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正確計算自己的投資回報么?

那天一位投資者朋友特地打電話給我,說他在2015年年初買了一個名叫「工銀創新動力股票(000893)」的基金。當時購買的時候,主要是沖著這個基金的名字(創新動力)去的。在剛購買的一開始那幾個月,基金確實也很爭氣,回報還不錯。但是在2015年6月發生股災後,這個基金也開始大幅度下跌,甚至比股市大盤跌的還更猛烈。時至今日,這位朋友在這支基金里被深度套牢,唯有借酒消愁。

但是這位朋友特地打電話給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抱怨這支基金的表現不好。他的疑問,主要來自於無法看懂基金的回報和自己的回報。他感覺自己的投資回報好像比基金公布的公開回報差好多,但卻搞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

後來我在空閑之餘,花了點時間研究了一下這支基金,在此來和大家分享。

首先看一下「工銀創新動力股票」的歷史回報。

工銀創新動力股票這支基金成立於2014年12月。上圖顯示的是該基金在2014,2015和2016年的歷史回報。由於2014年該基金投資的時間太短,沒有什麼代表性,所以我們集中討論2015和2016年的基金表現。

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大牛市期間,該基金表現非常好,上漲30%以上。但是好景不長。2016年,該基金下跌37%,把前面一年賺的都跌回去了。

現在假設我們的一位投資者朋友在2014年年底以100萬人民幣買入該基金。兩年之後,該投資者的凈值變為85左右,即這位投資者在兩年中虧損了15%。

但是如果我們將該基金在2015/16兩年的回報簡單相加,就會得出該基金在這兩年內的回報為-2%左右。這個業績雖然也不咋樣,但是至少要比兩年虧15%的回報紀錄好很多。這也是我這位投資者朋友的疑問:明明兩年下來基金似乎不虧錢,但自己的投資卻虧了一大塊。

一個是虧2%,另一個是虧15%,到底哪個業績才是正確的?

正確的答案是虧損15%。造成這位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複利」。當該基金在2016年下跌37%時,受到損失的投資者資金基數為135萬,而不是一開始投的100萬。在135萬的基礎上下跌37%,投資者凈虧的數額為50萬左右,因此直接將其投資凈值下拉到85萬。

由於「複利」的作用,當投資者購買的基金髮生回撤時,其對於投資回報造成的損失要比一般人想像的大得多。

在大多數金融機構的宣傳材料里,「複利」都被當作一個魔術般的概念向投資者推銷。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看到的關於「複利」的圖示可能都是像上圖這樣的:每年的資產會在複利的推動下逐年遞增。

問題在於,複利對於我們的投資回報的影響是雙向的。在投資回報為正的前提下,複利能夠幫助我們成倍增長自己的資金。但如果遇到虧損的年份,那麼複利的影響也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假設一位基金經理經歷了一年牛市和一年熊市。在牛市中該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回報為+50%,在熊市中該基金回報為-50%。

我們假設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下,市場表現為先牛後熊(上圖上半部分)。第二種情況下,市場表現為先熊後牛(上圖下半部分)。

如果將這兩年的投資回報簡單相加,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位基金經理盈虧平衡:賺的50%和虧得50%互相抵消。但是從投資者角度來看的話,他們的回報就不一樣了。

在第一種情況中,投資者第一年賺了50%,因此投資凈值從100變為150。然後投資者在第二年虧了50%,因此凈值從150下降為75。兩年綜合下來,投資者虧損25%。

在第二種情況中,投資者的凈值先從100下降到50(因為虧損50%)。在第二年中,即使市場反彈50%,他的投資凈值也只是從50上漲到75。兩年綜合下來,投資者還是凈虧25%。

很多投資者對這個基本知識點不太懂,因此也吃了大虧。從挑選基金的角度來講,絕大部分投資者都喜歡挑選過去的「贏家」。但是殊不知如果基金有一年有很大的虧損,那麼這對於投資者的回報造成的損害可謂是永久性的。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例子。約翰保爾森是美國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在2007/08年由於做空次貸而一戰成名,成為全世界最炙手可熱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

他的John Paulson Advantage Plus基金在2007年的回報為150%(見上圖),因此吸引了全世界大部分基金投資者的眼球。在那之後找Paulson投資的機構蜂擁而至,其管理的基金規模也從2007年的50億美元左右一路上升到2011年的350億美元。

2011年,Paulson管理的基金虧損50%。2012年,其基金再度虧損20%。也就是說在他管理350億美元時,僅兩年時間就虧了70%,約合210億美元(已經考慮了2012年資產規模縮小的因素)。當初他在2007年管理50億美元回報150%時,為投資者賺了約75億美元。也就是說Paulson在2011年和2012年兩年虧的錢,可能比他這輩子為投資者賺的錢都多

從該基金表面上的年回報來看,一些投資者可能會得出結論,這些年總體來說該基金還是賺錢的(因為2007年的150%的回報率比後面幾年總體的虧損額要高出不少)。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計算該基金投資者的真實回報,則很容易得出結論,絕大多數投資者在該基金都遭受了重大損失。

這個例子同時告訴我們,在我們分析一個基金經理的回報業績時,需要更關注他的價值加權回報(Dollar Weighted Return),而不是時間加權回報(Time Weighted Return)。如果他管理的基金在1億美元規模時上漲100%,而在管理100億美元時下跌20%,那麼顯然他造成的損失要遠遠高於其為投資者創造的價值。

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識,正確認識「複利」對於自己投資回報造成的影響,是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治堅是《小烏龜投資智慧:如何在投資中以弱勝強》的作者。在京東,淘寶或者噹噹搜索書名或者作者名,都可以購買到該書。讀者朋友也可以點擊這裡購買本書:product.dangdang.com/24

數據來源:

finance.sina.com.cn/fun


推薦閱讀:

你被資產配置忽悠過嗎(三)
市場中有很多傻瓜么?
從水牛到業績牛——2017年經濟和大類資產展望
【姜超重磅】逃不開的美元周期:從歷史上的危機看當前大類資產配置

TAG:资产配置 | 投资 | 理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