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織田信長的四國政策轉變與本能寺之變
關於本能寺之變的原因歷來是眾說紛紜,而此事與長宗我部氏相關的說法自江戶時代就產生了。而隨著近年新整理完成的史料《石谷家文書》中所反映出的內容來看,更加推進了與長宗我部氏有關的這一說法,即著名的「四國政策說」。
天正十年(1582)六月二日,離統一全日本並不很遙遠的織田信長死於重臣明智光秀的謀反。這不僅是信長一人的死亡,更是織田政權崩潰、豐臣政權興起的契機性事件,也可以說是影響日本歷史發展的重要事件。
關於明智光秀謀反的原因,至今也沒有個定論。在明智光秀給親家細川藤孝的信中曾表示,乃是因為女婿細川忠興和兒子明智光慶才決定鋌而走險,但實際上這不過是光秀在謀反後求得細川藤孝協助的說辭而已,任誰都難以相信。而十幾天後明智光秀在山崎之戰中敗亡,發動本能寺之變的動機也就隨著他埋入地下了。包括與明智光秀生前十分交好的吉田神社神主吉田兼見在其日記中(即《兼見卿記》)也並未提及原因。因此後世衍生出了各種說法,包括對於天下的野心、對於信長的怨恨、對於未來的不安,以及朝廷、將軍、耶穌會、本願寺等等各種黑幕說。但近些年最受學界矚目的,還是「四國政策說」,也稱「長宗我部關與說」。
按照江戶時代初期成書的關於長宗我部元親的軍記物語《元親記》中的說法,織田信長本來向長宗我部元親下發了可憑自身實力攻取四國的朱印狀,但因為有人提示信長需提防元親的做大,所以信長對於朱印狀中所承諾的內容有所反悔,要求元親交出伊予和讃岐兩國,只允許其領有本國土佐以及阿波國的南半部分。聽聞此事的元親大怒,認為四國各分國是其憑藉自身實力取得的,並非是信長的恩給。而明智光秀則派遣與長宗我部元親有親緣關係的手下重臣齋藤利三之兄石谷賴辰(其親緣關係具體後述——不懂戰國注)去遊說元親答應信長的要求,但遭到元親拒絕。最終信長決定以三子織田信孝為總大將,攻取四國。但在織田信孝率軍出發前,明智光秀謀反,殺死了織田信長。根據前述內容,便產生了「長宗我部救援說」。
雖說《元親記》中的說法聽起來似乎不無道理,但《元親記》作為史料來看,記錄多有錯訛,其信憑性成問題,而且也缺乏其他佐證,所以一直以來並不作為研究本能寺之變原因的重要史料而受到重視。
本來長宗我部氏只不過是土佐長岡郡的一介國人,在長宗我部元親繼位並奮鬥十餘年後,終於統一了土佐。之後,元親又向四國的其他幾國出擊,並與日漸強大的織田信長有了接觸。天正六年(1578)十月(《信長公記》中的通說此事是在天正三年(1575),但隨著近年的研究,此事被比定為天正六年——不懂戰國注),織田信長致信長宗我部元親之子彌三郎信親,大致內容是:「已收悉惟任日向守(明智光秀)的書信,出陣阿波乃重要之事,盡忠也是首要任務。所以下賜你「信」字,取名信親如何?有事可與光秀相商」(《土佐國纛簡集》)。可見長宗我部元親與信長之間的溝通是通過明智光秀為中間人的(即取次),彌三郎獲得信長的賜字取名信親,而且長宗我部氏出兵阿波也得到了信長的認可。一般來說,賜字都是從上位者那裡獲得一字,例如武田晴信(武田信玄)、伊達晴宗的「晴」字取自於將軍足利義晴;上杉輝虎(上杉謙信)、伊達輝宗的「輝」字取自於將軍足利義輝等等。所以長宗我部信親接受信長一字,且從阿波出兵也要報知信長來看,或可認為織田氏是作為長宗我部氏的上位權力而存在,元親以織田政權為後盾,在四國擴張勢力。
