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快樂

要包餃子啦。

這就是春節,這就是除夕。無論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這個節日都會像一個無形的紐帶,把一代代人沉澱在一間屋子裡。這是一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老人卻越來越珍惜的節日。也是國人最為看重,卻又愈感沉重的節日。

公元紀年的推行讓人們要查手機才能意識到除夕的日子,但仍有不少國人自始至終都把飽含著先民哲學和智慧的農曆曆法,當做正統的、真正的新年。

正因如此,我們會順口而出「雞年大吉」。

說吉祥話,客套的拜年詞,都是簡單的夙願像是在謀求福祉。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半年沒見過的熊孩子,還有喋喋不休的長輩。所有人在此刻,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

喜慶、熱鬧和團圓都是嵌入骨子裡的符號,他們一起混到熱騰騰的餃子湯里,再端上桌來。

帶來煩心,也帶來笑顏。

春節的影響力和期待或許都會日益微弱,接下來可能是為數不多的,簡簡單單「過年」二子還能有如此凝聚作用的日子。

除夕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年三十也並沒有額外的含義。這個日期賦予我們的不過是這樣一個訊號:找個日子,一起聚聚。

找個日子,回家過年。

春節的習俗也基本本著這個目的。有看春晚打麻將的人,也會有刷B站拜年祭甚至乾脆肝陰陽師看番的人。他們看上去格格不入,有時候卻能輕易融洽在一個屋檐下。

趴在門口的春聯輕輕聽到的鍵盤敲響,是一個民族千百年來遷徙著的脈搏。從這個角度來說,年輕人未必是不喜歡春節。只是不喜歡「曾經」的春節、「中年人」的春節。習俗的更迭也不會原理團圓和喜慶的核心,都會殊途同歸。

臉上塗的粉底、手下寫出的筆跡、指尖敲下的汗漬。他們在身上越積越厚,就像是一層厚重的外殼。

每個人都在嘗試褪去這層殼,所以才會有除夕。

這一代,很多人都會有社交恐懼、尷尬癌、外向孤獨症、強迫症…。但即便「疾病纏身」,只要透過眼前那幾毫米的電容屏,你的手指就能輕而易舉的組合出一串簡單的漢字。這串漢字會像火炬般接連傳遞到每個角落,甚至漂洋過海。

然後在某個處理器里被緊鑼密鼓地重新組合,變成某人眼前方方正正的祝福。

那些像素點的排列,因此有了溫度。

那是一句「除夕快樂。」

是的…

方糖在這裡祝大家,除夕快樂。

雞年吉吧!

推薦閱讀:

TAG:故事 | 生活 | 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