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芬哥談外企系列(二)外企是怎麼工作的?

互聯網、IT 、金融、諮詢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類。

昨天說了外企在中國幾種類型的公司 包括總部(銷售中心)、研發中心、採購中心、工廠。有幾個地方再補充一下。

昨天提到,一般說總部,默認就是銷售中心。早些年的架構是從下上是這樣分的

  • 中國區
  • 大中華區,也就是大陸、香港、台灣一起

  • 亞太區,也就是東亞 + 東南亞

大中華區總部以前一般設立在香港,但隨著中國大陸實力的增強,大部分外企把大中華區總部遷到上海,撤掉了中國區這個架構,或者等同於中國區吞併了大中華區。大中華區總裁大部分都是華人擔任,但幾乎都是港燦灣灣坡縣人馬仔之類的非大陸華人,本土大陸人非常少見。比如發表過非常著名的退休感言的前惠普大中華區總裁孫正耀就是灣灣。大中華區總裁這個職位抬頭其實並沒有實權,只是個兼職,相當於既然在中國開了公司,總得要有個代言人,處理一些公關事務或者法律事務。由於銷售是外企在中國的主流業務,所以一般都是銷售負責人兼任。

亞太區總部一般在新加坡、東京、香港、上海等地,現在逐漸都有往上海轉移的趨勢。

昨天說到總部(銷售中心)、研發中心、採購中心、工廠之間沒有來往,這個其實不完全對。

以汽車行業為例。

總部(銷售中心)和其他三大中心確實沒什麼往來,只要把東西賣好就可以了。

研發中心和工廠的聯繫還是比較緊密,工廠也有自己的設計部門,和研發中心對口,接一點研發中心吃剩下的骨頭,然後消化傳遞給工廠。研發中心本身也是吃全球研發總部吃剩的東西,所以技術含量也不高。自從有一次和研發中心打過一次交道,對他們沒什麼好感。那一次從上海研發中心來了個號稱高級工程師的四十多歲的男人,還很拽得很,但是實際發現他毛都不懂,沒說過任何有營養的話。後來知道他以前在另外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做過,這大概也是他能夠進來的主要原因(純粹主管臆斷)。

採購中心一般和研發中心在一起,開發新的供應商或者測試新的物料都要研發中心的工程師確認。採購中心只需要和供應商的工廠聯繫,不太需要和自己公司的工廠聯繫。芬哥所在公司是非汽車行業的採購中心,由於沒有研發中心,所以把研發中心的活也都幹了,蘋果這種類型的採購中心也是一樣。

工廠里,有項目經理直接和客戶對口,和客戶進行輸入輸出,不需要經過銷售中心。工廠純粹就是承擔製造職能的,沒有銷售、沒有採購。也有工廠有部分銷售職能,但只處理報價和訂單等商務活動,不涉及技術溝通。工廠通過物流部門直接和供應商聯繫,所以不需要採購。

再來談談外企是怎麼工作的。

芬哥主要以外企工廠為例,因為對這部分比較熟悉。

產品眾多的話,一般會按BU( business unit ,翻譯成事業部或者不翻譯)劃分大部門,比如廣州捷普電子既做印表機,又做手機,兩個產品就會劃分為兩個不同的BU,像兩個獨立的公司一樣。

由於本質上中國的BU是全球總部的BU的擴展,這樣就形成了兩種彙報機制並存的局面,一方面向全球總部BU彙報,另一方面向自己工廠的總經理彙報。類似於教育局既歸當地市政府管,也歸省教育廳管。這兩種彙報一虛一實,虛就是說形式上,實就是實際上,不同公司孰虛孰實不一樣。像教育局實線向當地市政府彙報(人事任命、財政等),虛線向教育廳彙報(規章制度、重要精神)。

李開復的回答里說得很好。

這樣的雙線彙報也被稱為Matrix management(就是一個矩陣,每個人有一個橫向老闆,一個縱向老闆)。這樣的模式讓每個負責人同時兼顧中國業務和全球業務。但是,也會帶來不少問題。例如,對中國只是虛線彙報就會帶來中國團隊不團結、中國如果是實線彙報可能會被總部認為太不顧大局、中國總裁不知道每個業務在做什麼、中國各部門負責人討好外國老闆或欺負外國老闆不懂中國等。

谷歌中國到底是獨立的公司,還是美國谷歌的一個辦公室、一個部門? - 李開復的回答 - 知乎

一般外企的職位抬頭是這樣劃分的

  • 一線:初級職員(技術類technician商務類assistant) ->普通職員(工程師engineer, 商務類的analyst) -> 高級職員(senior engineer/analyst)

  • 中層: 副經理/主管(assistant manager/supervisor) ->經理 (manager) -> 高級經理(senior manager)

  • 高層:總監director -> 總經理(General manager)

  • 全球高層: 副總裁( VP) -> 資深副總裁(SVP)-> CTO/CFO/ CMO -> CEO

剛進去的人,如果是本科畢業,是直接普通職員做起,專科畢業的一般都是初級職位。

中層這麼多經理,不完全都有,看業務量,有的沒有高級經理,有的沒有有副經理。

一般BU的頭都是總監級別。總經理就是一個工廠的廠長。

外企的人一般怎麼工作呢?