此外,明智光秀是織田政權內對長宗我部氏的取次。有此因緣,還要從光秀手下的重臣齋藤利三及其兄長石谷賴辰說起。石谷賴辰的親生父親本是美濃齋藤氏家臣齋藤利賢,而齋藤利三正是齋藤利賢的次子、石谷賴辰的弟弟。之後由於其母改嫁幕臣石谷光政,賴辰便娶光政之女為妻,並成為其養子繼承石谷家。由於長宗我部元親的正室是石谷光政的另一女兒,所以長宗我部元親與齋藤利三透過石谷家的關係,也份屬親緣。因此織田信長以齋藤利三的主君明智光秀為織田氏對長宗我部氏的取次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取次承擔著協調兩家關係的重要作用,甚至能夠左右外交戰略,所以明智光秀致力於維護織田、長宗我部兩家的關係,承擔相當大的責任。
但兩家的親密關係並未持續多久,到天正八年(1580)開始漸漸發生了變化。首先是這年初,織田信長與本願寺達成和睦,法主本願寺顯如退出了籠城十年的石山城。而離開城內的浪人們聯合紀伊的雜賀眾等,奪取了阿波勝瑞城,而且據說這些浪人是獲得了信長的朱印狀,即在信長的首肯下做出此事。本來長宗我部元親獲得了信長的認可進攻阿波,現在突然出現一股可能是信長扶植的勢力來爭搶阿波。元親雖然一直在確認此事的真偽,但對信長也逐漸萌生了不信任感。其次,長宗我部元親也四面開花,派兵出擊南伊予,在當地保有相當勢力的西園寺氏自然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但西園寺公廣卻表示已經與織田政權有了聯絡並獲得了信長的認可保護。於是南伊予的局面就很詭異了,成了同是掛靠在織田政權下的兩方勢力爭奪的舞台。最後,天正九年(1581),織田信長又派遣出身於阿波三好氏的三好康長前往阿波,試圖介入阿波的事務,並命元親配合。試問一直想通過自身實力奪取阿波的元親如何能夠全力配合,甘為別人做嫁衣呢?綜合上述種種原因,織田、長宗我部兩家終於走向決裂。
至天正十年(1582)五月,雙方的決裂已經不可挽回,織田信長讓三子信孝成為三好康長的養子,並做好渡海攻擊四國的準備。並承諾將讃岐賜予信孝,阿波賜予康長,伊予、土佐兩國則待信長親自出陣後再做定奪(《信長公記》)。就在織田信孝渡海的前一天清晨,本能寺之變爆發,織田信長橫死。而征討長宗我部氏的四國軍團也隨著信長之死而瞬間瓦解,長宗我部元親逃過一劫。
近些年來,有學者從《元親記》中記載的明智光秀救援長宗我部元親一說的不同角度去看待該問題。由於織田、長宗我部兩家同盟關係的滅失,而且還即將刀兵相見,作為取次的明智光秀的立場也就非常難堪了,更在天下失了面子。兩年前作為攻擊本願寺的總大將的織田氏老臣佐久間信盛被輕易流放,不知是不是給光秀蒙上造成了陰影。更主要的是與明智光秀在織田家中地位不分伯仲的羽柴秀吉的外甥三好信吉(即後來的豐臣秀次——不懂戰國注)成為三好康長的養子,所以織田家中圍繞四國問題,暗中形成了支持長宗我部元親的明智光秀與支持三好康長的羽柴秀吉之間派系鬥爭。而織田信長決定討伐長宗我部元親,正是代表著光秀在派系鬥爭中的敗北。所以鑒於以上情勢,不少學者都認為此事是明智光秀謀反的重要原因。
