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構》: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要弄明白有子這段話的意思首先要搞清楚這段話的句式結構,不然解釋起來就出現爭議,其實有子的思維邏輯和亞里士多德的枚舉歸納法有類似之處,什麼是歸納法呢?亞里士多德在《論辯篇》里說:「歸納法是從個別的東西上升到一般的東西,例如,如果內行的舵手是最好的,而對於趕車的人也可以這樣說,那麼,一般地說,內行都是最好的。」結合亞里士多德歸納法理論,我們來分析下有子這段話,首先從句式結構上來看,這一段話間的邏輯關係可以這樣拆解來,首先是針對個別事實道理的陳列,有子說了兩條: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然後,是在上面兩條之上對一般性理論的總結: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其實,這個句式同前面有子說的「孝悌也者,人之本與」一段話的句式結構是一樣的,先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然後再從中總結出一句普適性的道理來。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揣摩有子本人可能經常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思考學習。下面,我們對這段話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

第一句,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信,是信用的意思;近,是接近的意思;義,是合理、合宜的意思。「信近於義」如何理解呢?比如你和朋友合作,你承諾朋友要完成某件事,你就要去做,這就是信用,是守信。但,承諾過的事很多時候不可能一下子完成、一下子兌現,中間總有個過程,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或者說你如何做才能讓朋友感受到你是守信的呢?有子說可以用「義」,「義」又怎麼解釋呢?上面解釋為合理、合宜,如何才算合理、合宜呢?比如,你可以把需要完成的事情拆解成不同階段,每個階段完成不同的模塊或步驟,這樣就接近合理了,為什麼這樣做才是合理呢?很簡單,一方面對自己來說,可以做到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情;另外一方面對朋友來說可以增加朋友的信任。當朋友問你事情完成多少的時候,你可以很好的回答人家,這叫「言可復也。」讓朋友知道你正在努力去做、正在一步步的解決所承諾的事情,這樣朋友才會信任你,感受到你是個守信的人,是兌現承諾的人,在這裡「信」也是初衷,這個初衷是就是彼此的信任的念頭,因為這個「彼此信任」的初衷,才引發了後面的行為。

第二句: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恭是恭敬,對別人恭敬的目的是什麼?為了取得別人的好感嗎?取得好感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最根本的還是希望別人認同你,那麼,你一味的恭敬別人行不行?不行,恭敬過了頭就成了恭維了,就有拍馬屁的嫌疑了,拍人家馬屁,人家心裡會怎麼想你呢?還會真心認同你嗎?可能表面上和你打哈哈,心裡已經拒你千里之外了,你若還不知趣的話,別人甚至可能會因反感而嘲笑、羞辱你,所以恭近於禮,僅僅一味恭敬不行,恭敬也要適度,這個適度就是「近於禮」,還要用「禮」來節制自己和別人間的距離,這道理就如同前面的「竹節」的譬喻一樣,兩根竹管間的距離再怎麼接近,但也要有個「竹節」的界限,如此才能達到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的境界,因此,有子這一句和他上面所言的「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一句是有很大的內在聯繫的。有了禮的節制,「恭」才顯得不卑不亢,也即如有子說的「遠恥辱也。」

當然, 從前面有子所陳述的「信近於義、恭近於禮」這兩句事實道理來看,信與義、恭與禮的距離關係用「近」字來表達,說明信並不絕對等同於義,恭也不絕對等同於禮。

第三句: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一句的爭議也是最大的,要真正了解其意思,首先要搞清楚這裡的「因」是什麼?「親」又指什麼?很多學者將「因」理解為「姻」字的通假,將「親」字理解成親朋抑或所親近的人,如此就成了依靠親戚或親近身邊、自認為可靠的人了,當然如此解釋也可自圓其說,但也存在著不少弊端,如歷史上「親小人、遠賢臣」的現象滔滔皆是。

但今天,我們要從另外一層高度去重新理解它。「因」字我認為將其理解為初衷或初心更合適些,所謂初衷或初心就是你做事情前最初的、最原始的那個動機、那個心念。這個動機或心念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而在有子這段話中,這個初衷則具體是以「信」與「恭」為代表,也即初衷是希望獲得別人的信任,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可。「親」字則是指我們所採取的行動與當初那個「因」或初衷、初念的心裡距離。「因」與「親」之間用「不失」來表示,則意味著這個距離不能太遠,太遠了就容易失去,就不叫「親」而叫「疏」了,親近就變成疏遠了。當然也不能太近,太近了就是「同」而不是「親」了,就沒有距離感了。若彼此不分你我則難免會流於小人同而不和之境地,另外距離產生美,沒了距離就很難再彼此互相欣賞。

當然,有子這裡通過對「信」與「義」、「恭」與「禮」這兩個「因」與實際行動間的分寸關係的論述,進一步推論到更為廣泛的事情的「因」與行動上面,他總結為「因不失其親」做一件事,最好不要偏離你的初衷太遠,可是一點都不偏離也不行,因此允許你偏離,但不要偏離太遠,當然,更不能背離初衷。若能這樣做,「亦可宗也」也可以此作為行為指導準則了。

綜上,我們可以大概了解有子前面「禮之用,和為貴…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一句與本段話背後所隱藏的重要思想都在一個「節」字上,都是以「節」為重心而展開的針對「和與同」兩者內在關係的論述,讀者需細細品味。(譚清風)

推薦閱讀:

孔子的治國之道|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5
認知學的開端|儒學辨義 論語 為政篇第二 15
為腹不為目|重解道德經 第十二章

TAG:论语书籍 | 儒学 | 国学 |