首先,《杜拉拉升職記》里說的那麼正式的orientation(入職培訓)實際是不存在的。一般第一天上班就直接去辦公室了,部門老大帶你介紹一下本部門的同事,然後慢慢讓你幫別人做一些輔助工作,最後再慢慢讓你全部接手。簡單的入職培訓還是有,一般一個月一次,把這個月來的所有新員工召集起來,在會議室里花半天時間培訓一下公司的介紹、組織架構、部門架構。所以不要指望公司的入職培訓會教你多少工作上的內容。工作相關的培訓也是有,一個月或者兩個月一次,每個人每年指定要完成多少培訓課程,每次去要簽到,上完課還有簡單的考試(很容易)。工程類的培訓有產品設計、產品工藝、解決問題工具、時間管理、項目管理等等,但是培訓內容只是蜻蜓點水,不深入,還不如自己看書。

正式工作的話,每天相當一部分時間都在電腦前處理郵件,當然系統是英文版的,帶有中文輸入法,可以打中文和顯示中文。微軟的Outlook郵件系統是大部分外企的標配(也有用IBM lotus的),郵件一般以英文為主,如果對方是中國人的話,也可以選擇發純中文的,像我的話一般能發中文就發中文,最不爽有些人單獨發給我也發英文,關鍵是英文還很爛,我一般就是用中文回,結果他還是發英文,我忍不住好教訓一下他,用幾個超綱的片語,他看不懂傻眼又打電話過來問是什麼意思。我不覺得和中國人發郵件還發英文是職業的體現,純屬裝逼,郵件就是解決溝通的問題的,和中國人當然是用中文最簡單明了。

我工作過的外企的辦公室類似於下面這種,用隔板把辦公桌分開,每個辦公桌上有個電話,打分機號可以聯繫人,分機號可以在outlook上查到,或者每個人的郵件簽名里有。經理級別的人也是和大家共用一個大辦公室,只有總監級別才有單獨辦公室。

總部的辦公室要光鮮亮麗很多。互聯網、IT、服裝、化妝品公司的辦公室都普遍比其他公司的裝修得漂亮。

另外澄清一個地方是,不是所有的外企都有總部大樓,只有像飛利浦、微軟這種有很多業務的公司才有總部大樓,還要放上顯眼的公司logo。大部分外企只是租用一棟寫字樓的幾層作為總部而已,像蘋果上海總部就只是在淮海中路環貿廣場寫字樓中的一層。

除了處理郵件外,平時最多的活動和國企一樣,也是開會,各種項目會、部門會、溝通會,一般先在outlook里發出會議邀請,提前訂好會議室。外企的開會還是有效率的,開完會最後是一定會總結會議的結果的,要指定一個人寫會議紀要,然後郵件發出來給與會的人,開會過程大家還是很文明的,不吵架不人身攻擊。反觀很多國內企業,開會就是漫無目的討論,無重點,離題太遠討論,甚至還吵架,最後開完也沒有什麼結果,屬於為了開會而開會。

還有一種會議叫做workshop,中文翻譯成研討會,主要是處理部門之間溝通問題的。比如兩個部門之間經常發生一些分工不明確導致的問題,那分別派代表過來,開一整天會,針對部門之間各自不爽的地方溝通一下,達成一些協議,定下規矩流程以後怎麼做。

外企廠,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有些崗位比如項目經理、研發工程師(技術專家)是老外,有這些老外在的郵件,一般都還是發英文。開會的時候如果有這些老外在,先用蹩腳的英文討論,實在是英文不夠了,自己人用中文先討論一遍,然後再用英文和老外說。

平時工作內容,除了處理本公司的事務,還要發郵件向總部的BU的人彙報工作,總部要了解當地的運營狀況,還要給出自己的建議。

明天寫外企的福利待遇。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stehouse


推薦閱讀:

芬哥談外企系列(完結篇)外企人,何去何從?
外企可匯出資金將面臨新一輪的管控
芬哥談外企系列(三)外企工作全面深度介紹
芬哥談外企系列(八)外企的非歐美老外

TAG:外企 | 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