前文提到,《元親記》中雖然提到明智光秀的謀反或與織田信長的四國政策的轉變有關,但其所持的「長宗我部救援說」並未受到廣泛關注。直到與石谷光政、賴辰父子有關的《石谷家文書》的正式面世,使得學者們又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在《石谷家文書》中,戰國時期的相關文書有四十七份。其中天正十年正月十一日的齋藤利三書狀和同年五月二十一日的長宗我部元親書狀備受矚目。首先是那份齋藤利三書狀,是寫給身在長宗我部元親那裡的石谷光政的,大意是「派遣石谷賴辰持有信長大人下發的朱印狀前往土佐,希望元親大人接受這份朱印狀上的要求,光秀大人也不希望事態繼續惡化,所以還請穩妥地幫助協調此事」云云。可見明智光秀和齋藤利三已預想到元親不可能會那麼順利就會接受信長的要求,所以叮囑務必妥善處理此事。直至四個多月後的五月二十一日,長宗我部元親方面才給出了迴音。在這份元親給齋藤利三的回信中表示:「利三殿下在此過程中給予我們的關照我永世難忘,這次時隔那麼久才給回信並無他意。我方會按照信長大人朱印狀上的要求,放棄阿波一宮城等。但海部城和大西城希望本家可以保留,這並不代表我方還覬覦阿波,只不過是為了作為防衛本國土佐的屏障而已。」從這封書狀反映出的重要信息來看,至遲在五月中下旬,長宗我部元親已經答應了信長朱印狀中的要求,決定吐出阿波的多座城郭。而書狀中提到的信長的朱印狀,自然指的就是一月的齋藤利三書狀中說的石谷賴辰拿著去見元親的那份朱印狀了,也證明了《元親記》中信長迫使元親交出阿波的所領一說並非空穴來風。
但遺憾的是,此書狀寫就於五月二十一日,以當時使者的行動速度,從土佐至京都一帶恐怕是在本能寺之變以後了。也就是說,這份書狀大概並未送達織田信長、明智光秀或者齋藤利三手中。所以不管當時長宗我部元親的真實心境如何,但至少在表面上是同意了信長的要求。而信長在尚不知情的情況下仍命織田信孝準備出征,明智光秀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動了本能寺之變。此份具有非凡意義但並未送達的書狀,則在石谷家留存了下來。
除了前述的兩份書狀外,《石谷家文書》中還有一些其他比較重要的書狀。例如有一份年份不詳的二月二十三日的隨同足利義昭前往備後鞆浦的幕臣真木島昭光給身在長宗我部元親處的石谷光政的書狀中提到:「毛利輝元大人希望伊予的河野通直和土佐的長宗我部元親達成和睦,足利義昭大人也下發了御內書表達了此意,所以還請儘快和睦,助將軍大人早日歸京。」因此一直持將軍黑幕說以及四國問題說的學者藤田達生認為,此書狀應作成於天正十年(1582),且足利義昭希望毛利輝元和長宗我部元親能夠合力對抗信長。同時,藤田達生還認為,同年五月十一日,真木島昭光又致信身在明智光秀處的石谷賴辰稱長宗我部元親已接到足利義昭的御內書並遣使答禮,在了解到東瀨戶內一帶的形勢後,義昭回京的日子可能就不遠了。所以足利義昭、長宗我部元親和明智光秀可能共謀謀殺信長。但這只是藤田達生的一家之言,具體情況還待深入的考證。
綜上所述,《石谷家文書》中所收錄的幾份書狀,對於證明織田氏的對四國政策的轉變導致明智光秀髮動本能寺之變的說法提供了重要依據,但目前仍是無法認定這個原因以及在與羽柴秀吉的家中內部派系鬥爭中的失敗就是本能寺之變的決定性原因。所以關於明智光秀謀反的真正動因,估計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是個不可解之謎。
推薦閱讀:
※走群眾路線的黑社會是如何成功的?地球知識局
※階級不固化:近代英國貴族與商人的聯姻
※如何理解陶片放逐法?為什麼民主這麼可怕?蘇格拉底是不是死於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