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電影《降臨》和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作者:關雅荻

鏈接:如何評價電影《降臨》(Arrival)? - 關雅荻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午夜首映去看,看完上了飛機,但還是沒能趕上南極洲第一站的跑步比賽。

七天七大洲七個馬拉松,生生被我玩成了六天六大洲六個馬拉松。

此刻正在智利南部蓬塔等著大部隊玩成第一站回來,我跟著從第二站開始。

飛機上一直想這個電影,覺得還是應該寫一下的。

先說《降臨》電影,再說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最後說兩者關係。

這個不能混一起說。

一、先說電影

我是先看的電影。

大概兩個月前,我在香港看片,突然就放了《降臨》的預告片,驚著我了。以至於我都忘了後面是看的哪一部電影了。

那時候,我突然有一個感覺,這個加拿大導演才是《三體黑暗森林》最適合的導演,因為結合他之前的作品,在大銀幕上看《降臨》的預告片,那種對氛圍和氣質的把握實在是獨一無二。

回北京不久,看到了《銀翼殺手2049》的預告片,依然氣質獨特,Ridley Scott的氣質在他身上可以延伸。

就在前幾天,一個好萊塢八卦報道中看到,丹尼斯也能也是《沙丘》的導演,我又一次驚著了。

為什麼這些經典科幻電影大製作接二連三向這位加拿大導演投出橄欖枝?到底看上了他什麼?

他上一部作品《邊境殺手》,我也是在香港大銀幕看的,當時就看傻了,觀影史上少有的出門買票回來接著又看了一遍,還是覺得沒過癮,我記得是在尖沙咀的iSquare影院。

這個導演的電影作品,最核心是用「氛圍」來敘事,而不是傳統情節劇式三翻五斗的主流娛樂敘事方式。

建立強大「氛圍」的方式,跟諾蘭這種不太一樣(諾蘭用炫耀式的剪輯,和Hans Zimmer壓迫式的音樂來實現),丹尼斯用一種很獨特的方式——儘可能放大演員的「情緒世界」,具體手法就是大膽地給演員特寫和近景,放大演員的表演細節。

當然,他還用了很多其他的手段,但把演員情緒放大到銀幕最前沿,是他最區別於其他導演的手法,無論是《邊境殺手》里的Emily Blunt,還是《降臨》里的Amy Adams,在表演方式上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其實最近我們還看到另外一位導演作品,同樣在用類似的方式建構敘事,只是技術上更大膽,那就是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李安新作品是通過120幀重新定義了「特寫鏡頭」,對電影視聽語言有著重大突破性的探索。對於李安來說,120幀真正為電影能帶來什麼,他似乎並不完全篤定,而是藉由一個小說來做自己的小規模嘗試,這是很多觀眾覺得不過癮的原因。但對於丹尼斯來說,通過演員情緒控制和放大來推動敘事,甚至成為建立「氛圍」的主要手段,是他一直以來的導演風格,所以兩者有很大區別。

對於《降臨》這部電影,我認為是相當成功的,這部電影本身,一個是敘事結構,一個就是看氛圍營造,最後發現,導演把兩者有機地搞到了一起,還是非常和諧的。

1、關於敘事:

很多人說可能看不太懂,或者每個人都自己不同的讀解。

對我來說,我認為導演自我意志和影片主人公的世界觀並不完全統一。

對於導演來說,可能更多是一種關於「自由意志」和「個人命運」兩者對立矛盾的博弈思考;簡單說,傳統來看,如果我們相信「自由意志」,認為命運在自己手中,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決定哪些事情去做,哪些不去做,那我們就無法預知未來,看不到結局。

但相反,如果我們把自己看做「高維生命」視角,任何事物的在所有時間線上同時展開,我們將一切事情的開端到結局都同時盡收眼底的話(當然以人類目前理解力,這個似乎很難想像和理解,實際上《星際穿越》電影里也在探討這個問題,或者《三體》小說最後一部也有描述),那我們對「自由意志」都是無力的,因為每一步的變化你都已經看到,無法更改,只是一步步看著自己如何走向結局和終點。

所以,「自由意志」和「個人命運」的認知,理論上只能二選一,不能耍流氓。我認為這是導演保留原小說最重要的哲學性問題的探討觀點之一。

但站在電影中人物角度,Amy Adams自己是不可能明白什麼兩者對立矛盾的,她感受到的只是因為語言學角度,更換了語言思維模式,自己認知世界的模式隨之發生改變,同時不清楚為什麼很多未來的畫面提前閃現到自己的腦海中。

對於她人物本身層面,她無論怎麼選擇,都是在「高維時空」視角下,無奈的走向自己命運的終點(女兒的去世),無論怎樣,他都會跟物理學家相愛,生子,然後再分開。

從這個角度,她個體在這個故事中是無力的。

而這種無力感,站在導演,或者觀眾角度,還是有區別的。

我認為對這個敘事層面的理解,要比電影文本敘事層面,比如開始大家以為是閃回,其實後來發現是「閃前」這些要重要的多。

我認為,這也是理解這部電影一個比較重要的切入點。

2、關於氛圍:

「宿命」「末日感」「悲劇性」「壓迫感」,導演把這些強大的情緒性的表達,最終落在一段家庭感情上,這種巨大的外星人可能毀滅人類的末世感和一個幸福家庭走向破碎的悲劇性,兩者同時同步、交織交錯地展現給觀眾看,這是巨大的對立、錯位的情感衝擊,其實是讓很多觀眾看電影最後「突然地」「莫名地」被感動、落淚的真正原因。

除了敘事和氛圍營造(剪輯、美術、音樂,當然還有Amy Adams受驚嚇式的表演風格渾然一體),我認為最棒的看點就是「七肢桶」的圖形書面文字的呈現。

我的評價是:超乎想像,精彩絕倫,而且看了幕後花絮,人家是真的找了世界頂尖語言學家建構了一套圖形語言。

二、再說小說

小說很硬,絕對硬科幻小說,因為跟作者背景相關,語言學的闡釋是很有功底的,所以科幻小說文本的硬不硬,就是看相關聯的學科在文本闡釋上的深度。

我看的是中文版,但腦補把英文翻譯回去,會發現小說作者的寫作風格迥然不同,文字充滿詩意,語句段落飽含深情,而整個小說敘事的視角又非常「超然於世」。

這種感覺,其實跟電影導演的個人風格,非常暗合。

這暗合,就是兩者都不是傳統三一律敘事,或者三幕式敘事。

小說比電影更加大膽,一方面語言敘事上非常獨特,直接講述女兒的死亡開始,這種敘事方法還是很獨特的,看到最後才知道為什麼這麼表達。

另外,小說本身是反高潮和情節衝突的寫法,而且把所有外星人視覺性的東西都刨除,包括最後外星人整體的設定都是直接架空,因為外星人到底來幹什麼,在小說文本里,並不是表達的重點。

或者說,小說作者是提醒人類如果轉換認知模式重新看待這個世界,我們人類會有怎樣的變化,當然或許這就是小說中外星人出現的真正原因。

我認為電影導演和小說作者,在這一點的思考上是高度一致的,所以我認為電影無論文本層面,相差多大,本質思考的問題是共同的。

三、電影對小說的轉換

1、提供了全套的視覺解決方案,電影從太空船到跟七肢桶互動的空間,都比小說描述的生動太多。

最棒的就是七肢桶的文字設計,實在是太有想像力。

2、電影導演感覺是為了自己後面幾部科幻大製作,進行各種練手和拍攝,整體非常風格化,當然這就是他的擅長。

原著小說里,女主人公被叫走平白描述,在電影里展現得跟外星人入侵一樣,把Amy Adams從家裡帶走,這個是完全電影化的表達。

3、因為原小說是沒有直接情節衝突的,包括最後外星人為啥來,為啥走,都沒給任何說法。這個對電影來說,也太霸道了,所以電影就必須要給填上這個窟窿。

但這個也是我對電影覺得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說外星人來跟人類溝通聊天,幫助人類建立新型思維模式,因為3000年以後需要人類的幫助?!

這個我認為是全片改編層面最大的「敗筆」,但當然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案,因為如果連這個理由,電影都給刨除,那電影就徹底變成「藝術電影」了。

目前這種外星人跑到3000年前來向人類求救的設定,應該是為了電影主流娛樂敘事的妥協。

最後,從經典意義上,外星人的宇宙飛船其實就像開啟人類智慧的《2001:太空漫遊》里的那個黑色方碑。

我個人的解讀,就是人類未來向更高維、更高級形態的生命形式演化,對世界的認知方式是需要全面升級的,比如如何用「四維空間」去理解這個世界?當然,也不排除未來生命直接從有機化向無機化轉移,總之,人類都會需要被重新定義。

但無論如何定義,因為人類意識很可能是大腦神經元衍生出的「廢物」,比如說情感,這些東西無論人類未來如何「升級」,可能都會一直跟隨著我們,我們對有些東西,說不清道不明,正是這些,是真正能夠觸動我們的。

多解釋兩句我的理解:

理論上在四維時空,所有事物在所有時間線上是全部同時向我們打開的,就是從最初到最終都是同時看到接收到的。

所以站在更高維度,就是增加了時間維度後,所有事情既然可同時可見到,就無所謂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都是大腦的幻覺。

這個電影本質上就是哲學層面去思考這個問題,只是通過外星人改變人類認知形式來進行探討,再落地是具體到文字形式,再落地是落在家庭情感。

逐步落地,用現在人類思維可以接收的方式討論了一個現在人類本不可理解的問題。

我認為電影《降臨》和小說《你一生的故事》都同時做到了這一點。

所以兩者都是很棒的科幻作品,只是前者一定要在電影院去看,才能通過各種感官,刺激觀眾的想像。在電視上看我覺得虧欠太多。

最後希望我的六天六大洲六個馬拉松順利完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法國電影《以女兒之名》?
看電影時和角色撞名是怎樣的體驗?
《狗鎮》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絕世高手》笑著就把腦洞打開了
早期香港電影(如邵氏)究竟是普通話還是粵語?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