繻葛敗

公元前707年周曆之秋,周王林親率王師及蔡、衛、陳三國伐鄭,雙方在繻葛開戰。繻,音須。繻葛,屬鄭,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東北二十餘里地方。周王林統率中軍,王師歸之;虢公林父統率右軍,蔡侯、衛侯及兩國軍隊屬之;周公黑肩統領左軍,陳侯及陳國軍隊屬之。周王本已命大夫仍叔遣其子代表王室造訪魯國,希望魯國能夠隨同作戰,不過未能如願。

鄭國公子突根據周王的部署,提出鄭左、右兩軍列方陣分別應對周室右、左兩軍的戰術,自己願率左軍出戰,同時進一步指出,陳國桓公剛剛去世不久,國內各方相互爭持,未來形勢如何,還未可知,其軍心不定,戰意不足。若在戰鬥開始階段集中力量攻擊陳軍,定能將其一舉擊潰。陳軍一旦潰敗,周王受到牽制,難免顧此失彼而亂了陣腳。在此局面下,蔡、衛兩國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援,一定也會敗退下去。這以後,鄭國便可集中所有力量全力應對中軍王師,戰局的主動權便可掌握在鄭國一方。

鄭伯採納公子突的戰術,以公子儀率領右軍迎戰陳國,大夫祭足率領左軍迎戰蔡、衛二國,鄭伯庶兄原繁與大夫高渠彌配合鄭伯統率中軍,創魚麗陣法陳兵迎敵。麗,音離。魚麗,本是捕魚之謂。魚麗陣法,一改傳統步兵在前,中軍突擊的大橫隊部署,而是戰車居前,步兵在後,以充分發揮戰車的突擊能力。同時,另在戰車側翼配置以五人為單位的步兵,填補戰車間空間,步兵與戰車相互掩護,協同作戰。

戰爭開始後,鄭軍一方並未同時出發,而是以軍旗為號令,兩翼率先發起突擊,中軍緩進。鄭軍左右兩軍各有戰車二十五乘,在前突擊,諸侯聯軍則是依據慣例,步兵在前。因此,雙方甫一接觸,蔡、衛、陳三國軍隊皆告潰亂。王師左右相顧,陣型難以穩固。此時,鄭中軍發起進擊,鄭左右兩軍合兵攻擊王師側翼,王師大敗。鄭將祝聃箭射周王,王肩中箭,所幸尚無礙於繼續指揮退卻。祝聃請命鄭伯追擊周王,鄭伯認為君子本就不願過分凌駕於人,而況此際面對的是堂堂周天子,但能保全鄭國,已可知止。

是日夜,鄭伯命祭足至周營慰問天子及其左右隨行,表明希望緩和矛盾的姿態。

繻葛之戰,由此以鄭國的勝利告終。自政治層面而言,繻葛之戰宣告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時代的終結,周王中箭兵敗,威信掃地,聲望全無,周王廷對於各諸侯再不能形成有效的約束和控制。軍事上,魚麗陣法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大橫隊作戰序列自此退出歷史舞台,前古典的戰車時代宣告到來。

這以後,各方諸侯蠢蠢欲動,紛紛造次。

公元前706年,楚子以武力脅迫隨侯,請求周王授予楚子以更高的爵位,周王未允。楚子通遂徑自稱王,周王雖怒而無能為。

公元前705年,前已歸服鄭國的盟、向兩邑叛鄭歸周,鄭國糾合齊、衛兩國發兵征討,周無力救助,遂將兩邑土地讓出,遷其民於郟,今河南洛陽。同年,晉曲沃封君稱將晉侯小子誘殺,虢公林父領王命討伐曲沃,至年末罷兵。

公元前704年,曲沃封君稱攻佔晉都翼,今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東南。周王再次命大夫家父造訪魯國。終周王林一朝,魯國始終是周的主要爭取對象。其後,魯國更為天子主婚,使周王林迎娶來自紀國的女子為新後。紀國依禮將紀女送至魯國,王室遣祭公迎接王后直歸京師,翌年年初至於京師。以此為標誌,周、魯關係的緩和得以最終實現。

這一年的年末,周王再次命虢公林父討伐曲沃,曲沃封君稱敗歸曲沃,周王立晉哀侯之弟緍為新侯。

周王林十八年,虢公林父在周王面前惡意中傷虢大夫詹父,詹父指揮王師討伐虢公林父,虢公林父逃亡到位於山西省平陸縣的姬姓國虞去了。自此,周公黑肩獨秉王政。

公元前697年,周王林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尾聲。但即便此際,他也仍然未能擺正自身的位置。這一年的年初,大夫家父再次受命來到魯國,他這次的使命是向魯國求獲車駕。依據禮法,車駕與衣服是上位者的賜下之物,諸侯是不能用他們來對上貢獻於天子的。此外,身為天子,私自求取財物,亦是有違於禮制的。

這以後一個月不到,三月十一日乙未,周王林駕崩,享位二十三年。其有子佗、子克。周王林愛子克,臨終托於周公黑肩,欲使之於子佗歿後得承大統。

周王林謚桓,稱周桓王,其子佗繼立,為周王佗。依禮,天子七月而葬,然而,由於周王佗對於偏心的父親頗為不滿,直至王佗六年才將其下葬。其葬處一般認為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北的鳳凰山,有「桓陵秋草」之謂。

周桓王的一生,對於周政權而言,是破壞性的一生,對於歷史而言,則更多的凸顯其指示意義。周鄭同姓爭衡,是舊制度內在的難以為繼;超然外交地位的蕩然無存,是舊秩序解體的客觀反映;繻葛之敗,是舊經濟的落後在軍事技術上的集中外化;對禮制的主動悖逆,則是舊文化與新形勢的矛盾表達。

nn當此之際,人們開始有了一個強烈的意識:這是全新的時代。
推薦閱讀:

從軍事角度講,定都長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等地各有哪些優缺點?
請教關於北宋勤王軍與金兩次南下間的戰鬥與博弈?
《資治通鑒》中的那點事之三五:劉邦伐楚
【且論魏晉】北朝以其制度融合勝過南朝
【史圖館】中國歷代疆域變化41 陳橋兵變 宋室開國

TAG:中国古代历史 | 春秋战国东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