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與教授交流

這是專欄《博士的圍城》的第十六篇文章。最近實驗室剛好有新同學加入,94年的小朋友,才來不久就跟我和老闆一起去見一位英國回來的華人教授,看到她那緊張而謹慎的模樣,就想起當年自己也是差不多,有感而發,分享一些跟教授交流的經驗。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尤其是剛讀博士的時候,實驗室同學說我是明顯的「慢熱型」,跟實驗室的小老闆和大師兄大師姐一起吃飯都有點不適。磨礪到現在,雖說談不上喜愛,但出去交流做報告、與公司、投資人、海內外教授談話都已經比較嫻熟。原因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更自信了。自信的來源卻有千百萬種,但歸根到底是源於對周圍社會運行規律有更成熟的認和針對自己弱點的不斷練習。

不卑不亢,教授也是人

當年我給自己說這個理由的時候,多少有點壯膽的嫌疑。但仔細分析卻也顯得格外有道理。你就想想,你周圍的同學中可能以後有人就當教授了,可能就是你的舍友,你現在的師兄師妹。這麼想的話,是不是會覺得跟教授的距離更近了些?當然,如果你跟教授交流多了就會發現,他們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個社會人,擔當各種社會角色,有各種需求和情緒,缺點可能也很多。了解到這些,也就不必過分壓低自己。不過話說回來,瞬間把自己抬太高了也不是好事,人與人交流還是應該有最起碼的尊重。

利用好學生的姿態

大多數的教授除了科研以外還需要教書,因而「教導學生」這種意識還是廣泛存在,不管是明面上的還是潛意識裡的。況且,作為「專業人士」,他們還是要維護一下自己的權威性。從這一點出發,交流的時候就可以多以請教的姿態入手,多問幾個為什麼,多請教一些經驗和看法。畢業後才發現,學生的身份真的是非常好的擋箭牌或者說招牌也可以。當然,交流時問的問題也不要太空泛,動不動就是討論生命起源、宇宙大爆炸的問題。除非人家剛好是相關領域的,否則這個問題就失去興趣點了,朋友之間說說就罷了。簡單點說,如果是同領域的教授,就可以直接擺出自己在科研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膜拜沒有遇到問題的大神),這樣雙方交流起來也都心裡有底。多數的教授還是喜歡有好奇心、願意深入思考的學生。如果不是同一個領域,可以從問對方所做的 interesting 的工作開始,並顯露出來你的興趣,實在沒有興趣的裝一下也好。歐美教授特別擅長的一件事就是,在他們內心覺得你工作沒啥意思的時候,也會很 nice 的在嘴上說 good, very interesting, nice work,不至於大家尷尬冷場。所以當你實在不明白或不理解教授在說什麼的時候,也可以學著面露微笑,點頭致意。如果不是屬於即場交流的,大可以在見面之前先做一些功課,了解一下對方所做的課題,順便記下來一些問題,到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

除了學術問題,還可以聊什麼

除了學術交流外,我們也會遇到要陪教授吃飯或者在當地遊覽一下。這種時候可以聊的話題就拓展了很多。如果教授是第一次來,你可以介紹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如果不是,也可以聊聊之前什麼時候來過,有沒有去哪裡玩之類的,就是正常的人與人之間的聊天。有不少的教授挺喜歡聊自己當年的故事,比如當年在哪裡讀的博士,怎麼做的課題,當年的風采。如果剛好有共鳴的地方,比如你們去過同一個地方,那麼話題又可以拓展了。很多華人教授開頭的話會問問你老家是哪裡的,大學在哪裡念的,既是隨口的問題,也是尋求共同點。一旦發現是老鄉或者校友,多數情況下就可以愉快的展開了。除此之外,還可以聊聊人生的各種選擇,職業規劃道路,科研趣談等。

交流是套路,練習可以針對

如果你是比較內向,不愛開口的類型,練習還是有必要的。因為交流也是有套路,而套路是可以針對去練習的。有一個我們都熟知的交流套路,跟外國人聊天先聊個天氣。套路可以提前準備,比如說,如何開場,視不同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如果是一起參加某個學術會議,對方又剛好做了講座,那麼就可以從讚賞教授的講座非常有趣、學到了很多東西開始,之後問幾個相關的問題,或者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另外,也可以從教授們之間或與其他人交談的方式中學習,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也許有人會說這種針對性顯得過於功利,但設想一下,如果有個不認識的人跑到你面前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你心裡難免有幾匹馬在奔騰。有準備的交流才會讓雙方更舒坦。

本質上,與人交談要讓雙方都覺得有價值,任何人都不希望做無任何價值的談話交流。這個價值可以是獲得一定的愉悅感、成就感或滿足感,可以是知識經驗上的收穫,也可以純粹是為了建立人際關係,因人而異。最後,換位思考,推己及人。

推薦閱讀:

PhD / JD / MD / PostDoc丨北美MBB申請時間表
又是一年十字路口
田淵棟:博士五年總結
digital IC 海外PhD回國前途,待遇?
這樣面試,聯合培養博士更有把握拿offer

TAG:博士 | 技巧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