥用,可為我國領海外推立下了汗馬功勞。江蘇海域幾乎沒有海島,海島主要分布在蘇魯交界的海州灣內。就是這些不起眼的沙子,撐起了江蘇海域的領海。
在江蘇外海海域,有2個領海基點(或3個,達山島領海基點與魯有爭議),分別是麻菜珩(heng)和外磕腳。領海基點是國家領海的起算點。這兩個鮮為人知的島嶼,普通人幾乎都沒聽說。
江蘇海域領海基點位置
麻菜珩和外磕腳,都是江蘇海域的沙洲島,就是由泥沙淤積形成的島。這種島往往受海流沖刷影響嚴重,形態不固定,海拔也大多數處在變化中。說是島,但說實話,麻菜珩和外磕腳的海拔幾乎就在海平面上下。大多數情況下,高潮會淹沒,低潮會露出。我國在公開報道中,也承認了其屬性為「干出灘」,干出灘即高潮時被海水淹沒,低潮時露出的部分。這樣的兩個島,怎麼安放標誌說明是我國的領海基點呢?
麻菜珩海域低潮時的實際情況(來源:國家海洋局南通監測站)
我國於1996年5月15日宣布了大陸領海的部分基線,由於島實在是不穩定,在這兩島我國採用了獨特的燈塔式領海基點,既作為領海基點標誌,又平時兼顧燈塔。為無人值守式燈塔,平時沒有人駐守。
美國對於這兩處領海基點有不同看法,美國國務院下屬機構於1996年發表了《中國的直線領海基線主張》報告。報告中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3條規定,如果低潮高地全部或一部與大陸或島嶼的距離不超過領海的寬度,該高地的低潮線可作為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外磕腳、麻菜珩已經超出12海里這一距離。另外,低潮高地不能作為直線基線的起訖點,「除非在低潮高地上築有永久高于海平面的燈塔或類似設施,或以此種高地作為劃定基線的起訖點已獲得國際一般承認」。報告確信,中國海岸的此處不存在這種條件。
當然,中國政府毫不care。
左為外磕腳,右為麻菜珩,只有這兩個燈塔才是常年露出海面的物體(來源:國家海洋局南通監測站)
麻菜珩燈塔大圖,防止圖太長打亂排版,請點擊這裡。可見燈塔由幾根立柱建設在海上。
其中外磕腳領海基點,是由原東沙灘領海基點外移而來的。東沙灘也被稱為東沙島,因位於東海得名,同樣是沙洲島干出灘,位於大豐和東台海域附近。我國原來以為東沙灘已經足夠遠了,沒想到在以東還有個外磕腳沙洲,本著能多佔絕不少佔的原則,修改了領海基點。
啥時候在更東邊如果還新露出來啥啥島,估計那天,咱們會把領海基點繼續往外挪。
位於江蘇海域的東沙灘,計劃圍海造田建設人工島(來源:東台政府網)
參考文獻:
[1] 夏娟, 丁賢榮, 康彥彥, 葛小平, 潘進, 李森. 輻射沙脊群地貌遙感製圖[J]. 國土資源遙感, 2014,26(1): 122-126
[2] 楊耀中,孔得雨,葛黎麗. 南黃海輻射沙脊群研究進展[J]. 科技資訊,2013,(12):143+145.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專欄,今後也會有更多文章發表在我的專欄【地圖看世界】里。
再無恥的按照慣例留個二維碼 Θ????Θ本文未經許可,嚴禁隨意轉載。已簽版權保護協議,請先授權後轉載。
推薦閱讀:
※「屋脊」是東亞特有的結構嗎?如果是「世界屋脊」的說法是「公認」的說法嗎?
※胡煥庸線指的是什麼?
※塗了張古中國地形圖
※包頭的意義是什麼?地球知識局
※黑龍江人、吉林人、遼寧人比較,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