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札記:殘存的習俗,精神的還鄉
作為早已過了三十而立的80後們,究竟該怎樣度過春節逐漸變成了一個頗為糾結的問題。一方面,頭腦中對於童年時春節的美好回憶始終揮之不去:長途遷徙、數世同堂、殺豬宰羊、串門拜客、鞭炮齊鳴,再加上逃離了學業之苦,真可謂是一年之中最為愜意的幾天;可是另一方面,物是人非的巨大變化也讓那個曾經親切而熟悉的地方變得陌生:村裡老人的陸續離世、年輕一代的浮躁和功利,再加上農村謀生之艱辛讓原本淳樸的相聚氛圍變了許多味道,似乎再難回復曾經的心境。
還記得小的時候,因為交通不發達,每次回老家都充滿波折。經常的情況是,一大清早4、5點中就得從暖暖的被窩裡爬起來以便趕上那少有的幾趟綠皮車。車上沒有座位是經常的事,能有個站的位置已屬幸運。經過幾個小時的「折磨」,總算是下了火車,接下來就要去坐四處漏風的長途客車。在客車上再顛簸一個多小時,然後則改乘前來接站的馬車。馬車通常是長輩如爺爺來趕、頗有技術難度,不過沒有棚子,因此小孩兒都只能躲到馬車上鋪開的棉被裡,一邊看著滿地的大雪、一邊聽著馬脖子上的鈴鐺聲和趕車人的吆喝聲晃晃蕩盪地回到祖輩的老宅。一路交通雖然坎坷,但是還鄉心切,所以可能也就感覺不到有多累,因為到家沒多久就看到父母又開始幫著開始支鍋做飯。至於小孩兒,倒是沒那麼強的思鄉之情,不過一路新鮮經歷卻充滿樂趣。有時我甚至在想,如果當時交通就像今天一樣發達,還鄉的興奮感是否還能如此濃烈?
比如後來,馬車不知何時消失了,因為柏油馬路直接就修到了村子邊上;緊接著,長途客車也用不著了,因為下了火車直接包車到家變得方便並可以承受;再之後,連火車也省了,因為開私家車走高速公路成了常態,時間大為縮短。交通的確日趨便利,可是路上的樂趣、或者說是純粹的苦中作樂卻從此消失了。這有點像今天生活中的很多情境,我們一心去追逐某個目標卻忽視了一路的風景,但等終於實現了目標卻驚訝的發現,錯過的風景才是最為珍貴的回憶。
幸運的是,雖然旅途的樂趣成了歷史,但父輩們大多健在,所以很多傳統習俗還能保持,而這些習俗也就成了連接昨天和今天的紐帶。只不過誰也不能確定這種紐帶能維持到哪天,畢竟很多習俗不要說在90後和00後的眼裡,就算在快到不惑之年的80後眼裡也顯得不那麼合時宜。跟在父輩後面,這些習俗尚能勉強被接納和堅持,但是再過幾十年呢?恐怕它們也將僅僅是一些殘存在記憶中的碎片,而春節也就變成了一年中普普通通的幾天假期而已。談到傳統習俗,就不能不提祭祖,因為這是春節特別重要的部分。雖然現在的祭祖已經少了很多「繁文縟節」,但是基本的儀式框架還是保留了下來 —— 通常是家裡的成年男丁們帶著祭祀用物品來到祖先的墓地,燒紙、敬酒、擺上供奉的祭品如饅頭、水果、香煙,不一而足,有時還要叩拜一番。對於父輩或再往上的長輩,這個儀式可能確實寄託了他們對於逝者的某種懷念。可是對於我們來說,因為與已逝者並沒有很深的情感聯繫,所以儀式感的作用會大於情感交流的作用。換句話說,這種儀式更多地代表了某種傳承。當然,同樣「吸引人」的還有「祭祖之路」,因為墓地一般都在交通不便、「風水俱佳」的高處,車是開不上去的,於是就需要有一段在雪中的跋涉之路,這對於見慣了大城市高樓大廈的我們來說頗為興趣盎然。因為對村裡的土路不熟,我們通常會踩著當地前輩的腳印跟在後面,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強化了「傳承」的意義。
祭祖回來就要準備大年三十的「家宴」了。因為家裡通常有十幾口甚至二十幾口人,所以飯菜必然是要提早準備的。生火做飯一般是女人的活,而對於如此龐大的「家族宴會」,可口往往不是第一位的,「排場」非常重要,至少要確保準備的飯菜量多到大家怎麼吃都吃不完,因為這才能體現和充分寄託「豐衣足食」、「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酒席上,大家都會說些祝福的話,雖然老套、乏味,但頗為溫暖。一大家子人談笑風生,聊的通常不是什麼功利性、實用性、思考性的問題,而是新的一年的願望和祝福,有時也會聊聊過去的順利和不順利,一頓飯能吃幾個小時。就算大部分人都已吃完下桌,「酒鬼」們卻還在推杯換盞、吹牛暢談。酒喝多了,談話就前言不搭後語,但沒人理會這些,因為和諧的氛圍才是重要的。今天,城裡越來越多的家族把春節聚會地點轉移到了酒店,雖然省事,卻很難再有「家宴」的感覺。這不僅因為酒店的環境無法和家宅的熟悉、溫馨相比,而且還少了準備飯菜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的相互調侃也加深了家族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
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大年初一早上的拜年活動。因為我並不是在農村長大,與村裡其他人不熟,所以極少出去拜年,不過卻會碰到成群結隊前來拜年的大人小孩。他們中有些人一直生活在村裡,大部分人則是和我一樣平時生活在外地,但年幼時卻是在村里長大,所以至今仍然保持著挨家挨戶拜年的傳統習俗。同一個村子的人大多相互熟識,所以白天家家門戶大開、隨意進出,於是拜年的人也就得以隨時登門、不期而遇了。考慮到有很多家要去,來拜年的人大多在每家逗留時間都不長,通常是把每個房間轉一遍,對每個長輩說聲「過年好」就算完事。也有一些很能「嘮嗑」的老人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或者更久的時間,毫不見外地在炕沿上話家常。瓜子、榛子、水果、糖果都隨意取用,在這一刻完全沒有彼此的分別,這和今天大城市的鄰里關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當然不能說這些交流都是真摯的或者有意義的,但儀式本身的的確確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至少在春節的這一特殊時刻讓大家充滿了歸屬感、認同感和安全感。
經濟在發展,農村也在發生變化,不過到目前為止,回家過年還是度過春節的最好方式。就像有一句老話說的,「過年其實是過人」。一起過年的人並不見得有多少共同語言,甚至平日里也極少交流,但是哪怕春節的短暫相聚和傳統活動僅僅是一種儀式,那也並非毫無意義,至少這個儀式所帶來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安全感是無可比擬的。我不知道,這些「老套的」、有時甚至是「古板的」習俗還能持續多久,但正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的心靈才不至於在功利的世界中無家可歸,我們的精神也才能在每年的同一時段得以還鄉。
歡迎訪問微思考官方網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掃碼關注微思考公眾號(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推薦閱讀:
※今年春節並沒有現象級營銷事件....
※電力工作人員在大冬天巡視檢修有多辛苦?春節也不放假嗎?
※你媽催你結婚了嗎?
※兩套西裝,可以有多少種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